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分析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自动采集程序(Auto PBSC程序)与半自动采集程序(MNC程序)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中的效果及影响因素。109例采集按对象不同分为自体患者组(患者)和异基因供者组(供者),通过对采集物中干细胞数量与质量及采集程序特点的比较,对两种采集程序在两组中的采集结果及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全血处理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患者组和供者组两种程序采集物中MNC%与CD34^+%、CD34^+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MNC程序比较,Auto PBSC程序采集物中血小板混入少,采集物体积小,但抗凝剂用量多,采集时间长(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组两种程序采集物中MNC数(r=0.314,P=0.015)、CD34^+细胞数(r=0.922,P=0.000)与采集前对应参数呈正相关,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与WBC数(r=0.369,P=0.004)及MNC数(r=0.495,P=0.000)呈正相关;供者组Auto PBSC程序采集物中MNC数与采集前呈正相关(r=0.896,P=0.000),MNC程序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与采集前呈正相关(r=0.666,P=0.000)。患者组Auto PBSC程序采集物中MNC数与CD34^+细胞数在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在年龄40岁以下的患者显著高于年龄在40岁以上的患者(P〈0.05),而MNC程序年龄在40岁以上患者采集的CD34^+细胞数显著高于年龄40岁以下患者(P〈0.05)。供者组仅MNC程序采集物中MNC数与CD34^+细胞数在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结论:在全血处理量相同时,自体患者和异基因供者PBSC采集中两种程序收获的MNC纯度与CD34^+细胞纯度及浓度高度一致,但自体患者PBSC采集结果受年龄与性别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免疫表型在慢性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诊断及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采用系列相关单克隆抗体和三色流式细胞术对37例慢性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37例B-CLL患者中大部分表达CD5、CD19、CD20、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有部分表达CD22、cyCD79a、CD38、zeta链相关蛋白70(ZAP-70),极少表达CD7、CD13,不表达CD3、CD14、CD34。B-CLL患者ZAP-70表达的阳性率为13.5%,其中Binet A期患者有3.8%(1/26)表达ZAP-70,Binet B+C期患者有36.4%(4/11)表达ZAP-70,ZAP-70在Binet A期和Binet B+C期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B-CL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对于诊断及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ZAP-70可作为B-CLL有效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3.
泰能(美国默沙东药厂)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它抗G~ 、G~-需氧菌、也抗厌氧菌、是个广谱抗生素。近年来我们使用泰能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合并严重感染3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本组观察30例均为住院患者,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38.9岁(14~63岁)。均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定为合并严重感染,高热并能除外其它非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福建地区HLA-B15组等位基因的分布特点,探讨其可能对临床供者选择的影响。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引物(PCR-SSP)方法,从已分型的300例供者中选出低分辨率结果为B*15的样本进行高分辨率分型。结果共检出6种HLA-B15的等位基因,分属于4种血清学特异性。结论福建人群B*15基因组中B*1501占优势,其次为B*1502。为选择最适供者,建议临床配型中采用高分辨率基因分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小剂量环孢素预防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观察 30例采用小剂量环孢素预防GVHD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小剂量环孢素的用法 :2~ 3mg/ (kg·d) ,静脉注射 ,移植前 1天~移植后 10天 ,此时患者能口服时改为 6mg/ (kg·d)口服 ,10周后按每周 5 %量递减 ,直至移植后 183天。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造血重建 ,仅有 1例发生Ⅰ度急性GVHD ,3例出现慢性GVHD ,经治疗后均缓解。小剂量环孢素的副作用少而轻。结论 :小剂量环孢素在预防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GVHD疗效可靠 ,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相关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相关并发症及其治疗。方法 研究30例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预处理方案包括马利兰、环磷酰胺和阿糖胞苷.结果 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活的中位时间分别为 14d(10~19d)和 13d(9~24d);30例中4例(13.3%)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均为Ⅰ~Ⅱ度;9例(30%)出现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5例发生出血性膀胱炎(占16.7%),3例出现间质性肺炎(10%);发生口腔黏膜炎13例(43.3%);无1例发生肝静脉闭塞综合征和癫痫样抽搐。随访中位时间366d(170~1600d).复发3例(10.0%)。死于移植相关并发症1例(3.3%).结论 以马利兰、环磷酰胺、阿糖胞苷组成的BCA预处理方案毒性低.相关并发症少,安全有效,易于实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ABMSCT)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方法患者为SLE迁延不愈并伴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采集自体骨髓造血干细胞,预处理用环磷酰胺(CTX)2.4 g静滴连用2天,依托泊苷(VP-16)0.4 g/m2d1,0.5 g/m2d2(即依据病人体表面积第1天用0.4 g/m2,第2天用0.5 g/m2),预处理后回输自体骨髓悬液。用惠尔血(rhG-CSF)刺激粒细胞的恢复,观察ABMSCT前后临床表现和免疫学指标的变化。结果ABM-SCT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血象各指标恢复正常。结论ABMSCT对SLE有较好的疗效,远期疗效还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治疗前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在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入选标准的389例初治DLBCL患者治疗前血浆Fib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治疗前血浆Fib截断值,按截断值将患者分为Fib高水平组(245例)和Fib低水平...  相似文献   
9.
34例急性白血病并发颅内出血死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所于1995年6月-1997年6月急性白血病死亡80例,其中 并发颅内血死亡34例。并发颅内出血的原因有严重的血小板减少,高白细胞血症,DIC等,以早期死亡的病例现为著。并发颅内出血的有关因素有FAB分型,病情与病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出血性膀胱炎(Hemorrhagic Cystitis,HC)的诊断及防治。方法: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54例,恶性淋巴瘤8例共62例患。预处理方案中均含有大剂量环磷酰胺。HC的预防包括水化、碱化尿液,静脉用前列腺素E1(PGE1),部分患使用巯乙磺酸钠(美司钠)等。结果:发生HC9例(占14.5%),其中7例在应用大剂量环磷酰胺后2-4天发生,其余2例发生在移植后10天以上,血尿持续时间为3-26天,经治疗均痊愈。结论:HC的治疗以颈为主,防治结合。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只要积极采取预防措施,HC能被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