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外科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UVB照射对正常人黑素细胞PIG1细胞形态及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PIG1细胞,分别以50、100、200、300、400、500、600和700mJ/cm2剂量的UVB照射后继续培养0h、24h和48h,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用MTT法检测UVB照射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在50~200 mJ/cm2的UVB辐射下,随辐射剂量的增大,PIG1细胞的增殖活性逐渐增加,倒置相差显微镜从形态学上证实了一定剂量的UVB照射可以促进细胞增殖。结论:一定剂量的UVB照射有刺激PIG1细胞增殖及树突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用艾迪注射液辅助吉西他滨联合铂类( gemcitabine and cis-platin,GP)方案干预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2组患者均给予GP方案干预,观察组患者加用艾迪注射液,观察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情况,通过卡氏( karnofsky,KPS)评分观察其身体状况,对比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近期疗效为48.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9.1%,其与机体免疫力相关的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及自然杀伤( natural killer,NK)细胞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而CD8+水平降低明显,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辅助GP方案协同治疗能够减毒增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用药安全性高,其机制与提高机体免疫力水平有一定相关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石蒜中加兰他敏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考察热回流提取法中的提取温度、溶剂浓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加兰他敏含量的影响。结果:加兰他敏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用5倍量95%乙醇,85℃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h。结论:正交试验确定的加兰他敏提取工艺条件合理可靠,重现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Calcineurin/NFAT信号途径中Calcineurin,NFAT2,COX-2和VEGF-A分子在正常人黑素细胞和不同黑素瘤细胞系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它们与黑素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正常人原代黑素细胞(MC)及来源于原位(WM793B)、侵袭性(LIBR)及转移性(SK-MEL-5)的黑素瘤细胞系,采用RT-PCR,Westernblot检测四种细胞中Calcineurin,NFAT2,COX-2和VEGF-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人黑素细胞相比,在不同黑素瘤细胞系中Calcineurin,NFAT2,COX-2和VEGF-A4个分子明显高表达。结论 Calcineurin/NFAT信号途径可能与黑素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金磁微粒标记蛋白质技术,建立可目视化蛋白质芯片检测体系,比较金磁微粒和胶体金标记蛋白质技术应用于蛋白质芯片检测效果的优劣。方法:将人IgG点制于环氧基修饰的玻片上,分别与金磁微粒和胶体金标记的羊抗人IgG温育,银染显色,肉眼观察并用普通扫描仪记录结果。结果:基于金磁微粒的蛋白质芯片人IgG最佳点样浓度为0.2mg/ml,37℃温育2h,银染10~15min,检测结果信噪比高;基于胶体金的蛋白质芯片人IgG最佳点样浓度为0.1mg/ml,37℃温育1h,银染15~20min.检测结果信噪比高。结论:金磁微粒标记蛋白质技术应用于蛋白质芯片的检测,具有和胶体金一致的可目视化检测效果。且其标记技术简单,标记的蛋白质可定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过表达和敲除Rab23对人乳腺癌Bcap-37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乳腺细胞HBL-100及乳腺癌细胞Bcap-37、MDA-MB-231、MCF-7中Rab23的表达情况.慢病毒转染乳腺癌细胞Bcap-37,筛选出稳定过表达和敲除Rab23的Bcap-37细胞.划痕愈合试验、Transwell实验检测过表达和敲除Rab23后Bcap-37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Rab23在乳腺和乳腺癌细胞系中均有表达,且Bcap-37细胞表达水平最高,与HBL-100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载体Bcap-37细胞比较,过表达Rab23的Bcap-37细胞侵袭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0.01);敲除Rab23的Bcap-37细胞侵袭迁移能力明显减弱(P<0.01).结论 Rab23在乳腺癌细胞Bcap-37的侵袭迁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腰痛宁胶囊联合依托考昔改善老年腰椎骨性关节炎痛感、炎症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战略支援部队特勤疗养中心的120例老年腰椎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托考昔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腰痛宁胶囊,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脊柱疼痛、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监测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环氧合酶(COX-2)、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水平,对比两组治疗的有效率,评价用药的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78.33%和91.67%,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生活质量SF-36评分则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TNF-α、GM-CSF、COX-2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BMP-2水平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 