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1篇
综合类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8岁.于2010年3月在左手食指第2指节出现红色斑丘疹,伴脱屑,渐增大.继左足背出现米粒大红色丘疹伴明显瘙痒.外院拟湿疹给予糖皮质激素软膏外用.  相似文献   
2.
<正> 萎缩硬化性苔藓(LSA)临床上并不少见,惜国内报道很少,现将我科门诊经临床和组织病理确诊的17例介绍于下。临床资料一、性别、年龄与病期17例中男8例,女9例;年龄19~41岁,其中19~25岁者8例,26~31岁者3例,32~37岁者2例,38~41岁者2例,记载为成人  相似文献   
3.
皮肤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又称表皮样癌、棘细胞癌,系源于表皮或附属器角质形成细胞的皮肤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基底细胞癌,约占非黑色素皮肤肿瘤的20%.SCC好发于中老年人头面部等暴露部位,近年来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1].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联合应用光敏剂及相应光源,产生自由基和单态氧等强氧化剂引起局部病灶组织中肿瘤细胞受损、凋亡或坏死的非产热微创治疗方法,已逐渐应用于治疗消化道、呼吸道、耳鼻喉、眼科、泌尿系、皮肤等部位的肿瘤,不仅是一种缓解、姑息治疗的手段,而且对部分肿瘤,已可达到治愈目的.我们应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治疗16例面部鳞状细胞癌,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CXC型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多形性日光疹(P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RT-PCR)法检测35例P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XCR4 mRNA的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白细胞中CXCR4的表达情况,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的水平.结果:PLE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XCR4 mRNA表达水平为10.32±1.7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XCR4的表达率(%)为78.58±12.8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外周血血清中SDF-1α的水平为4.28±1.87,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结论:CXC型趋化因子SDF-1α及其受体CXCR4在多形性日光疹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显著增高,可能参与了多形性日光疹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张安方  吴爱萍  王园 《甘肃医药》2009,28(6):480-480
1病历摘要 患者,女,52岁。因息“胃病”服中药后全身出疹,瘙痒1月余,于2005年3月24丑来我科门诊就诊。自述因患“浅表性胃炎”服中药50余付后(方剂主要成分:牛夕、地龙、香附子、  相似文献   
6.
角质下脓疱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爱萍  张安方 《甘肃医药》2009,28(2):157-157
患者,男性,76岁,躯干四肢脓疱反复发作20余年。于2006年5月因“糖尿病”、“高血压”收住内科。住院期间患者无明显诱因躯干四肢出现多量针头至绿豆大脓疱,伴轻度发热,体温波动在37.5℃~38.4℃之间,无寒战及惊厥。进一步追问病史,患者于20年前,无明显诱因躯干四肢出现红斑,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针头至米粒大的脓疱,伴轻度发热、瘙痒,每遇感冒后皮损加重,余无其他不适。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6岁。2005年3月30日右侧腰骶部疼痛,且出现红斑、片状匠疱疹、水疱,以“带状疱疹”内服阿昔洛韦片、肌注维生素B。静滴先锋霉素IV(具体方法用量不详)等治疗,皮疹好转,部分结痂。同年4月7日原皮疹尚未痊愈之际,突感全身不适,发热,耶7.6℃,膝踝关节疼痛,相继面部、上眼睑、睑缘及上下口唇出现丘疱疹、小水疱。背部和四肢散在分布水肿性红斑丘疹及大小不一水疱,踝关节周围夹杂有紫癜样皮疹,轻痒,以“多形红斑”收住院。否认药敏史。  相似文献   
8.
维胺酯胶囊和康体多治愈男童急性痘疮样苔藓状糠疹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 ,12岁。 2 0 0 3年 7月下旬始无明显原因双下肢起淡红色或红褐色针头至豌豆大小圆形丘疹 ,有的中央出现水疱或血疱 ,大多结黑痂皮 ,脱痂后遗留点状凹陷性瘢痕 ,部分表面覆鳞屑 ,有的颇似“水痘”样损害 ,常成批出现 ,泛发于胸腹部和四肢 ,以躯干为著。曾在  相似文献   
9.
46例嗜酸性痒疹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酸性痒疹 (EosinophilicPrurigo) ,是龙振华等于 1987年首先报告并命名的一种新类型的痒疹。其临床呈痒疹表现 ,瘙痒剧烈 ,病程漫长。实验室检查可见 :嗜酸粒细胞增多 ,γ -球蛋白增高 ,免疫球蛋白E显著增高。组织学变化为表皮呈湿疹样变化 ,真皮的中上层有散在的嗜酸粒细胞。有关本病的报道尚不多见 ,本文对我院 1992— 2 0 0 1年诊治的 4 6例嗜酸性痒疹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 4 6例 ,其中男 4 1例 ,女 5例 ,男女之比8.2∶1。职业 :干部 2 4例 ,工人 12例 ,农民 4例 ,学生 4例 ,军人 2例。发病…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患者女,18岁.颈部、躯干和四肢出现褐色丘疹、疣状斑块15年.15年前腹部出现数个绿豆大褐色丘疹,无疼痛和瘙痒,未予处理.皮疹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多,蔓延至胸背部、腰部、颈部、四肢及腋窝,部分皮疹融合成灰褐色斑块,表面粗糙,呈疣状增生.以"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等疾病治疗,效果不佳.患者为第1胎,足月顺产.父母非近亲婚配,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