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03年3月以来,我们采用LHH-500IVB型半导体激光配合口服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56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们采用YLC-A音乐电磁治疗仪治疗嵌顿性输尿管结石2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例1,男,50岁。腰腹呈持续性疼痛2d,痛苦面容。查体:腹平软,左侧腹部轻度压痛,肉眼血尿。腹部平片示左侧输尿管中段有0.6cm×0.5cm卵圆型结石。例2,女,75岁。腹部绞痛4d,急性病容。发热、恶心、呕吐、冷汗,伴尿急、尿频。查体:左侧腹部压痛明显。肉眼血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组高效抗肿瘤抗病毒蛋白注射液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安全性及初步疗效观察.方法 符合入组条件的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受试者随机分为10μg连续给药、10μg隔日给药及20μg隔日给药3个组别,均为肌内注射.研究期间定期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心电图及实验室安全指标以及HBV DNA和乙肝5项等疗效指标检查,评价其安全性及初步疗效.结果 3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第1组100.00%(44例次/8例)、第2组83.33%(17例次/5例)、第3组100.00%(82例次/10例),其中判定与药物相关的均为干扰素应用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大部分未采取措施自行缓解,或经对症支持治疗后恢复/缓解.仅1例受试者因不良事件而导致脱落.治疗结束时3组受试者血清HBV DNA水平下降≥2log10的比例分别为:14.29%、0和30.00%,ALT复常率分别为14.29%、33.33%和20.00%.没有出现e抗原的阴转.结论 不同剂量(10、20μg)重组高效抗肿瘤抗病毒蛋白注射液连续肌内注射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在短时间内可以降低HBV DNA载量及促进ALT复常,而且疗效与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离提纯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鉴定。方法剥去38~40周孕妇剖腹产术后羊膜,用消化酶消化后制备人羊膜间充质细胞(hAMCs)悬浮液。利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从hAMCs中分离提纯干细胞(hAMC-SP细胞),并对于细胞抗原进行鉴定。结果从hAMCs中分离的hAMC-SP细胞,约占AMCs总数的0.3%。传代培养4~10代后的hAMC-SP细胞表达Nestin、Vimentin、整合素家属成员(CD49b、CD49c、CD49d、CD49e)、CD9、CD13、CD19、CD29、CD44、CD46、CD51、CD59、CD166及干细胞相关的Oct-3/4抗原。HLA-ABC、TRA-1-81及SSEA-4为弱表达;相反CD34、CD45、CD117、CD56、CD90、CD105、CD106、CD133、Fit-1、Musashi 1及HLA-DR无阳性结果,同样TRA-1-60及SSEA-3也表达阴性。体外转化实验表示hAMC-SP细胞在琼脂糖培养基上不形成细胞集落,但阳性对照组的HepG2形成多数细胞集落。结论hAMC-SP细胞表面标记符合骨髓及脂肪间充质等来源的干细胞特点;hAMC-SP细胞迅速而稳定扩增,无致瘤性。由于来源充足,hAMC-SP细胞在消除HLA-ABC阳性细胞亚群下,同种异体移植在内的广泛的再生医学领域中能成为理想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5.
