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57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7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皮下血管网岛状皮瓣抗菌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用于感染创面的可行性,在家猪臀部两侧分别形成以旋髂深血管主干分支为蒂的传统岛状皮瓣和远侧50%修薄的真皮下血管网岛状皮瓣。用细菌计数、吖啶橙荧光染色测定白细胞吞噬指数和白细胞内杀菌率,应用激光多普勒、墨汁灌注、透明标本等方法,对两种皮瓣的抗菌力作自身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真皮下血管网岛状皮瓣的抗菌力明显降低,可能与皮瓣修薄后血供减少,白细胞功能相应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
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脾细胞IL—2及IFN—γ动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观察8wk龄C57BL/6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不同时期脾细胞经SEA或ConA刺激,体外诱生的IL-2和IFN-γ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两种细胞因子活性均在感染后第4-6wk开始上升,第6—8wk达高峰,第12—14wk恢复至感染前水平。IFN-γ高峰时间略先于IL-2。非特异性刺激原诱生组和特异性刺激原诱生组各阶段细胞因子活性动态基本一致,前组活性高于后组。提示IFN-γ与IL-2活性与血吸虫卵肉芽肿的诱导、成熟与维持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脊椎血管瘤手术后复发放射治疗疗效观察(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脊椎血管瘤手术后复发放射治疗疗效和适宜剂量。方法 1968—1992年间共收治手术后复发的有症状的脊椎血管瘤6例,中位年龄28岁。病灶在胸椎5例,腰椎1例。4例有病灶局部疼痛合并不完全性截瘫,2例为局部疼痛合并下肢麻木无力。采用^60Co和8MV—X线照射治疗,总剂量范围30-60Gy,平均40Gy。结果 所有接受放疗的患均获得良好的远期效果,4例不完全截瘫患中3例基本恢复,1例完全恢复,另外2例原有的下肢麻木症状消失,但影像学检查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放射治疗对手术后复发的脊椎血管瘤是安全有效的,剂量以36—40Gy为宜。但放射治疗起效比较慢,且影像学改变不明显,所以应以远期症状改善率作为评价放射治疗效果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38例腹膜后脂肪肉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腹膜后脂肪肉瘤的治疗结果。方法 1958~1998年我院收治38例腹膜后脂肪肉瘤。21例为首程治疗,17例局部复发后再程治疗。21例初治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手术完整切除率为86%。3例接受术后放射治疗。17例外院术后复发再程治疗患者有13例在我院接受手术,4例接受单纯放疗。再程手术完整切除率为54%,1例接受术后放放射治疗。放疗剂量DT30Gy~70Gy,中位剂量50Gy。结果 全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50%,5年远转率为7.3%,5年局部复发率为65%,初程治疗和再程治疗组的5年总生存率为53%和48%,无显著性差异(P=0.293,5年局部复发率为59%和74%,无显著差别(P=0.615)。全组手术完整切除组5年生存率为58%,部分切除或未切除者5年生存率为27%,有显著性差异(P=0.006)。34例有肿瘤大小记录的患者,其中4例肿瘤<10cm,均存活;22例肿瘤10~30cm,有13例死亡;8例肿瘤≥30cm,有6例死亡。结论 腹膜后脂肪肉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完整切除可显著提高生存率。经积极治疗,复发患者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软组织肉瘤(soft tissue sarcomas,STS) 是起源于结缔组织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具有多种不同类型。手术是 STS 主要治疗方法,放疗也是其重要的治疗方式并且是综合治疗早期选择之一。对 STS 进行放疗已经超过 50 年历史,术前和术后放疗对于局部控制都有疗效,只是不良反应不同。软组织肉瘤放疗技术包括远距离放疗(适形放疗、调强放疗、立体定向放疗等) 、近距离放疗(组织间插植放疗、腔内后装放疗、术中放疗等) 等。放疗技术的进步,提高了放疗的精准性和确定性,降低了对病灶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本文主要针对 STS 放疗技术以及适用原则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2011年至2012年988例门诊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门诊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RD)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方法对医院2011年至2012年门诊药房收集的988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988例ADR中,女性发生率(57.80%)明显高于男性(42.20%);ADR涉及12类药物223个品种,发生率最高的为抗感染药物384例(43.32%),其次为抗肿瘤药物128例(15.49%)和中药注射剂108例(13.87%),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98例(40.28%)和消化系统损害242例(24.49%)。结论应重视ADR报告和监测工作,正确合理地应用药物,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Cigarette smoking extract (CSE)‐induced autophagic injury has been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contributor to the pathogenesis of lung cancer. We previously found that Eclipta prostrata L. component (CCE) reduced CSE‐induced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 damage. However, the mechanism remains unknown. Human normal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 (NHBE) were exposed to CSE to establish stress model. Nrf2‐siRNA and Keap1‐siRNA transfection were performed. mRFP‐GFP‐LC3 dual fluorescence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were used to observe the autophagic characteristics. CCE prevented CSE‐induced Nrf2 transfer into cytoplasm and up‐regulated Keap1 level of NHBE cells. Furthermore, CC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p16, p‐p21 and p‐p53 phosphorylation levels in Nrf2‐siRNA‐ or Keap1‐siRNA‐transfected cells. As demonstrat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mRFP‐GFP‐LC3 dual fluorescence assays, CCE mitigated autophagic injury, and also down‐regulated autophagy‐related Beclin‐1, LC3II/LC3I ratio, Atg5 and ATF4 levels. Our findings showed the attenuation of CCE on CSE‐induced NHBE cells injury was associated with Nrf‐2‐mediated oxidative signaling pathway.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建立一个高效的药物-靶标相互作用预测分类模型,为生物实验提供有力的补充工具。方法 研究开发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来预测药物-靶标相互作用:通过引入高维分子指纹和蛋白质描述符,并应用概率矩阵分解算法生成负样本集,构建一个高效的药物-靶标相互作用预测分类模型。结果 与其他已报道的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可比性或优越性,预测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以及AUC值均>90%,提示该方法在药物靶标预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结论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模型以及概率矩阵分解算法的结合有助于解决药物-靶标相互作用预测精度低、负样本选择不合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丙烯酰胺(acrylamide,ACR)对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的毒性作用。方法: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将培养至第7天的神经元分为空白对照组,丙烯酰胺不同浓度组。染毒后,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各组皮质神经元的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皮质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皮质神经元核形态的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各剂量ACR组的神经元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都显著降低,并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ACR可造成皮质神经元突起萎缩,胞体肿胀,并可以诱导皮质神经元发生核固缩、碎裂,出现典型的凋亡特征,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毒性作用加重。结论:ACR可对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产生毒性损伤作用。它能抑制皮质神经元的存活,诱导神经元形态结构的改变、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