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背景:基于陶瓷的优越性能,生物陶瓷材料在骨移植和组织工程中应用广泛,但仍面临着力学强度不高、生物性功能单一的问题,无法完全满足临床骨缺损修复的应用。目的:总结和归纳生物陶瓷支架的研究现状以及锰元素掺杂对陶瓷性能的影响。方法:以“锰,微量元素,陶瓷生物材料,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3D打印,骨组织工程”为中文检索词,以“Manganese,Microelement,Ceramic biomaterial, Hydroxyapatite,Tricalcium phosphate,3D printing, Bone tissue engineering”为英文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 ed、Web of Science等平台进行检索,检索1968年1月至2022年9月的相关文献,根据入组标准,最终纳入文献84篇。结果与结论:锰(Mn)作为一种重要的局部递送治疗活性离子,对细胞功能和骨形成具有积极刺激作用。(1)锰元素的掺杂可以极大改善陶瓷支架的力学性能,进一步增强了陶瓷材料的成骨诱导能力,赋予支架额外的抗菌特性等;(2)以含锰生物陶瓷为基础通过涂层涂敷、共价结合生物活性肽和调节...  相似文献   
2.
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对安徽产爵床(Justicia procumbens L.)全草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通过IR、NMR等波谱技术以及一些化学方法推测化合物结构,分别为爵床脂素A(1)、新爵床脂素B(2)、爵床脂素B(3)、爵床苷B(4)、尿嘧啶(5)和爵床苷E(6),其中6为新的木脂体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双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银杏和卷柏等植物中,其抗炎和抗氧化、抗微生物以及抗肿瘤等多种作用引起关注,本文综述相关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中华猕猴桃根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鑫杰  缪浏萍  吴彤  沈龙海 《中草药》2012,43(6):1233-1240
中华猕猴桃是中国特有种,其根在民间用药广泛,含三萜类、黄酮类及其他多种成分,其中以三萜类成分为主。药理研究发现中华猕猴桃根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等药理作用,尤其在抗肿瘤方面疗效显著,目前临床上多以中华猕猴桃根粗提物来治疗肿瘤。研究发现其抗肿瘤药效物质基础以三萜类成分为主,现就中华猕猴桃根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近10余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合理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抗生素在急腹症手术的局部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通过144例因感染性急腹症而手术的病人,术中将抗生素应用局部,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术后联合应用有效的抗生素,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144例急腹症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共8例(其中,切口裂开患者由于体质较差者占4例),本组病例中无腹腔内脓肿形成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感染性急腹症中,手术局部应用抗生素,对术中因感染引起的并发症及切口感染等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华猕猴桃是中国特有种,其根在民间用药广泛,含三萜类、黄酮类及其他多种成分,其中以三萜类成分为主。药理研究发现中华猕猴桃根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等药理作用,尤其在抗肿瘤方面疗效显著,目前临床上多以中华猕猴桃根粗提物来治疗肿瘤。研究发现其抗肿瘤药效物质基础以三萜类成分为主,现就中华猕猴桃根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近10余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合理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1986年以来我们采用尿道麻醉、扩张、总攻的方法治疗26例尿道球部和后尿道结石,收到明显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6例均为男性,年龄19~66岁,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尿痛及滴淋,经B超和X光摄片均诊断为尿道结石。其中嵌顿在球部者10例,嵌顿在后尿道者16例,结石最小的为0.7×0.9cm~2,最大的为1.8×1.0cm~2,桑椹状19例,椭圆形边缘毛糙者6例,多角形1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46例精液淤积症患者的观察和治疗,对其可能的发病原因、诱因和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讨论,提高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方法,防止误诊误治。方法:对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及必要的体格检查,再通过患者精液排泄后与其症状消失来诊断患者。结果:通过对46例患者观察,由于提高了对本病的认识,当有一定临床表现时,就想到了对此病的诊断,避免了误诊误治。结论:本病发病率较低,对该病认识不足时易造成误诊误治,只有提高认识才能达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腹壁切口感染及裂开的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腹壁切口感染及裂开的处理是普通外科的一个基本问题,各单位处理方式不尽相同。作者近6年来在本院利用拆开切口排脓、全层引流及二期全层缝合等方式,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是我院腹部手术后的住院病人,其中男性48例,女性15例,年龄在6个月~72岁,平均58岁。全部病例均无糖尿病及恶性肿瘤病史,其中肠梗阻手术18例,消化道穿孔及化脓性阑尾炎及阑尾穿孔28例,胃大部切除  相似文献   
10.
鸡矢藤中含有环烯醚萜类、三萜类、甾体类、黄酮类、挥发油及其他多种成分,具有抗炎、镇痛、降尿酸和保肾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结合鸡矢藤的主要化学成分综述其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