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前庭黏膜提拉式阴道成形术与腹膜代阴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生殖道畸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2例先天性生殖道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配对设计与患者个人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6例。观察组采用前庭黏膜提拉式阴道成形术,对照组则采用腹膜代阴道成形术;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性生活状况、阴道平均长度与深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性生活量表中性欲、性兴奋、性高潮、阴道润滑、性交痛等项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观察组在性关系满意度评分以及总分上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1~3 d阴道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阴道深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前庭黏膜提拉式阴道成形术与腹膜代阴道成形术在治疗先天性生殖道畸形综合征中各有优势,前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而后者性生活质量更高,阴道长度有效恢复,建议临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输卵管性不孕症(TFI)患者阴道菌群、盆腔及输卵管积液菌群失调的关系及药物敏感性变迁。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 襄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19例TFI患者, 年龄(30.23±3.01)岁, 年龄范围为22~38岁。依据单侧与双侧输卵管积液将患者分为单侧组(n=65)和双侧组(n=54);选取同期在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 襄阳市中心医院体检的60例正常受孕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正常受孕组, 年龄(30.32±2.89)岁, 年龄范围为22~38岁。采集三组患者阴道分泌物、盆腔积液及输卵管积液, 行细菌及支原体培养, 比较三组患者阴道菌群、输卵管积液菌群和盆腔积液菌群, 分析三组患者支原体感染类型, 并行药物敏感性测试, 研究确定药物敏感性变迁。结果三组患者阴道分泌物、输卵管积液及盆腔积液中可均检出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及支原体, 且乳酸杆菌为优势菌, 支原体以UU、CT和人型支原体(MH)为主。三组患者阴道分泌物、输卵管积液和盆腔积液菌群密度集和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电刺激治疗轻中度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性生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诊治的86例轻中度子宫脱垂患者的病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生物电刺激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其对性生活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7.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6.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盆底功能评估测试指标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个月、12个月,观察组患者静息状态肌电值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最大收缩力、持续收缩力和协调能力比治疗前有所提升。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功能评估测试指标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性生活评分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性生活满意度和性高潮满意度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提高,且与对照组患者相同指标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轻中度子宫脱垂患者采取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电刺激治疗,可以促使患者盆底功能恢复,进而改善其性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和谐美满。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预防性护理干预对ICU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ICU室自2016年1~12月收治的222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1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出现肺部感染者有52例(46.85%),平均感染时间为(23.82±4.82)d,对照组患者有80例(72.07%)出现了肺部感染,平均感染时间为为(19.82±3.02)d,相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21%,对照组为27.03%,相对比,P<0.05.结论:给予ICU患者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将肺部感染发生情况降低,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