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结节性痒疹是一种以剧痒结节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此病临床治疗方法有多种,但疗效欠佳。本科于2010年5月至2012年1月使用依巴斯汀加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结节性痒疹,收到较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白癜风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黑素细胞自身破坏、神经因子1、自身免疫2等相关.近年来更多学者认为,白癜风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即由体内T淋巴细胞发挥特异性免疫效应所致的黑素细胞损伤.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多数学者认为对白癜风有良好的疗效,和良好耐受性,3但是也有学者用生活质量量表对长期使用UVB治疗的白癜风患者进行评价,认为只有少数患者获得了生活质量的改善,多数认为有改善的患者只是一种心理效应.4因而在UVB治疗方面仍然存在争议.本试验将讨论NB-UVB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并通过局部组织液中部分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探讨免疫方面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资料与方法 随机选择典型临床症状扁平疣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14—30岁,平均22.5岁;病程在3个月18例,3~6月10例,6月以上12例。皮疹为正常皮色或淡褐色,大小为米粒大至绿豆大,疣体数目均不少于10个。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皮疹大小、皮疹数目、病变范围等方面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卡泊三醇软膏和糠酸莫米松乳膏分别与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稳定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对照组A予卡泊三醇软膏,对照组B予糠酸莫米松乳膏。3组均将药物涂擦于皮肤损伤部位,每日1次;均在治疗过程中接受NB-UVB照射,3次/周;3组患者的疗程均为4周。治疗过程中每周观察1次疗效。结果:治疗2周时,治疗组的有效率(36.67%)高于对照组A(13.33%)和对照组B(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治疗组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A(73.33%)与对照组B(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泊三醇倍他米松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灼热和红斑,但患者可耐受。结论: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卡泊三醇软膏和糠酸莫米松乳膏与NB-UVB联合应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均安全有效,其中以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的起效最快、疗效最好、不良反应最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异甘草素通过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途径治疗小鼠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模型组、异甘草素低剂量组(50mg/kg)、异甘草素高剂量组(100mg/kg)和阳性对照组(泼尼松龙,10mg/kg),每组12只.除阴性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外周血微小RNA(miR)-29b、miR-139水平与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的相关性及对银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该院入院治疗的89例银屑病患者为银屑病组,根据银屑病疾病分期将患者分为活动期37例和静止期52例,根据皮损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24例、中度组36例和重度组29例。另选取同期来该院进行体检的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miR-29b、miR-139及T细胞转录因子(T-bet)、GATA结合蛋白3(GATA3)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1、Th2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Th1、Th2相关细胞因子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银屑病患者外周血miR-29b、miR-139水平与Th1/Th2、T-bet、GATA3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miR-139、miR-29b水平对重度银屑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银屑病组miR-139、T-bet、IL-2、IFN-γ水平、Th1细胞比例、Th1/Th2均高于对照组(P<0.05),miR-29b、GATA...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与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1(GCH1)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198例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56例纳入研究组,未神经痛患者142例纳入对照组,回顾性收集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分析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与GCH1基因多态性的关联,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对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GCHI基因rs378641位点基因型分布TT比例更高,AT比例更低,等位基因T比例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无糖皮质激素治疗,累及面积、医院用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升高,GCHI基因rs378641位点基因型TT为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的危险因素(P<0.05);将上述因素纳入预测模型:Logit(P)=-10.653+0.782×无糖皮质激素治疗+0.854×累及面积+0.524...  相似文献   
8.
如同麻风、精神病、艾滋病等疾病类似,性传播疾病(性病)由于具有一系列不被社会所期望的特征而被冠以坏名声,即被贴上“污名”的社会标签,并可导致针对患者的“歧视”现象出现。虽然社会公众的负面反应有利于从道德角度抑制疫情发展,但却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正常就医行为,并非总是有利于性病防治工作。尽管此问题已引起医学界和社会学家的关注,但目前为止国内外在此领域的研究报道并不多。为此,本研究以上海某社区居民(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性病相关污名与歧视现状进行专题调研,为今后相关研究和制订策略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量氟尿嘧啶皮损内注射治疗疥疮结节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治疗组31例,用氟尿嘧啶利多卡因混合注射液,每个疥疮结节皮损内注射混合液0.1~0.2mL;对照组30例,应用复方倍他米松利多卡因混合注射液,每个疥疮结节皮损内注射混合液0.1~0.2mL。两组均给予单次治疗,于14d时评价其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90.32%,对照组为66.67%,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常规、肝功及肾功检验结果无异常。结论微量氟尿嘧啶注射液单次皮损内注射是治疗成人疥疮结节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该文对治疗掌跖脓疱病过程中采用火针疗法和中药汤剂联合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方法选取自2015年10月—2017年1月到医院接受掌跖脓疱病治疗的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2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1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火针疗法与中药汤剂联合治疗的方式,对照组只采取中药汤剂的治疗方式,经过8周治疗后对两组的红斑、脓疱和瘙痒等症状指标进行治疗前后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掌跖脓疱病中采取火针疗法与中药汤剂联合治疗方案,对治疗该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