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对碳酸利多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临床药物动力学及药效学特性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对象为15例实施硬膜外麻醉患者。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方法(FPIA)测定利多卡因血药浓度;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肾素浓度。通过临床观察及测定血浆肾素水平评价药效学;将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研究结果与其盐酸盐进行比较。结果:药物动力学参数:达峰时间,达峰浓度,吸收速率常数及末端相半衰期分别为(0.30±0.04)h,(3.96±1.14)mg·L-1,(10.92±2.36)h-1和(1.95±0.08)h;药效学参数;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及麻醉持续时间分别为(4.38±0.78)min,(8.23±1.84)min和(57.22±10.35)min。结论:碳酸利多卡因吸收速率明显高于其盐酸盐;达峰时间亦快于其盐酸盐;体内消除半衰期与其盐酸盐的消除半衰期接近。临床麻醉杭州起效时间及阻滞完善时间快于盐酸利多卡因。研究结果证明:碳酸利多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起效较快,但体内消除过程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3.
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的比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胸科手术具有创伤大、应激反应强烈、手术时间长、术后疼痛明显等特点。本研究旨在了解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时的麻醉用药量、血液动力学、血糖浓度及肺功能等的变化 ,以供临床参考。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32例ASAⅠ~Ⅱ级择期开胸手术病人 ,男19例 ,女 13例 ,其中肺叶切除术 9例 ,食管癌手术 2 3例。术前均无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疾患。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A组 ,n =16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 (B组 ,n =16 )。麻醉方法 麻醉前 30分钟常规肌注哌替啶 1mg/kg、异丙嗪 0 5mg/kg、阿托品 0 5mg。入室…  相似文献   
4.
湿热交换过滤器预防术中病人低体温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湿热交换过滤器(heat and moisture exchanger and filter,HMEF)预防术中全麻病人低体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期颅脑手术的成年病人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置入直肠温度探测头接Datex Ⅱ型多功能监测仪持续监测体温。观察组(A组)在气管导管与呼吸回路间安置HMEF,对照组(B组)则不放置。将两组间体温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A组在诱导后、术中于术毕体温也有下降,但组间各期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在诱导后60分钟时体温下降最为明显,为2.6℃,与A组(1.4℃)同期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术毕寒战发生率两组间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湿热交换过程过滤器的预防术中低体温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临床手术麻醉 ,评价碳酸利多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持续输注给药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采用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常规剂量加持续输注给药方案 ,对 5 1例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病人 ,观察其临床麻醉效果、血压、心律、心率及连续监测利多卡因血药浓度。结果 5 1例病人麻醉效果基本满意 ,除 1例出现心律失常外 ,余病人的血压、心律、心率均正常 ,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5 1例病人手术过程中共取标本 146份 ,平均 (2 9± 0 5 )份。利多卡因血药浓度为 (3 2 2± 1 48) μg /ml,范围 0 92~ 9 90 μg/ml。其中 5 0 7%标本血药浓度在理论计算值范围内 ,81 5 %在安全有效浓度内。结果表明 ,用此方法给药 ,可获得临床满意的麻醉效果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大部分标本的血药浓度是在安全有效浓度范围内。证明该方案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静脉持续输注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适合CEA的麻醉方法.方法 32例ASAⅡ或Ⅲ级拟在全麻下行CEA患者,依据麻醉维持用药方案不同随机均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组)和异氟醚复合丙泊酚组(Ⅰ组).在相同麻醉诱导方案完成气管插管后,R组以雷米芬太尼0.1~0.2 μg·kg1·min-1联合丙泊酚3~5 mg·kg-1·h-1静脉持续输注;Ⅰ组以1%~3%异氟醚吸入,并静脉持续输注丙泊酚3~5mg·kg-1·h-1.记录切皮时(T1)、颈动脉阻断前(T2)、内膜剥脱时(T3)、阻断开放后(T4)、缝合切口时(T3)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情况及术中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在麻醉诱导前(TA)、领动脉阻断前(TB)、内膜剥脱时(TC)和颈动脉开放后(TD)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检测血糖(Glu),记录pH值和BE的变化.结果 R组患者在各时点HR、SBP的波动均明显小于Ⅰ组(P<0.05);R组高血压、低血压和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以及降压药、升压药和艾司洛尔的使用率明显低于Ⅰ组(P<0.05);两组患者TB、TC、TD时pH、BE均显著低于TA时(P<0.05),Glu显著高于TA时(P<0.05);组间比较,R组患者pH值TC、TD时显著高于Ⅰ组,TC、TD时BE显著高于Ⅰ组,Glu显著低于Ⅰ组(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静脉持续输注在CEA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能明显提高麻醉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妇科术后病人的镇痛疗效及对术后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比较PCEA组和肌注镇痛组病人的镇痛效果,测定术后病人血清皮质醇及血糖浓度.结果:(1)PCEA镇痛效果良好,优于传统肌注镇痛法(P<0.01).(2)术后血清皮质醇和血糖浓度,PCEA组明显低于肌注镇痛组(P<0.05).结论;PCEA对妇科术后病人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能抑制术后机体的应激反应,减轻内分泌变化,有利于加快病人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脊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aesthesia,CSEA)在妇科手术麻醉中的实施情况,以便为扩大该项技术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提供资料.方法:选择择期妇科手术的成年病人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CSEA组(n=30),B组为连续硬膜外组(n=30).麻醉阻滞效果及肌松效果由术者判断,共分四级:优、良、中、差.同种评分法由患者评定术中镇痛情况.结果:A组T_8绝对平面出现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低血压发生例数明显少于B组(P<0.01),A组肌松满意率96.7%;B组初始为70%,二次硬膜外给药后为96.7%.A组所有病人对术中镇痛效果均感满意,B组为9例手术初始有较明显的牵拉感,5例主诉有轻度牵拉感,A、B组病人均无主诉头痛.结论:CSEA可为妇科手术提供非常满意的麻醉效果,技术先进,操作过程简单,易于掌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凯西莱注射液在抗痨治疗中的保肝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2000年至2001年应用凯西莱注射液在肺结核初治配合保肝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1 病例选择及治疗方法 50例肺结核初治住院病例均采取iNH0.3/日、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