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13例葡萄膜炎患者血清中SIL-2R的含量,结果表明:病人组sIL-2R为290.2±167.4u/ml,对照组为184±21u/ml,二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葡萄膜炎患者血清中sIL-2R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说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与sIL-2R有密切关系。该结果提示sIL-2R可能是通过阻断IL-2的活性,抑制IL-2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造成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从而导致葡萄膜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2.
尖锐湿疣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研究冯永山,梁再赋,白兆震(第一临床学院皮肤科)关键词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尖锐湿疣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其发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1]。本病有转化为恶性肿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Th17细胞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CD4^+T细胞新亚型,并与银屑病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Th17细胞主要通过IL-23/Th17细胞轴引起并加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慢性免疫性炎症,由Th17细胞产生的IL-22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Th17细胞是如何由外周组织迁移到真皮层?Th17细胞与银屑病的发生和加重有何关系?了解Th17细胞分化所需要的特殊转录因子、表面表达分子、分泌的细胞因子对进一步认识银屑病免疫病理过程及发现潜在治疗靶点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4.
5.
冯永山 《黑龙江医药》2010,23(4):575-575
扬州大学医学院1997年在全国医学院校中首先开设了皮肤性病防治本科专业,使我校成为目前全国为数不多的开办培养皮肤性病专业本科人才的医学院校。该专业在教学安排上除了普通临床医学本科课程外,重点加强了皮肤病学、性病学和皮肤性病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其中皮肤性病学实验课程的开设更为国内首创。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单克隆抗体研究了白塞氏病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人相比,白塞氏病患者外周血中OKT3阳性细胞和Ia阳性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Leu3a阳性细胞比例减少,Leu2a阳性细胞比例增加,Leu3a/Leu2a比值明显下降.另外还比较了活动期与静止期、完全型与不全型病人之间T细胞亚群的变化,但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某些儿童眼部疾病被误诊为弱视的原因。方法回顾26例误诊弱视病例并对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局部原因以眼部的先天性疾病为主,少数病人因颅内病变引起。结论弱视诊断,要排除器质性病变及颅内病变。  相似文献   
8.
患儿,女,7.5个月,诉左眼内发现白色线虫2d,于2010年9月就诊于我院.1个月前发现患儿经常擦揉左眼,2d前母亲在哺乳时发现左眼有小白虫在角膜上蠕动,欲白行取出未成功,遂来医院就诊.检查:双眼结膜未见充血,角膜及结膜表面未见线虫,翻开上下眼睑,于结膜囊处也未见线虫,眼前节及眼底未见异常.局部点0.5%丙美卡因麻醉药物2 min后,发现左眼有白色线虫游出,用蘸有生理盐水棉签先后连续取出白色线虫.虫体长度在6~18 mm,宽0.3~0.8 mm,呈乳白色、半透明,为两头尖线状虫.右眼未发现线虫,该白色线虫经扬州大学兽医学院鉴定为"结膜吸吮线虫"诊断:左眼结膜吸吮线虫病.左眼给予托百士眼药水3次/d点滴,于 26 d后左眼又取出1条吸吮线虫.观察3个月左眼未再发现虫体出现.  相似文献   
9.
我们于1993年1月~1995年1月用槐花牌维肤膏(湖南天龙医药化工公司研制)治疗面部炎性皮肤病100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病例为我院门诊患者,共100例,包括接触性皮炎、湿疹、脂溢性皮炎、寻常痤疮、红斑痤疮。男43例,女57例,年龄1月~38岁,病程2天~5年。皮损仅有红斑、丘疹或鳞屑,无明显渗出、肿胀及破溃。治疗方法 温水清洗面部后,每日涂药2~3次,用药7、14天分别观察皮疹情况,2周为1疗程。在此期间不用其它药物。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为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显效为症状消失,皮损消失60%以上。好转为症状减轻,皮损消退30%以上。无效为连续用…  相似文献   
10.
尖锐湿疣与细胞免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尖锐湿疣(CA)又称生殖器疣或性病疣,是由某些类型的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皮肤粘膜良性增生性疾病。该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而传播,已被公认为我国目前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本病与生殖器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1尖锐湿疣的临床基础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