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皮肤病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UVB致成纤维细胞损伤及两种中药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后成纤维细胞(FB)DNA光产物环丁烷嘧啶二聚体(CPD s)产生和清除情况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黄芩甙的干预作用。方法以30,60,90 m J/cm2UVB照射FB并予EGCG及黄芩甙干预处理,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在照光后不同时间检测CPD s的产生和清除情况。结果细胞损伤程度随照光剂量加大而加重;30 m J/cm2UVB照射后细胞CPD s生成量在辐射后1 h左右达到高峰,同时细胞也开始清除CP-D s,辐射后4 h内清除速率较快,4 h后清除速率逐渐降低,至24 h基本清除CPD s;EGCG和黄芩甙处理UVB辐射的细胞CPD s少于单纯照光组(P<0.05)。结论UVB辐射可以导致FB的DNA损伤而产生光产物CPD s;细胞损伤程度显示剂量依赖性;细胞自身有修复能力;EGCG和黄芩甙均可降低UVB辐射所致的光产物水平。  相似文献   
2.
朱洁  骆丹  金颂良  沈春花  明亚玲 《中草药》2008,39(3):390-393
目的 研究紫外线(UV)照射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变化和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基因位点突变频率的影响以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一定剂量的中、长波紫外线(UVA和UVB)慢性照射培养的新生儿包皮成纤维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变化,HPRT突变分析法检测突变频率.结果 慢性UVA组引起的细胞凋亡率低于UVB组(P<0.05),而HPRT基因位点突变的频率是UVB组的4.79倍.EGCG干预组与单纯UV辐射组相比,成纤维细胞的凋亡率增加,HPRT基因位点突变的频率降低.结论 慢性照射日常剂量UVA,其损伤性高于UVB.EGCG可以升高慢性UV照射引起的细胞凋亡率,降低UV照射引起的突变频率,提示EGCG可以诱导不可逆损伤细胞的凋亡,从而减少突变细胞.  相似文献   
3.
普贝生用于足月引产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亚玲  文艺 《中外医疗》2009,28(36):13-14
目的观察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具备引产指针的孕足月单胎头位孕妇分为2组,普贝生组和催产素组,各60例,比较用药前后2组孕妇的宫颈Bishop评分情况、引产的成功率及剖宫产率。结果2组药物均显著促宫颈成熟,观察用药6h、12h宫颈评分显著提高,研究组效果更明显,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引产成功率为93.3%,对照组引产成功率为53.3%,2组引产成功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26.7%,对照组为6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普贝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药物,可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4.
茶多酚单体和黄芩苷对紫外线辐射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研究中药活性成分茶多酚单体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黄芩苷对紫外线辐射损伤的成纤维细胞形态、增殖活性及产生IL-6、TNF-α的影响,探讨其光保护作用.方法:采用30mJ/cm^2、60mJ/cm^2、90mJ/cm^2剂量UVB照射体外培养的原代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以中药单体EGCG和黄芩苷进行干预处理,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受损程度,以甲唑盐比色试验(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清液TNF-α、IL-6分泌量.结果:UVB照射引起皮肤成纤维细胞形态受损,其损伤程度呈剂量依赖性,细胞增殖活性下降28%-44%,其下降程度与照射剂量成正相关(P<0.05),UVB照射后细胞因子分泌增加,加入中药单体处理后细胞活性有不同程度恢复(4%~22%),IL-6、TNF-α分泌量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GCG、黄芩苷具有光保护性能,抑制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分泌可能是其减轻紫外线辐射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紫外线(UV)照射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变化和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基因位点突变频率的影响以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一定剂量的中、长波紫外线(UVA和UVB)慢性照射培养的新生儿包皮成纤维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变化,HPRT突变分析法检测突变频率.结果 慢性UVA组引起的细胞凋亡率低于UVB组(P<0.05),而HPRT基因位点突变的频率是UVB组的4.79倍.EGCG干预组与单纯UV辐射组相比,成纤维细胞的凋亡率增加,HPRT基因位点突变的频率降低.结论 慢性照射日常剂量UVA,其损伤性高于UVB.EGCG可以升高慢性UV照射引起的细胞凋亡率,降低UV照射引起的突变频率,提示EGCG可以诱导不可逆损伤细胞的凋亡,从而减少突变细胞.  相似文献   
6.
咪喹莫特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活性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咪喹莫特(imiquimod)溶液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FB)细胞毒性、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瘢痕疙瘩的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F)法检测不同浓度咪喹莫特溶液对成纤维细胞毒性及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咪喹莫特对成纤维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咪喹莫特加入成纤维细胞培养体系孵育24h后,成纤维细胞形态均有不同程度受损,且细胞增殖活性下降,尤以20mg/L浓度时细胞活性下降明显;各浓度咪喹莫特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不同时间点检测的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喹莫特可以降低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并增加细胞凋亡率,这些可能是其促进皮肤瘢痕组织消退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脂质体包裹荧光素钠对人皮肤透皮性能和在皮肤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荧光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研究真、表皮中荧光素钠的分布和含量。结果:荧光素钠脂质体同其溶液和乳剂比较,在表皮内荧光分布深,在真皮荧光强度小;脂质体荧光素钠真皮透过量少,各时间点表皮内荧光含量较溶液剂型高,而真皮内荧光含量较乳剂低,不同剂型各时间点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皮肤外用制剂中脂质体包裹水溶性药物可在人皮肤表皮层保持较高浓度,真皮贮留量和累积透皮量小,故适用于病变表浅的皮肤病,以及经透皮吸收后有不良反应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黄芩甙对UVB照射后HaCaT细胞光产物环丁烷嘧啶二聚体(CPD)的产生和清除的影响.方法 以一定剂量UVB照射HaCaT细胞,在照光后不同时间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PD的产生和清除;以黄芩甙预先孵育HaCaT细胞,再观察黄芩甙对CPD的影响.结果 HaCaT细胞损伤程度随UVB照射剂量增大而加重.30mJ/cm2UVB照射后HaCaT光产物CPD的产生在0.5h左右达到高峰,同时细胞开始清除CPD,照射后4h内清除速率较快,至24h时基本清除CPD.黄芩甙预处理组UVB照射后细胞的CPD产生少于非加药组(U=2.324,P<0.05).结论 UVB照射对HaCaT细胞光损伤程度呈剂量递增性,HaCaT细胞对CPD的清除存在快速清除期及慢速清除期;黄芩甙可减少光产物生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