目前自体表皮移植是治疗白癜风较理想的方法 ,其手术方法、术后包扎与一般的外科手术不同 ,除磨削白癜风皮损和移植皮片技术外 ,重要的是掌握加压包扎的技术 ,以能获得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的效果。 1998年以来我院用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 2 98例 ,现将加压包扎技巧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98例中男 15 2例 ,女 14 6例 ,4~ 4 6岁。患者病情稳定 ,白斑在半年内无明显增多 ,术前 3个月内局部未使用任何外用药物 ,皮损位于面部 76例 ,颈部 4 7例 ,四肢 5 8例 ,手部 6 5例 ,躯干 5 2例。1 2 方法 采用神思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电网在高钾血症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26例心电I羽检查中有高钾血症表现的患者,结合化验室血清钾的含量来分析。结果:26例中有24例血清钾升高。心电图改变与血钾浓度密切相关,18例出现T波变尖,基底部变窄,波顶尖呈“帐篷状”T波。5例QRs波增宽、P波与R波电压降低、S波增深。2例出现窦室传导,1例出现室扑。结论:心电图对高血钾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临床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C)的分离培养方法及探讨其在再生医学中的潜在应用性。方法取38~40周孕妇剖宫产术后人羊膜,用多种酶消化法制备hAMC悬浮液,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探讨其多分化潜能如hAMC的神经及肝脏发生相关蛋白的表达;荧光激活细胞仪分离法(FACS)检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家族分子,同时探讨其致瘤性。结果从人羊膜中分离出高纯度hAMC,并摸索出其最适合的培养条件;细胞成细长梭形或星形,胞质丰富,细胞核呈圆形,1~3个核仁,易贴壁,生长繁殖快,在体外可连续培养20代以上。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神经发生相关蛋白(Musashi-1、Nestin、Vimentin)阳性及肝脏发生相关蛋白[Flt-1、Integrinβ1、HNF(3β、4α、1α)、C/EBPα、Albumin、AAT]等阳性;人MHC ClassⅡ阴性,人MHC ClassⅠ弱阳性;癌化实验显示hAMC无致瘤性。结论人羊膜中分离提纯的hAMC中至少包含向神经及肝脏细胞分化的干细胞样的细胞群,具有低免疫原性、无致瘤性等特点。这些结果支持hAMC作为新的、安全的细胞来源可用于再生医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人羊膜间充质细胞(hAMC)的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探讨。方法:取38~40周孕妇剖腹产术后羊膜,用多种酶消化分离提纯hAMC ,观察其体外生长的特征和形态学;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hAMC的神经及肝脏发生相关蛋白的表达;同时探讨其致瘤性。结果:从羊膜中分离出高纯度hAMC ,并摸索出其最适合的培养条件;细胞成细长梭形或星形,胞质丰富,细胞核呈圆形,1~3个核仁,易贴壁,生长繁殖快,在体外可连续培养10代以上。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神经发生相关蛋白(Musashi‐1、Nestin、Vimentin)阳性以及肝脏发生相关蛋白[Flt‐1、In‐tegrinβ1、HNF(3β、4α、1α)、C/EBPα、Albumin、AAT ]等阳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Human M HC Class Ⅱ)阴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Human M HC Class Ⅰ)弱阳性;癌化实验显示hAMC无致瘤性。结论:羊膜中分离提纯的hAMC为一种具备多分化潜能的干细胞,至少可分化为神经及肝脏细胞。hAMC具有低免疫源性、无致瘤性等特点,为再生医学研究提供新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北京地区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监测结果及临床特点分析,进而提出治疗感染性腹泻的方法,避免抗生素的过度使用。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地区肠道门诊1 500例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按照国家行业标准进行常见的肠道病原菌检测,对病原菌的致病时间、致病人群、病例血清类型进行重点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调查患者的药敏结果。结果 1 500例标本中分离出470株致病菌,阳性率为31.33%;其中检出最多的病原菌为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分别占49.35%和17.23%;不同年龄组间的病原菌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7-9月病原菌的检出率较高,药敏分析发现,各种病菌普遍对头孢西丁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敏感。结论北京地区的感染性腹泻病原菌主要为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各致病菌的耐药性有差异,应加强检查。  相似文献   
10.
内质网及氧化应激在大鼠慢性肝损伤中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氧化应激指标在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慢性肝损伤中的变化。方法四氯化碳制备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通过测定大鼠血清ALT、AST水平,采用HE染色和TUNEL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和肝细胞凋亡改变,评价成模效果。检测大鼠肝脏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GRP94、血红素加氧酶(HO)-1 mRNA表达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变化。结果四氯化碳成功诱导了大鼠慢性肝损伤,与对照组相比,大鼠肝脏GRP78、GRP94、HO—1的表达量、MDA含量均明显增加,SOD活性、还原型GSH显著降低。结论四氯化碳诱导大鼠慢性肝损伤时,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加,氧化应激指标亦发生改变,表明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共同参与了大鼠慢性肝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