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冯姣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9):17-18
以化学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环境教育、道德行为习惯教育4方面为突破口,探索化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14岁。因双小腿片状白斑1年,进行性加重4个月于2011年8月来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右胫前局部皮肤变白,无瘙痒、疼痛或其他不适,皮疹发生前无其他皮肤病史,皮疹一直较局限,未诊治。4个月前双小腿出现散在横向紫红色条纹,逐渐增多,条纹部位皮肤迅速变白,并随着条纹的增多,白斑逐渐增多扩大,遂来就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近年来抗生素及免疫抑制药物滥用、器官移植等使得真菌感染的发生率逐渐增高。自然环境恶化也成为危险因素,其中包括紫外线照射。文中构建模拟日光照射导致皮肤光损伤动物模型及光损伤后须癣毛癣菌感染动物模型,研究模拟日光照射剂量与须癣毛癣菌感染情况的关系。方法利用SUV-1000日光紫外线模拟器照射豚鼠背部皮肤,测出其最小红斑量(minimal erythema dose,MED)。将实验豚鼠分为5组,第1、2、3、4组分别以0MED、0.5MED、1MED、4MED连续3 d照射其背部皮肤。照射完成后次日,将预先制备的须癣毛癣菌悬液均匀涂抹于照射部位皮肤,第5组为空白对照组,脱毛后不进行照射,背部涂抹等渗盐水以作对照。通过皮肤真菌镜检、培养和组织病理方法验证感染结果,给予感染后皮损评分,观察时间为4周。结果豚鼠背部皮肤模拟日光平均MED总剂量为1552 mJ/cm2,其中紫外线B(ultraviolet B,UVB)122mJ/cm2,相应紫外线B(ultraviolet A,UVA)1430mJ/cm2。模拟日光照射后第4组皮肤红斑反应最明显,第3组红斑程度较轻,第1、2组未见红斑。第1、2、3、4组豚鼠照射后真菌感染均成功,阳性率100%。第4组与1、2组皮损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MED的模拟日光照射后,豚鼠皮肤可发生日晒红斑反应;模拟日光照射剂量对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无影响,但对真菌感染后皮肤损害的严重程度及皮损自愈有显著影响。为模拟紫外线照射对皮肤真菌感染的形成作用机制研究成功建模。  相似文献   
4.
<正>1病历资料患儿,男,7岁。因右侧阴囊旁紫红色结节逐渐增大34 d,于我院皮肤科就诊。患儿今年5月无意中发现右侧阴囊部有一孤立圆形淡紫红色黄豆大小肿块,无明显自觉症状。在当地医院行肿块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以绿色荧光蛋白eGFP为报告基因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为后续致病真菌功能基因的eGFP融合基因过表达作铺垫。方法:利用In-Fusion系统构建eGFP的表达载体PPICZαB-eGFP,氯化锂转化毕赤酵母X33,通过含Zeocin(100μg/mL)抗性的YPD培养基筛选,将得到的菌落X33-eGFP以引物3'-AOX/5'-AOX及eGFP-F/eGFP-R进行PCR,产物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序验证eGFP片段是否成功插入,最后甲醛诱导表达。结果:以X33-eGFP为模板的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片段eGFP成功插入至载体中,测序验证无突变。经甲醛诱导后的毕赤酵母X33-eGFP在蓝色荧光激发下,可观察到发出绿色荧光。结论:成功建立了毕赤酵母X33-eGFP,且证明了eGFP片段可以在毕赤酵母AOX启动子中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确定不同氧含量对新生隐球菌形态学的影响.方法:以厌氧、微需氧和二氧化碳产气袋建立不同氧含量培养条件,以大气条件为正常氧含量培养条件,在酵母膏胨葡萄糖培养基(YPD)、YES培养基、多巴和咖啡酸等培养基在37℃下培养3d至7d后,观察不同氧含量培养条件下新生隐球菌形态和产黑素情况.结果:厌氧条件下所有受试菌株的菌落直径明显减小(P<0.05),且不产生黑素.结论:新生隐球菌可在厌氧条件下生长.氧含量下降(<21%)抑制新生隐球菌的生长及黑素形成,不同菌株对氧含量变化的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16岁,因右大腿外侧红斑伴灰黄色痂皮40 d于2011年9月23日来我院就诊.患者40 d前无明显诱因右大腿外侧出现一分币大小红斑,无明显瘙痒,后皮损逐渐扩大,并伴少量渗出,20 d前出现点状结痂,呈黄色,痂皮逐渐增多,无破溃,未曾诊治.患者2个月前曾行人工流产术,1个月前本院肾内科确诊为红斑狼疮肾病,正在预约住院中,未行特殊治疗,无其他特殊病史及治疗史.无猫、犬等宠物接触史,家中及四邻无类似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真菌病流行病学特点如发病年龄、临床形态学分型、易感因素,以及致病菌谱状况。方法对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328例甲真菌病的病甲进行拍照和真菌检查(包括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并对所有真菌检查阳性患者进行临床形态学分型,其中113例填写调查问卷调查易感因素。结果 328例甲真菌病统计结果显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45∶1,最主要的发病年龄为20~29岁(35.7%)。370例指甲及趾甲的临床形态学分型中最常见的是远端侧缘甲下型(51.4%),其次为全甲毁损型(24.3%),白色浅表型(18.6%),近端甲下型(5.7%)。196例甲标本培养阳性结果中皮肤癣菌最常见(82.7%),其次为念珠菌属(11.2%)和非皮肤癣菌的霉菌(6.1%)如曲霉属、青霉属、镰刀菌属等。皮肤癣菌中最常见的是红色毛癣菌,其次须癣毛癣菌。念珠菌属中最常见的是白念珠菌。113例经调查显示易感因素为家族性感染(11.5%),慢性肾病(4.4%)及肾移植(0.9%),糖尿病(1.8%),甲外伤(1.8%),白血病(0.9%)和特发性血小板较少性紫癜(0.9%)。结论临床通过对甲真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菌种分布等情况进行了解,可指导临床治疗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临床资料患者,男,41岁。因全身对称性角化性丘疹、结节伴瘙痒6年,于2011年11月来我院就诊。6年前患者在工厂做工接触纸箱后躯干、四肢出现对称性角化性丘疹,伴瘙痒,病情逐渐加重,皮损范围扩大。曾于当地多家医院就诊,给予口服、外用药物(具体不详)治疗,瘙痒有所缓解,但每年7、8月份加重;近3年来患者在皮具厂做压膜工作后,瘙痒更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