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4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 探讨常见光接触过敏原与黄褐斑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依循英国光学皮肤病研究组推荐的光斑贴试验操作步骤,从国家化妆品光感性皮炎诊断标准(GB17149.6-1997)、国家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GB17149.2-1997)及国家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GBZ18-2002)中筛选出20种常见过敏原。对50例黄褐斑患者及30例正常人对照进行光斑贴试验。结果 50例黄褐斑患者中光斑贴试验阳性24例占48.0%,30例正常人对照中光斑贴试验阳性7例占23.33%,黄褐斑患者光斑贴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黄褐斑患者光斑贴试验阳性率高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活化抗原CD69和HLA-DR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和皮损中的表达变化。 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CD3+T细胞中CD69和HLA-DR的表达,同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5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皮损组织中HLA-DR的表达并进行对比。两组统计学分析采用双侧t检验。 结果 CD69和HLA-DR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70 ± 1.90)%、(8.97 ± 1.79)%,比健康对照组[(1.56 ± 0.95)%、(3.02 ± 1.15)%]明显升高(均P < 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CD3+HLA-DR+细胞百分比与银屑病皮损和严重程度评分指数(PASI)评分呈正相关(r = 0.5626,P < 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真皮中HLA-DR表达升高,但表皮中HLA-DR表达降低(均P < 0.05),HLA-DR在健康人主要分布在血管周围,而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则广泛表达于真皮组织。 结论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及皮损中的炎症细胞存在异常活化,外周血CD3+HLA-DR+细胞与疾病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 mediate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治疗乳房外Paget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乳房外Paget病患者进行ALA-PDT治疗,每2周1次,连续治疗5次。3个月内每2周随防1次,3个月后每月随访1次,随访时间6个月~1年。结果:3例患者经过5次治疗后完全缓解;5例患者部分缓解,其中3例患者肿瘤明显缩小后,给予手术治疗,效果良好;2例患者无反应,但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结论:ALA-PDT是一种疗效好、复发率低、无创伤性的治疗乳房外Paget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黄褐斑的发病与加重和日光暴晒有关,并具有夏重冬轻的特点.近年来研究发现,紫外线的直接作用及间接分子调节能增加皮肤黑素的生成,并且紫外线还可以通过促进自南基的生成而间接产生色斑.多种线索表明,紫外线与黄褐斑的发病存在联系,一般可见光引起的慢性光接触过敏可能也与黄褐斑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 mediate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治疗头面部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5例头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进行ALA-PDT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5次。3个月内,每2周随访1次;3个月后,每个月随访1次。结果 经过5次ALA-PDT治疗后,25例患者中,18例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3例无效果。浅表型基底细胞癌治疗效果最好,完全缓解率达90%。随访6~19个月,18例完全缓解患者中2例复发,复发率11.1%。结论 ALA-PDT是一种临床疗效好,复发率低,无创伤性的治疗头面部基底细胞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定上海地区甲真菌病的致病菌种。方法:对本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直接镜检阳性的400例甲真菌病患者的甲标本做真菌分离培养和分析。结果:分离出致病真菌233株,其中皮肤癣菌120株(红色毛癣菌104株,须癣毛癣菌10株,犬小孢子菌3株,絮状表皮癣菌3株),酵母菌68株,非皮肤癣菌11株(曲霉6株,青霉5株),其余为丝状真菌。结论:上海地区甲真菌病的致病真菌以皮肤癣菌为主,酵母菌中非白念珠菌占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mediate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和二氧化碳(CO_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皮肤科2010年4月至2010年12月就治的111例尖锐湿疣患者分为3组,第一组为特殊部位(尿道口、系带或宫颈部位)的疣体患者,共17例,单用ALA-PDT治疗;余9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分别采用ALA-PDT联合CO_2激光治疗和单一CO_2激光治疗。ALA-PDT每周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CO_2激光治疗根据疣体大小一次或分次清除疣体。3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每1、2、3个月分别电话随访一次。结果单用ALA-PDT组一个疗程结束后的清除率为93.4%(16/17),3个月后总复发率为11.8%(2/17)。联合治疗组和CO_3激光单一治疗组3个月后的总复发率分别为14.9%(7/47)和55.3%(2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857,P〈0.001)。结论ALA-PDT联合CO_2激光治疗CA疗效确切,复发率低;ALA-PDT可有效治疗特殊部位的疣体,临床适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