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6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幼年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年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宿见的儿童大疱性疾病,它与儿童其他先天性或后天性大疱性皮肤病在临床,组织病理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临床上容易误诊。近期笔者诊治1例曾被多次误诊的幼年大疱性类天疱疮患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卡波西(Kaposi)水痘样疹(KVE)的临床特征和易感因素,以及KVE的合理治疗。方法:对46例KVE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无KVE的特应性皮炎(AD)患儿进行比较。结果:KVE患儿在AD首次发病年龄、血清总IgE水平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而在发热、CD4 细胞百分率、CD4 /CD8 值下降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另外,阿昔洛韦联合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在退热、止疱天数上要明显短于单用阿昔洛韦治疗。结论:KVE患儿具有高热、细胞免疫低下的特点,AD首次发病年龄早、血清总IgE水平高并非是易感因素,阿昔洛韦联合IVIg治疗有利于及时控制KVE急性期的病情。  相似文献   
3.
郭一峰  冯伟华  焦炳华 《中药材》2007,30(8):1042-1045
本文叙述了海螵蛸在制备混合吸附材料,治疗骨骼损伤、消化道溃疡、妇科疾病,止血,抗辐射,抗肿瘤和治疗眼部疾病方面的研究。并简单介绍了海螵蛸应用于治疗Ⅱ期褥疮、男性不育、肝纤维化,作为补钙剂和加快牙周组织的再生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订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早期活动的管理方案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基于英国南安普敦大学附属医院术后活动模型,结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理程序的思路和实践,形成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早期活动管理方案。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248例为试验组,接受早期活动管理方案干预;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收治的214例患者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首次下地时间、术后第3天行走的最远距离、住院时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首次下地活动时间为术后(1.84±0.73) d,对照组为(5.23±2.17) d;试验组术后第3天行走的最远距离为(82.55±23.12) m,对照组为(29.41±10.97) m;试验组住院时间为(9.27±1.71) d,对照组为(11.39±2.53) 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实施出院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出院3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早期活动管理方案有助于患者早期下地,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患儿女,9岁,因面部发疹9年,多发性肿块1年于2005年12月入我科治疗.患儿出生时皮肤正常,出生后1个月起面部出现散在的淡棕色雀斑样皮疹,日晒后加重,夏重冬轻,并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步增多,延及前胸、手臂和下肢.2岁起,面部出现散在红斑,伴皮肤干燥.  相似文献   
6.
报道国内首例厄洛替尼成功治疗Olmsted综合征。患者,女,53岁,左足底角质增厚、干燥皮疹伴疼痛40年,加重4年。组织病理学检查:角化亢进伴角化不全,角层内水肿,粒层减少,表皮角朊细胞部分变性,真皮乳头小血管增生扩张,管周稀疏炎性浸润。基因检测结果示:TRPV3基因变异。根据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及基因检测结果,该患者诊断为Olmsted综合征。确诊后予口服厄洛替尼治疗,每日50 mg,后缓慢减量直至停药。治疗4个月后,双足底皮疹几乎完全清除,疼痛明显缓解。停药后随访2个月皮疹无复发。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μ-阿片系统在特应性皮炎表皮中的表达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以特应性皮炎模型鼠为研究对象,分为阴性对照组、治疗前组、纳洛酮组、0.9%氯化钠溶液组4个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纳洛酮(μ-阿片受体拮抗剂)治疗前后小鼠表皮的μ-阿片受体及其配体β-内啡肽的mR-NA的表达进行研究,同时对治疗前后小鼠皮损严重度评分及病理进行比较.结果 特应性皮炎模型鼠在治疗前表皮的μ-阿片受体的表达较正常小鼠明显下调(t=2.549,P<0.05),经纳洛酮治疗后其μ-阿片受体的表达重新上调,与正常小鼠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1,P>0.05).表皮的β-内啡肽的表达在正常小鼠及特应性皮炎模型鼠的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纳洛酮治疗后,特应性皮炎模型鼠的皮损严重度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8.338,P<0.01),并与病理学改变一致.结论 纳洛酮作为一种μ-阿片受体拮抗剂,对特应性皮炎具有一定疗效,能使特应性皮炎模型鼠表皮μ-阿片受体的表达恢复正常,证明μ-阿片系统与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存在着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三级医院ICU倒夜班护士睡眠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2019年8月对参加中华护理学会的重症监护专科护士培训班的170名ICU倒夜班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ICU倒夜班护士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ICU倒夜班护士睡眠质量总均分为9.00(7.00,11.00)分,67.6%的ICU倒夜班护士睡眠质量较差,其中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和日间功能障碍3个维度得分最高。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夜班工作时间长度、夜班对睡眠质量影响程度、经济收入满意度和职业发展前景进入回归方程(P<0.05),共解释ICU倒夜班护士睡眠质量总变异的25.5%。结论 本组ICU倒夜班护士的睡眠质量较差,性别、夜班次数、夜班对睡眠质量影响程度、经济收入满意度和职业发展前景是其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建议护理管理者对ICU男护士群体给予更多关注,支持12 h制夜班护士在值夜班期间进行短暂睡眠,保证规律的夜班轮转速度,提高护士经济收入水平和提供职业发展机会,以期改善ICU倒夜班护士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9.
儿童von Zumbusch型脓疱性银屑病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了提高对儿童vonZumbusch型脓疱性银屑病的临床认识,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vonZum-busch型脓疱性银屑病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所有患儿均有vonZumbusch型临床表现。男女发病之比为1.9∶1,平均年龄5.8岁。其中10例做了T细胞亚群抗原测定,CD4+下降,CD8+平均值增加,CD4/CD8比值异常。17例患儿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角质形成细胞变性,表皮水肿,表皮内有中性粒细胞移入,棘层上部海绵样脓疱形成,真皮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vonZumbusch型脓疱性银屑病为一种少见的疾病,临床及组织病理上具有特征性,去除诱发因素,及时控制感染,可在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定期监控下,首选阿维A(新体卡松)口服治疗,症状明显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道4例无皮疹型Stevens-Johnson综合征,并对该病有关文献进行综述。方法对4例患者的发病因素、临床特征及治疗进行较为系统地观察。结果4例均为儿童,表现有发热,口唇黏膜肿胀、糜烂、出血性渗出和坏死,3例有结膜炎症,其中2例出现睑结膜纤维素样渗出;4例都无明显皮肤损害。3例进行了肺炎支原体抗体和冷凝集试验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IgG全部阳性.冷凝集试验仅l例阳性,为1:128(正常低于1:32)。2例入院前诊断“化脓性扁桃体炎”.其中l例发疹时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1240IU/mL阳性(正常低于200IU/mL)。2例柯萨奇病毒IgM检测阳性。单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4例均痊愈。结论无皮疹型Stevens—Johnson综合征的预后较好,其病因仍以感染为主,尤其是肺炎支原体、病毒感染更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