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52岁。10年前右前臂出现一五分钱币大小的环状皮疹,持续2年后进行局部激素封闭治疗,皮疹迅速泛发全身。临床皮损结合组织病理,诊断为播散型环状肉芽肿。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64岁,因全身红斑脓疱半月余于2017年10月20日至我科就诊。患者3个月前于外院诊断为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口服泼尼松片40 mg/d治疗。1个月前因四肢关节疼痛口服硫酸羟氯喹片0.2 g/d,治疗10 d后前胸、后背出现散在分布的红色斑疹,伴剧烈瘙痒……  相似文献   
3.
杨光艳  周小勇  张红梅  陈金波  胡吉升 《中医杂志》2012,53(19):1684-1685,1698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控制急性湿疹渗出的起效时间及临床疗效. 方法 50例湿热浸淫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抗组胺组、中西药组、激素组,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控制渗出的起效时间及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 各组控制渗出起效时间为抗组胺组在第4天起效,中西药组在第1天起效,激素组在第2天起效,中西药组明显为优(P<0.05).各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中西药组、激素组总有效率为100%,疗效明显优于抗组胺组86.7% (P<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控制湿热浸淫型湿疹患者渗出较抗组胺药与激素起效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患者,女,17岁。因躯十、外阴部发疹1个月余,于2012年12月14日至我院门诊就诊。患者起疹前与一吸毒男子有数次无防护性交,并有口交,后发现外阴部起疹,后蔓延至乳房,腋窝,皮疹逐渐增大,1周前头皮开始出现红斑,脱屑,自觉症状加重遂至我院门诊就诊。个人史:自述于14岁开始从事性服务行业,性伴不同定。有多次无防护性交史。既往体健。  相似文献   
5.
桑菊饮源于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中, 谓"太阴风温,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由桑叶、菊花、薄荷、杏仁、桔梗、连翘、芦根、甘草八味药组成,具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的功效,主治风温初起,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而设.吴氏视其为辛凉轻剂,根据"异病同治"的理论,笔者在临床中应用此方加减治疗因风热之邪入侵所引起的皮肤科疾患,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9岁,头皮红斑、糜烂伴瘙痒1个月,泛发全身1周。皮损组织病理:表皮内颗粒层下方水疱形成,疱内见大量棘层松解细胞,真皮浅层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示表皮细胞间IgG、补体C3呈网状沉积,IgM、IgA阴性。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抗Dsg1抗体阳性(157.00 U/ml)。诊断: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清疣Ⅱ号方对体外培养SiHa细胞中E7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还原法测定SiHa细胞的增殖抑制水平,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各组细胞铺片中E7和PCNA蛋白的荧光表达情况.结果 随药物浓度梯度的升高,各实验组细胞增殖活性逐渐降低,增殖抑制率逐渐增高.经中药清疣Ⅱ号方处理后,强表达E7和PCNA荧光的阳性细胞数减少,弱表达E7和PCNA荧光的阴性细胞数增加.E7和PCNA蛋白荧光表达的平均灰度随药物浓度梯度的升高逐渐增高,阳性单位随药物浓度梯度的升高逐渐减小.结论 清疣Ⅱ号方能够有效下调E7和PCNA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体外培养的SiHa细胞增殖.这可能是其临床治疗尖锐湿疣.减少复发的药理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并发口腔黏膜损害的二期梅毒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患者男,19岁.因头皮、包皮、阴囊、口腔先后出现丘疹1个月,于2007年3月30日来我科就诊.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右侧上方头皮出现一甲盖大、白色较厚的鳞屑,搔抓后鳞屑脱落,基底渗血,随后头皮部渐出现5处类似皮损.  相似文献   
9.
38岁女性患者因面部银屑病给予吡美莫司外用,连续外用2个月并停药1 d后,面部出现湿疹,给予常规抗组胺药物、甲氨蝶呤抗炎治疗无效,改用环孢素75 mg/次,2次/d口服,治疗2 d后湿疹好转,24 d后皮疹消退出院。  相似文献   
10.
报告2例巨大型疣状增生性汗孔角化症。患者均为臀部出现巨大疣状增殖性斑块。临床症状和皮损组织病理学改变符合疣状汗孔角化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