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了解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ug induced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DIHS)患者皮损的组织病理特征,区分其与发疹型药疹(exanthematous reactions,ER)患者皮损的组织病理特征。方法采用RegiSCAR评分系统,对2006-2014年在西京皮肤医院住院的DIHS病例进行评分,对评为确诊/很可能的DIHS病例皮损组织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与11例ER病例皮损组织病理资料作比较。结果 RegiSCAR评分显示,20例诊断为确诊/很可能的DIHS。2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地发热、淋巴结肿大、血液学改变、脏器累及。20例患者皮疹表现各异。DIHS和ER病例皮损均见角质形成细胞坏死、淋巴细胞外渗、表面海绵水肿、界面空泡变性、真皮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等主要特征。与ER相比,DIHS病例皮损以上改变显著多于ER病例皮损以上改变。结论 DIHS病例较ER病例有更显著的角质形成细胞坏死、表皮海绵水肿、淋巴细胞外渗、界面空泡变性及真皮不典型淋巴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2.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技术具有非侵入、高分辨率的特点,能够无创获取生物组织内部微米级的高分辨率三维切面图像,随着皮肤影像学的不断发展,OCT逐渐开始在皮肤科领域中应用,因其在组织病变的早期光学诊断和实时动态监测方面有很大的潜力,目前在国内外的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越来越多,本文针对不同种类OCT仪器及其在皮肤影像学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黄褐斑是一种以面部或浅或深的棕黑色斑片为特征的色素性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黄褐斑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基底膜结构受损、血管功能亢进、氧化应激.蛋白基因水平方面发现,黄褐斑皮损中脂类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下调,非编码RNA H19基因显著低表达.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多个信号转导通路如WNT通路、一氧化氮合酶与核因子κB通路在黄褐斑发病中起关键作用.另外神经调节也涉及黄褐斑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皮秒激光是目前在皮肤科的光电治疗中最新应用的激光,最初应用于治疗文身,现逐渐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皮肤色素性疾病,包括日光性黑子、雀斑、脂溢性角化病、黄褐斑、褐青色痣、咖啡斑、太田痣等。目前的皮秒激光包括波长为1 064 nm、785 nm、730 nm、650 nm、585 nm、532 nm等各种皮秒激光。现国内外对应用皮秒激光治疗各种良性皮肤色素性疾病报道的关注越来越多。本文参考近年来国内外各种皮秒激光应用于治疗良性皮肤色素性疾病的相关文献,就其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小汗腺汗囊瘤(Eccrine hidrocystoma, EH)又称汗管扩张症(Syringoectasia),是一种皮肤良性肿瘤,其中面部小汗腺汗囊瘤Robinson型较为罕见,仅通过临床表现容易误诊,因发病部位较特殊,面部活检不易被接受。目前,较多文献报道了该病的典型组织病理表现及常用治疗手段,关于其皮肤镜特征的报道较少,因此笔者在此展示1例面部小汗腺汗囊瘤Robinson型患者的皮肤镜表现,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