腰痛宁胶囊联合依托考昔治疗老年腰椎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能显著减轻腰痛感,改善生活质量,抑制炎性反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 ASA)在UVB诱导黑素细胞树突形态相关分子Rac1和RhoA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培养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系PIG1细胞,将细胞以一定密度接种于平皿中,并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100mJ UVB照射组及UVB照射后ASA处理组。ASA处理24h后采用RT-PCR检测Rac1和RhoA mRNA表达的变化及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PIG1细胞经100mJ UVB照射后与对照组相比,促进树突形成的Rac1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而抑制树突形成的RhoA表达下调;ASA处理可反转UVB照射对Rac1和RhoA的作用,Rac1表达较UVB照射组明显降低,而RhoA表达增高。结论:一定剂量UVB照射后,黑素细胞Rac1表达增高,RhoA表达下调;ASA可以抑制一定剂量UVB照射诱导的黑素细胞树突形态相关分子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法分析经皮内窥镜下L4下关节突成形术与L5上关节突成形术对椎间盘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1例健康青年男性志愿者,对其进行薄层螺旋CT扫描,建立正常的L3~L5三维有限元模型,将上述有限元模型与经典文献数据进行验证。验证后,模拟腰椎经皮内窥镜技术分别于侧后方入路对L5上关节突与后方入路对L4下关节突做直径7.5mm的圆柱状骨切除以模拟椎间孔成形,从而获得正常模型、L5上关节突成形模型(A模型)和L4下关节突成形模型(B模型)3种模型。在L3椎体上表面向终板施加负荷为400N的垂直于水平面压力模拟正常人腰椎承载重力,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的方向上分别施加7.5N·m的纯扭矩,比较3种模型在前屈、后伸、左右侧曲、左右旋转状况下L3/4、L4/5椎间盘应力变化情况。结果:A模型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右旋状态下L4/5椎间盘的最大应力分别为0.390MPa、0.520MPa、0.450MPa、0.430MPa、0.510MPa和0.498 MPa;B模型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右旋状态下L4/5椎间盘的最大应力分别为0.375MPa、0.490MPa、0.440MPa、0.420MPa、0.482MPa和0.478MPa。A模型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右旋状态下L3/4椎间盘的最大应力分别为0.369MPa、0.480MPa、0.442MPa、0.432MPa、0.468MPa和0.452MPa;B模型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右旋状态下L3/4椎间盘的最大应力分别为0.368MPa、0.478MPa、0.436MPa、0.430MPa、0.465MPa和0.444MPa。结论:腰椎经皮内窥镜技术下,侧后入路L5上关节突成形较后方入路L4下关节突成形对L4/5椎间盘在后伸、旋转状态下的生物力学影响较大。两者对邻近节段L3/4椎间盘的应力变化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Rab23分子对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细胞Sa3增殖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将鳞状细胞癌Sa3细胞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转染绿色荧光蛋白(eGFP)]、Rab23过表达组(转染eGFP标记的Rab23过表达质粒)、Rab23沉默组(转染Rab23 shRNA质粒)、Rab23空载体组(转染空载体)。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Rab23过表达和沉默对Sa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Rab23过表达和沉默对Sa3细胞Erk/p-Erk表达水平的变化。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资料两两比较使用Bonferroni′s多重比较分析。 结果 通过构建质粒、慢病毒感染,获得Rab23过表达和Rab23沉默的稳定Sa3细胞株。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Rab23过表达组克隆形成率为2.3% ± 0.2%,与正常对照组(3.6% ± 0.3%)相比,Sa3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 < 0.05),而Rab23沉默组克隆形成率(4.1% ± 0.2%)较空载体组(1.8% ± 0.0%)增殖能力明显提高(P < 0.01)。细胞周期检测显示,Rab23过表达可引起Sa3细胞G1期阻滞,Rab23过表达组增殖指数(0.581 ± 0.035)较正常对照组(0.698 ± 0.018)降低(P < 0.05),而Rab23沉默组增殖指数(0.567 ± 0.015)较空载体组(0.444 ± 0.014)明显提高(P < 0.01)。Western 印迹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Rab23过表达组和Rab23沉默组Sa3细胞Erk表达水平无变化,但Rab23过表达组磷酸化Erk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Rab23沉默组磷酸化Erk表达水平较空载体组升高。 结论 Rab23对鳞癌Sa3细胞增殖起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Erk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