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花都区伤寒流行趋势和规律,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花都区1990~2004年伤寒发病资料进行特点与趋势分析。结果年均发病率为3.18/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性别比例1.8∶1;人群分布以农民发病数最高,占病例总数36.69%;发病呈持续下降趋势,近3年来达历史低水平。结论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花都区伤寒防治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花都区麻疹流行态势,为制定消灭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xcel和spss软件统计分析花都区麻疹疫情,并对报告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花都区2006~2008年麻疹发病559例,疫情有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分布于流动人口聚集的城乡结合地带,季节以4~8月为高峰,病例多为外来流动人口,多数病例无免疫史或不详。结论花都区麻疹疫情上升原因主要是流动人口流入造成麻疹免疫屏障薄弱,提示要加强免疫规划管理,提高人群的麻疹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4年花都区华明小学麻疹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方法对华明小学麻疹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年华明小学麻疹罹患率为8.66%,占全区总发病数29.48%,经临床诊断、ELISA方法检测、流行病学分析,符合麻疹诊断标准。结论早期发现和报告病例,及时采取应急接种和综合防治措施可及时控制流行。加强外来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是预防控制麻疹暴发流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和分析丝虫病的防治方法和效果,探讨消灭丝虫病的有效途径。方法: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花都区丝虫病的流行趋势、防治措施、防治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60年代调查花都丝虫病流行区平均微丝蚴率为7.47%,传播媒介为致倦库蚊。经过反复查治,1980年流行区人群微丝蚴率降至0.04%,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此后进行20多年的流行病监测,人群和蚊媒均未发现丝虫感染。1995年经省卫生厅审评,确认花都区已阻断丝虫病的传播,达到部颁消灭丝虫病标准。结论:花都区丝虫病防治在科学决策指导下,进行了传播媒介、治疗方法、防治策略及技术措施的一系列研究,确定以针对传染源为主导的防治策略及措施,使花都区丝虫病流行趋于终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花都区人间布病流行分布情况,为今后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辖内受布病威胁的重点人群进行布鲁氏菌病监测。结果 1992—2004年布病监测血清学共检测1559人,阳性2人,阳性率0.13%。阳性者为男性,职业为兽医,感染年龄在20~30岁。结论通过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有效地控制了人间布病的发生。但仍要长期进行人间布病监测及畜间布病检疫净化工作,才能巩固布病达标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花都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方法 收集2004年体检对象相关资料和血清标本,进行丙氨酸转氨酶(ALT)、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和肠道致病菌的检测。结果 2004年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中检测结果异常率为9.03%;其中HBsAg阳性人数占检测结果异常者的85.89%。结论 花都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检测结果异常中以HBsAg阳性占首位,应加强对易感人群的乙肝预防健康教育及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广州市花都区麻疹和风疹疑似病例的血清学检测情况,分析麻疹、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麻疹、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2010-2015年期间广州市花都区684名麻疹、风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进行IgM抗体检测,比较不同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和时间(月份、年度)阳性麻疹和风疹抗体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麻疹抗体阳性281人(阳性率41.1%),风疹抗体阳性40人(阳性率5.84%).血清检测麻疹阳性检出率均与年龄(x2=23.82,P=0.00),年度发病月份(x2=40.40,P=0.00)和2010-2015发病率(x2=87.91,P=0.00)差异有统计学差异.风疹检测麻疹阳性检出率显示出年龄(x2=20.07,P=0.01)的差异.结论 麻疹和风疹的发病均存在年龄差异,麻疹主要集中于0~2岁的婴儿或幼儿,风疹主要集中于7~20岁的学龄儿童或青年.麻疹的发病呈现出明显的时间特征,2014年麻疹和风疹抗体阳性率明显回升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2008年广州市花都区乙型肝炎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市花都区人群乙型肝炎的感染率、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为该区评价和制定乙肝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样本人群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结果 .结果 共调查1~59岁人群419人,HBsAg总携带率为9.1%,将调查人群分为1~岁、7~岁、17-59岁3个年龄组,结果 3组的HBsAg携带率分别为2.2%、1.9%、15.0%,HBsAg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高而增高,不同年龄组HBsAg携带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的阳性携带率分别是8.9%和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HBs总阳性率为66.3%,各年龄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2.0%、60.2%、63.0%,不同年龄组抗-HBs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地区HBsAg携带率、抗-HB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M全阴率男女性分别为46.9%和5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M全阴率在各年龄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下降.结论 花都区自1992年实行新生儿乙肝疫苗大规模接种以来,乙肝发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花都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方法收集2004年体检对象相关资料和血清标本,进行丙氨酸转氨酶(ALT)、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和肠道致病菌的检测。结果2004年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中检测结果异常率为9.03%;其中HBsAg阳性人数占检测结果异常者的85.89%。结论花都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检测结果异常中以HBsAg阳性占首位,应加强对易感人群的乙肝预防健康教育及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州市花都区吸毒人群HIV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从而有目的地开展干预工作。方法:对2005年1-11月在花都区强制戒毒所戒毒443名吸毒人员进行血清HIV抗体检测,同时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每名监测对象的人口学和行为学资料,采用SPSS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花都区吸毒人群的HIV感染率为4.51%,本地吸毒人群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外来人口吸毒人群(P<0.05),有共用针具吸毒者的感染率显著高于无针具共用史者(P<0.05)。结论:花都区吸毒人员的HIV感染率上升较大;吸毒人群中存在共用针具的危险因素;建议在吸毒人群中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尽快推广美沙酮替代疗法等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