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皮肤病学   41篇
综合类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5岁。因面部、颈前水肿性红斑伴四肢肌肉酸痛、无力1年余就诊。曾在外院以“皮肌炎”,予口服强的松70mg,1次/d,2周后症状缓解,减量至6Omg,1次/d,以后每2周减量10mg,减至30mg,1次/d时持续服用3个月,病情稳定,强的松减至20mg,1次/d。6个月前,患者自行停用强的松。同年4月上述症状再次出现,遂来本科就诊。体检:T38.7℃,P120次/rain。  相似文献   
2.
<正> 我科自1990年以来,以蝮蛇抗栓酶与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治疗4例白色萎缩患者,临床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4例患者中男3例,女1例;年龄14~38岁;病期3月~17年,平均4.7年。4例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均符合白色萎缩的诊断标准。治疗前检查血小板、出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及凝血酶元时间,均正常者,经皮肤试验阴性方可使  相似文献   
3.
作者报告了一例于钝器损伤之后,发生变性胶原经表皮排泄的患者,在临床及组织病理上均符合1963年由Langier和Woring首次报告的疣状穿通性胶原瘤(CPV).患者为-75岁健康男性,左前臂受到大垃圾桶盖的一次重击,该处发生肿胀,变色,皮肤无破损.7~10天后,左前臂伸侧皮肤破溃并出现一暗红色糜烂面,面积约1.5×2cm~2大,并具有乳头瘤的特征.从侧面压迫损害,在糜烂面的许多部位可挤出一种灰白色的乳酪样物质,该物质培养无致病菌生长.皮肤活检做组织培养,无细菌、抗酸菌及深部真菌生长.特殊染色亦未发现病原体.组织病理可见弥漫性假上皮瘤性增生并覆以角化不全.真皮上部可见有数处增生的上皮"唇"包围着坏死的结缔组织,混以与中性白细胞,红细胞以及其碎片,并通向以增生表皮构成的表皮管道.有数处可见真皮碎片包围在棘细胞肥厚的表皮内,似椭圆或圆形的"脓肿"在表皮基部,许多已破坏和断裂的胶原纤维束在混合性炎症浸润中,呈垂直排列以便经表皮排出.旋光显微镜证实,在表皮通道中有双折射光的胶原束.又经过6周,糜烂自愈,仅留一萎缩性筛状疤痕.未再复发,亦无类似家族史.患者  相似文献   
4.
<正> 患者女,15岁。全身皮肤瘙痒一月后,双小腿出现暗红色皮疹伴关节酸痛5月余而就诊。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双手指间、腕、肘、腰腹部有粟粒大红色丘疹、水疱、结痂、色素沉着斑或轻度苔藓化。手指间发现2个长约1cm的灰白色疥螨隧道。双下肢有暗红色或紫红色直径约2~5mm斑疹,压不退色,散在分布,双踝、足背皮疹密集或融合成片。全身皮肤未见化脓性感染。实验室检查:出凝血时间、血小板、抗“O”均正常。咽拭子培养及皮肤细菌培养无致病菌生长。尿常规:蛋白3+,白细胞20~5/HP,红细胞120~0/HP。24小时尿蛋白定量4.14g。免疫复合物1:16(2+)。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89岁.因鼻尖部红色痛性皮疹7年,逐渐增大就诊.7年前无明显诱因于鼻头部出现水疱样皮疹,绿豆大小,轻触痛,后逐渐增大,直至黄豆大小,疼痛明显,遂来就诊.过去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因面部、颈前水肿性红斑伴四肢肌肉酸痛、无力1年余就诊。曾在外院以“皮肌炎”,予口服强的松70mg,1次/d,2周后症状缓解,减量至60mg,1次/d,以后每2周减量10mg,减至30mg,1次/d时持续服用3个月,病情稳定,强的松减至20mg,1次/d。6个月前,患者自行停用强的松。同年4月上述症状再次出现,遂来本科就诊。体检:T38.7℃,P120次/min。面部、[睑周围可见水肿性紫红色斑,颈前V字区毛细血管扩张,伴有色素沉着。掌、指、指关节侧面可见Gottron征,四肢肌力4级,股四头肌三角肌压痛。实验室检查:血ESR75mm/h,A22g/l,G36g/L,CK112u…  相似文献   
7.
报告1例新发现的由IgG介导的表皮下大疱性皮病。患者男性,59岁。最初在口腔内突然出现大疱和糜烂,2天后于腹股沟、掌跖部皮肤出现痛性大疱,直径约数毫米至数厘米。大疱不断出现渐累及四肢和躯干,波及全身60%的皮肤。既往有高血压、痛风、关节炎病史。体温38.2℃,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皮肤检查可见完整的大疱及大量的表皮剥蚀和水疱后的糜烂面。口腔粘膜损害已愈。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3.9×10~9/L,中性粒细胞0.88。血沉40mm/h。Tzanck涂片、单纯庖疹病毒培养均阴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多发性骨髓瘤皮肤表现的性质及发生率,对115例已确诊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骨髓外浆细胞瘤5例,淀粉样变2例,坏疽性脓皮病及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各1例。  相似文献   
9.
正圆形糠疹的皮肤损害为正圆形的鳞屑性斑片,损害的直径约0.5~2cm,与正常皮肤之间的界限清楚,无炎症.通常为1个以上,最多可达15个.邻近的损害可相互融合.正圆形糠疹具有特征性形态,临床较易诊断.作者在本文中详细报导了  相似文献   
10.
全身性淋巴组织增生存在p53过度表达已有报告,为了解原发性皮肤淋巴瘤(PCL)中p53的表达情况,作者采用p53单克隆抗体DO7,应用免疫组化链亲和素-生物素-辣根过氧化酶法检测了54例原发性皮肤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患者的61份活检标本。所有患者均经全血细胞计数、血清乳酸脱氢酶、胸腹部CT检查及骨髓活检,证实病变仅限于皮肤而无其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