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使用快速血糖仪对20位急诊危重患者的静脉血糖和末梢血糖进行检测。结果:静脉血糖高于末梢血糖,两者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急诊危重患者存在异常血糖升高,静脉血糖浓度高于末梢血糖浓度。  相似文献   
2.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够有效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移植部位大量肌纤维母细胞的聚集有关,但至今仍缺少证据来证实聚集的肌纤维母细胞足由骨髓间允质干细胞还是由成纤维细胞转化而来?目的:观察不同时期心肌梗死微环境对人鼠骨髓间充质下细胞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向肌纤维母细胞转化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组分为3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脏成纤维细胞单培养组,以及两种细胞共培养组,加入心肌梗死后不同时期心肌匀浆干预7~28 d,并设市不加心肌匀浆的空白对照组,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不同干预组间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及成纤维细胞转化为肌纤维母细胞数量间的差异.结果与结论:加用心肌梗死第14天梗死周边区域心肌匀浆干预的共培养组,检测到心脏成纤维细胞转化为肌纤维母细胞的阳性率最高.提示心肌梗死后微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诱导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转化为肌纤维母细胞,而心肌梗死后14 d的心肌梗死微环境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转化为肌纤维母细胞的最佳微环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纳洛酮在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时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34例经纳洛酮治疗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对比常规治疗患者结果,分析纳洛酮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82.3%,对照组为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纳洛酮能显著加快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清醒程度,缩短时间,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马诚  柴湘平 《新疆医学》2007,37(3):14-15
目的:探讨快速检测血浆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价值。方法:采用H-FABP快速检测试剂盒对132例发病4小时以内的急性胸痛患者的H-FABP进行了检测,并与常规的心电图、CK、CK-Mb进行了比较。结果:H-FABP用于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为94.5%,特异性为90.9%;CK的敏感性为45.5%,特异性为89.6%,CK-Mb的敏感性为45.5%,特异性为90.9%,心电图的敏感性为89.1%,特异性为94.8%H-FABP与CK、CK-Mb相比,差异有显著性,H-FABP与心电图相比,差异无显著性,CK、CK-Mb与心电图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H-FABP定性检测试剂盒可用于早期AMI筛选诊断。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脑卒中患者就诊的时间规律,有助于指导防治工作,作者等对本科自1998年至2002年的脑卒中患者的就诊情况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重度口服甲胺磷中毒患者气管插管的时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通气是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常规是在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之后,再采用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D)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的特征,寻找能早期、准确诊断AD较简便的评分模式.方法 对近3年来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82例急性AD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184例胸背痛患者进行对照,探讨AD早期诊断的评分模式.结果 根据logistic回归方程及临床实践建立早期诊断AD的评分模式中,以5分为评分标准,则预测AD的敏感度为96.7%,特异度为81.0%.结论 通过建立以突发的剧烈疼痛、血压明显升高、两侧的血压和(或)脉搏不一致、胸片为主动脉影和(或)纵隔影增宽、D-二聚体明显升高为中心的评分模式能显著提高急性AD急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y,PPAR-γ)在调节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重构的作用。方法把代谢综合征患者分为吡格列酮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降压、降胆固醇、降糖等基础治疗,吡格列酮组加用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照组加用安慰剂干预。分析比较干预前后吡格列酮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阳性率的变化,以及干预后对照组和吡格列酮组患者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阳性率上的差异。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吡格列酮组患者颈动脉IMT及斑块阳性率均显著降低:干预后,吡格列酮组患者斑块阳性率较对照组患者降低。结论 PPAR-γ激活后可改善代谢综合征组患者颈动脉重构,较基础治疗更显著地抑制其斑块形成。  相似文献   
9.
杨贵芳  彭文  赵琴  柴湘平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4):1720-1722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方法 查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0-2013年127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历资料,筛选出9例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妊娠早期1例,妊娠晚期及产褥期8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2例,马凡综合征者4例,两者兼有者1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胸背部疼痛8例,胸闷、气促1例。主动脉夹层分型采用Stanford分型标准,A型6例,B型3例;诊断方法包括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CTA)和胸壁超声心动图(TTE)。StanfordA型患者1例保守治疗,余5例均采取以Bentall术为基础的手术治疗,3例产妇及胎儿均存活;StanfordB型患者行主动脉夹层带膜支架腔内修复术,产妇及胎儿均存活。结论 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好发于妊娠晚期及产褥期,危险因素包括处于妊娠晚期及产褥期、合并高血压或马凡综合征等,临床表现以突发胸背部疼痛为主,诊断方法主要有TTE及CTA等,治疗方案应权衡产妇及胎儿情况、主动脉夹层分型等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DSM)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40例中重度AE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DSM组,每组20例;并选择同期2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两组常规治疗相同;DSM组每日加用DSM0.2 g静脉滴注,连用2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膜糖蛋白140(GMP140)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MF),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P-选择素/血小板质膜蛋白(CD62P/CD61)表达双阳性血小板百分率.结果 两个治疗组治疗前GMP140C常规治疗组(17.51±2.75)μg/L,DSM组(16.94±2.57)μg/L]、vMF水平(常规治疗组(13.64±2.37)μg/L,DSM组(14.14±2.17)μg/L]及CD62P/CD61双阳性血小板百分率[常规治疗组(20.24±2.64)%,DSM组(19.54±2.69)%]较健康对照组[(9.25±1.80)μg/L、(6.13±1.17)μg/L、(11.21±1.11)%]均显著上升(均P<0.01);治疗后两组GMP140、vMF水平及CD62P/CD61双阳性血小板百分率显著降低,且DSM组的下降幅度[GMP140(3.91±0.57)μg/L,vWF(3.86±0.71)μg/L,CD62P/CD61(3.69±0.62)%]较常规治疗组[GMP140(2.30±0.33)μg/L,vWF(2.72±0.45)μg/L,CD62P/CD61(2.24±0.45)%]更为显著(均P<0.01),但是均高于正常水平.结论 DSM有显著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活化的作用,可预防血栓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