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雄激素依赖性和非依赖性前列腺癌中血管生长素(ANG)的差异性表达的临床意义,以了解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方法:研究时间为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采用体外培养的方式分别培养雄激素依赖性(LNCa P细胞)和非依赖性(PC-3细胞)前列腺癌细胞株,并与正常健康人群进行对比;分别在细胞和组织水平上对ANG水平和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前列腺癌患者ANG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健康人群(P0.05);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患者各分期中ANG水平明显低于非依赖性患者,P0.05,统计学具有显著差异意义。结论:ANG在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向非依赖性前列腺癌转化中具有主导作用,ANG可能成为肿瘤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PIM-1、nm23-H1、ErbB-3三种因子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PIM-1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m23-H1、ErbB-3的表达含量,进一步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60例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中,PIM-1、ErbB-3、nm23-H1的相对表达量低分化组、中分化组与高分化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nm23-H1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为正相关,但与临床分期是负相关态势.结论 PIM-1和ErbB-3的表达和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呈正相关,而抑癌基因nm23-H1为负相关;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科学设计实验,在前列腺癌的前期预测和鉴别诊断方面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改良后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物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后腹腔镜行免用超声刀肾上腺肿物切除术23例,其中肾上腺皮质腺瘤11例,肾上腺皮质结节状增生3例,嗜铬细胞瘤2例,醛固酮增多症7例。结果:23例获得成功,1例中转开放手术,无严重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后腹腔镜下免用超声刀肾上腺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大大减低患者住院期间医疗费用优点,实用性强,尤其适合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地区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经尿道和经皮耻骨上膀胱微创技术治疗尿道损伤疗效。方法:将66例闭合性尿道损伤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经尿道和经皮耻骨上输尿管镜尿道会师术)和对照组(开放手术或经会阴尿道吻合术)。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最大尿流量,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用时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最大尿流率达(22.30±1.76)m L/s,与对照组的(17.54±2.33)m L/s差异明显;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12%)低于对照组(51.52%),观察组无勃起障碍发生;治疗总有效率(96.97%)高于对照组(81.82%)。P均0.05。结论:与传统手术比较,输尿管镜经尿道和经皮耻骨上膀胱微创技术治疗尿道损伤具有以下优势:(1)术野好,操作精确,无需解剖,有效缩短手术时间;(2)创伤小,不伤及支配勃起功能的神经和血管,术后无勃起障碍,尿道狭窄发生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3)不促进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术后最大尿流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红芪多糖对膀胱癌大鼠抗肿瘤作用的相关机制研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RT-PCR法,观察不同药物剂量的红芪多糖对膀胱癌大鼠模型血清中VEGF、IL-2和膀胱组织中AQP1和AQP3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红芪多糖对膀胱癌大鼠肿瘤抑制效果以中剂量为佳,其可以提高血清中IL-2含量,减少VEGF含量水平,同时下调AQP1和AQP3基因表达。结论红芪多糖对膀胱癌大鼠的肿瘤生长确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为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同时其可能通过调节膀胱癌组织AQP1和AQP3,而产生利水渗湿功效,从而达到抑制膀胱癌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前列腺腺癌中组织蛋白酶(Cath)-B、-D表达,分析二者关系及意义。方法确诊为前列腺腺癌的患者67例为观察组,前列腺增生患者31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手术治疗,并留取术后石蜡包埋组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中Cath-B和Cath-D的表达。结果观察组Cath-B和Cath-D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中Cath-B和Cath-D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增殖指数、转移密切相关,Cath-D表达与肿瘤Gleason评分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Cath-B和Cath-D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前列腺腺癌术后组织中Cath-B和Cath-D高表达且具有协同作用,对病变的进展有促进作用;Cath-D作用可能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3D可视化技术与常规CT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4月于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确诊为局限性肾癌的患者92例,将应用3D可视化技术建立模型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常规CT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肾动脉阻断时间、肿瘤切除时间、住院时间,记录两组腹膜后24h、48h引流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92例患者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均顺利进行,无转开放式手术病例。经病理检测,所有肿瘤组织切缘均为阴性。3D重建数字模型显示肿瘤位置、大小及血管关系与术中所见相符。观察组患者术前模拟肿瘤切除体积与手术实际切除体积无显著差异(P>0.05);经3D数字模型评估发现,观察组患者共有12例肾动脉发生变异,占比26.67%(12/45),观察组患者共有8例肾动脉发生变异,占比17.78%(8/45),均为1支型肾脏变异;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肾动脉阻断时间、肿瘤切除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12h、24h、48h腹膜后引流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3D可视化技术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相比常规CT,3D可视化技术可显著见少手术时间、肾动脉阻断时间,提高肿瘤切除效率,减少腹膜引流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筋膜扩张器在女性输尿管末端狭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肾筋膜扩张器对18例女性输尿管末端狭窄患者行输尿管狭窄扩张术:18例女性输尿管末端狭窄未闭锁者在输尿管镜下直接留置斑马导丝,循序用6F至14F置肾筋膜扩张器扩张狭窄输尿管。结果:18例手术均成功,无输尿管穿孔、断裂。6例单纯输尿管下段狭窄女性患者扩张后留D-J管。其余12例为输尿管结石患者输尿管镜无法通过者,扩张后均顺利通过,成功碎石。随访9~18个月,静脉泌尿系造影示尿路通常。结论:利用肾筋膜扩张器行女性输尿管末端狭窄扩张术是安全、简便、有效、经济的新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医护人员睡眠现状的调查,探讨影响医护人员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为提高和改善医护人员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牡丹江市4所三甲医院的医生护士1 200人为研究对象。问卷采用自行编制的睡眠影响因素调查表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评估医护人员睡眠情况,回收有效问卷1 200份,有效率为100%。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工龄在5—20年、年龄在31~40岁、轮流值夜班人员、已婚、女性均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的1 200名临床医护人员中,医生238人存在轻度或中度睡眠问题,睡眠因子总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护士中440人存在轻度或中度睡眠问题,睡眠因子总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调查医护人员中均无重度睡眠问题,医护人员睡眠质量均差,但医生睡眠质量较护士睡眠质量好。临床医护人员SRSS各因子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总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除噩梦夜惊、服药情况因子分低于常模外,其他因子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护人员睡眠状态差与每天不规律的夜班工作习惯、个人生活习惯、各方面的压力有密切相关,已严重影响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主管部门应重视医护人员的睡眠问题,增加医护人员编制,合理安排工作;医护人员应正确对待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学会自我调节减少影响因素,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生活质量及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