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5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患者女,68岁,发现口腔、手背及肺部多处肿物20余天,无明显自觉症状。体检: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上颚可见2个蚕豆大小暗红色结节,左手背可见一鸽蛋大小暗红色结节,表面光滑,质硬,活动度差。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全身多处转移癌(脑、淋巴结、肺、胃肠道、双肾、多处骨及肌肉间转移)。口腔内上颚结节病理结果:肿瘤细胞分化较差,局部区域可见骨样基质、软骨样结构及肿瘤骨,免疫组化角蛋白阴性,S100局灶性阳性,波形蛋白阳性,CD99阳性,P63阳性,Ki67阳性(60%),考虑右侧上颌骨骨肉瘤。手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未见明显异常,真皮全层弥漫性中等至较大的组织样细胞浸润,细胞有异形性,局部区域可见红染不规则的骨样基质及肿瘤骨;免疫组化Ki67阳性(60%),CD3、CD10、CD20、Bcl?2、BCl?6均阴性。诊断:骨肉瘤皮肤转移。患者放弃治疗,发病6个月后死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皮肤型Rosai-Dorfman病的临床组织病理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2012年—2017年收治的皮肤型Rosai-Dorfman病14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诊断及治疗。结果经筛选后共纳入14例经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的皮肤型Rosai-Dorfman病患者,其中男5例,女9例;汉族12例,维吾尔族1例,回族1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8±14)岁。临床诊断与组织病理诊断均符合皮肤型Rosai-Dorfman病者4例,14例患者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均表现为S-100蛋白及CD68阳性,CD1a阴性。结论皮肤型Rosai-Dorfman病有一定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对于单发或面积较小的皮损,手术切除效果较好,皮肤科医生应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减少误诊和误治。  相似文献   
3.
皮肤病与性病学是一门形态学教学占相当地位的学科,临床实习是保证学生从课堂走向临床工作、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临床技能的关键阶段.对于皮肤科教学来讲,一方面是向学生教授理论知识,而更重要的是临床实习带教,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熟悉和掌握皮肤科各种疾病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我们发现,在当前皮肤科的临床实习带教中,因为各种因素的限制,仍然面临着诸多困境.  相似文献   
4.
分析新疆33例硬化性苔藓(IS)的临床、纰织病胖特征、鉴别诊断及其发病机制。33例患者中,,汉族16例(48.5%),维吾尔族10例(30.3%),哈萨克族4例(12.1%),回族3例(9.1%)。基本病理改变为角化过度、基底层空泡变性、真皮浅层带状水肿,伴胶原均质化(透叫样变性带),其下方常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交替外用强效糖皮质激素软膏和他克莫司软膏及保湿剂,部分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比亚芬具有渗透毛细血管作用,促进伤口排泄、局部循环通畅和加速创面愈合的功效,我们于2009年6~12月,分别采用比亚芬软膏与烧伤湿润膏对微波治疗尖锐湿疣(CA)术后创面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化脓性肉芽肿(PG)又称为小叶性血管瘤,属于生长迅速的良性血管增生性病变,其表现多样,体表各处均可发病,部分患者经规范治疗后仍有复发。本研究对803例PG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的分布规律,本病组织病理特点以及疾病的发病机制,为探究良性血管肿瘤的发病机制及新的诊治方法提供思路及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