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健胃消食膏膏摩对于急性脑梗死鼻饲患者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体质量指数(BMI以及3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的影响。方法 急性脑梗死鼻饲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胃消食膏膏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GNRI评分、体质量指数等营养情况以及治疗后3个月BI指数。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GNRI评分、BMI、治疗后3个月BI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健胃消食膏膏摩能减少急性脑梗死鼻饲患者营养不良的风险,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阿替普酶溶栓中医证候要素差异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2019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125例ACI患者,均行阿替普酶溶栓,统计分析溶栓后第1、3、5、7、14天中医证候要素变化差异。结果 内风证、血瘀证、痰湿证、气虚证、内火证溶栓后第1~14天变化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证溶栓后第1~14天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推移,内风证呈急剧下降趋势,至第14天消失;痰湿证、血瘀证、阴虚证呈逐渐下降趋势;内火证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气虚证呈逐渐升高趋势;前循环梗死与后循环梗死患者溶栓后第1~14天相同时间点内风证、血瘀证、痰湿证、气虚证、内火证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循环梗死患者第7、14天阴虚证分布高于前循环梗死患者(P<0.05);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溶栓后第1~14天相同时间点中医证候要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第14天,统计125例ACI患者预后,预后良好患者102例,预后不良患者23例,不同预后患者溶栓后第1~14天相同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效果。方法 30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证属痰浊中阻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中药组(15例)和西药组(15例)。西药组患者手法复位前后,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口服,中药组患者手法复位前后,给予加味苓桂术甘汤口服。评定临床疗效,并随访1年,观察疗效及复发次数。结果中药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西药组72. 50%(P 0. 05)。中药组复发率0,显著优于西药组26. 67%(P 0. 05)。结论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证属痰浊中阻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疗效确切,并且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4.
5.
中风预防片治疗中风先兆证113例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1987年10月至1989年6月,应用陕西中医学院研制的中风预防片,治疗中风先兆证113例,对服药前后症状进行了比较,同时对服药后半年内的疗效进行了随访,现将近期疗效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本组113例中男71例,女42例。20~40岁5例,41~50岁19例,51~60岁40例,61~7017例,71岁以上者22例。既往患高血压者77例,患冠心病者41例,患糖尿病者17例,患高血脂者13例,有中风病家族史者19例,大便秘结者  相似文献   
6.
536例中风中脏腑症候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36例中风中脏腑症候特点分析北京市怀柔县中医院(101400)李祥舒关键词中风,中腑,中脏,症候一、一般资料536例均为住院病员,其中男性356例,女性180例,年龄最小者37岁,最大者83岁,平均年龄59.31岁。发病至住院时间小于24小时者37...  相似文献   
7.
附子泻心汤为《伤寒论》五泻心汤之一,针对热痞兼表阳虚证而设。余在临床应用附子泻心汤加味,治疗胃脘痛21例,取得初步效果。现小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性12例,女生9例。发病年龄40岁以下者6例,41—60岁14例,61岁以上者1例;病程半年以内者7例,半年至1年者2  相似文献   
8.
患者黄××男43岁木工初诊于1981年11月30日。三个月以前因劳动汗出受风后,即感身痛心悸,经服感冒清热冲剂,身痛缓解,但心悸日益加重,气短乏力、多汗,以致不能劳动。经×医院内科诊为冠状动脉供血不全,按冠心病常规服药半月,效果不显。又经中医诊治,服用益气养血补心健脾药二十余剂,仍不效。转来试治。观面色(白光)白,精神不振。察询病情,  相似文献   
9.
理气通降汤治疗胃脘痛1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胃脘痛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十二指肠炎、胃痉挛、胃粘膜脱垂症、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等,每每以胃脘痛为其主症.其发病原因多因情志不调、饮食失节、劳倦内伤和感受外邪,从而导致胃、脾、肝等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胃气阻滞,不通则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减轻中风的病死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探索中医药综合治疗该病的较好方法。方法 以药物、针灸、按摩、外治法同步实施。对照组单纯性使用中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238例,痊愈114例,好转95例,总有效率87.8%,对照组176例,痊愈63例,好转73例,总有效率77.3%,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于中风病人早期综合治疗,能明显促进患肢的功能恢复,减轻后遗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