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皮肤病学   17篇
综合类   5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西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8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泌尿生殖系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6例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CT和(或)Uu感染引起的NGU组;B组是莫西沙星治疗耐喹诺酮类药物支原体感染所致NGU组.两组均口服莫西沙星400mg,每日1次,疗程12d,并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 A、B组临床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3%、93%,74%、83%.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4%.结论 莫西沙星是一种治疗NGU有效、安全、服用方便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BL21(DE3)/PET┐28作为人IL┐6表达系统的研究(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研究室,北京100005;*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重庆630038狄凯军*向明明刘世广章静波)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具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CTLA4Ig在银屑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 ,PBMCs)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PBMC标本取自 3 3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 2 0名健康献血者 ,利用植物血凝素 (phytohemagglutinin ,PHA)、脂多糖(lipopolyaccharide ,LPS)、金葡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enterotoxinB ,SEB)刺激增殖 ,在加入或未加入CTLA4Ig情况下 ,观察细胞形态并检测 3 H TdR掺入量。结果 显示CTLA4Ig对PHA、LPS有抑制作用 ,并呈剂量依赖关系 ;而CTLA4Ig浓度只有高于 5 μg/ml时 ,对SEB才有抑制作用 ,且可完全抑制。 结论 CTLA4Ig对PHA、LPS、SEB刺激下的银屑病PBMC增殖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但反应模式不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以2010年1月1日至9月30日,对临床确诊为CU的535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录入EpiData数据库,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到有效问卷535例,其中男性204例,女性331例,年龄(34.4±1...  相似文献   
5.
副肿瘤性天疱疮1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报告1例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男,50岁。反复口腔黏膜糜烂,全身有皮损、瘙痒,伴淋巴结增大1个月余。依据病史、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改变,确诊为副肿瘤性天疱疮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6.
报告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予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后并发腹膜炎2例。例1行剖腹探查术后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例2给予抗感染、糖皮质激素、抗凝等治疗后症状缓解。对伴腹水、低蛋白血症的SLE行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并发的腹膜炎,应以保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7.
严重Fournier坏疽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告1例严重Fournier坏宜,患者男,50岁,外阴红肿,水疱,疼痛,并迅速溃烂,形成溃疡,累及肛周,会阴及阴囊,皮损面积约占体表面积的3%,多次脓液细菌培养均为大肠埃希菌生长,厌氧菌培养阴性,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皮肤慢性炎症伴局部组织坏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的组胺释放活性。方法通过分离人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进行体外组胺释放实验,测定组胺释放率。将患者血清用MicroconYM-100超滤膜,分成Mr>100000部分和Mr<100000部分,以及56℃加热去补体等处理后,比较不同条件下血清组胺释放活性。结果15例PACU患者全血清组的组胺释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Mr>100000组与全血清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Mr<100000组和去补体组与全血清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ACU患者全血清组,有9例组胺释放率>15%,阳性率为60%;Mr>100000组有8例阳性,阳性率为53.33%;Mr<100000组无1例阳性;去补体组有1例阳性,阳性率为6.67%。结论部分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存在组胺释放活性,这种活性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0,且依赖补体的参与。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39岁,全身皮肤反复出现丘疹,结节伴轻度瘙痒12年,患者于1990年始额部出现少量散在斑丘疹伴轻微瘙痒,其后2年面部、躯干及四肢伸侧出现皮色或淡红色丘疹、结节、皮疹从米粒至蚕豆大小不等,部分皮疹可在半年至2年左右消退,局部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斑。皮疹自发消退与新发交替出现现。曾在国内多家医院诊治,曾诊断为血  相似文献   
10.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34岁.因全身丘疹30年伴额部斑块1年余,于2011年5月21日至我院就诊.患者于30年前无明显诱因,全身出现散在的红色斑丘疹,并逐渐扩大,不能自行消退.近一年来额面部出现结节,并逐渐增大,破溃结痂不能愈合.患者未正规就诊及治疗,外用各种药物(具体不详)治疗效果不佳.有乙肝病史,职业为农民,经常日晒.父母非近亲结婚,患者系足月顺产,家族中无类似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