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bFGF基因修饰骨骼肌卫星细胞在心肌梗死区存活情况以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兔骨骼肌卫星细胞,构建bFGF基因修饰骨骼肌卫星细胞。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兔模型,随机分为骨骼肌卫星细胞组、bFGF基因修饰骨骼肌卫星细胞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在各组动物梗死心肌内分别注射骨骼肌卫星细胞、bFGF基因修饰骨骼肌卫星细胞及等量的细胞培养液。造模前及细胞移植4周后,心脏超声测定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短轴缩短率(FS)和射血分数(EF),观察移植4周后心脏病理切片中心肌梗死边缘区骨骼肌卫星细胞存活情况、bFGF表达情况及新生血管形成情况。结果:细胞移植4周后病理学检查提示骨骼肌卫星细胞在心肌梗死边缘区存活,bFGF基因修饰骨骼肌卫星细胞组可见大量EGFPbFGF融合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骨骼肌卫星细胞组和bFGF基因修饰骨骼肌卫星细胞组心肌梗死边缘区微血管密度均有增加(78.3±5.2和98.5±8.6对25.2±4.6,P均0.05),且bFGF基因修饰骨骼肌卫星细胞组微血管密度较骨骼肌卫星细胞组明显增加(P0.05)。与造模前相比,移植4周后对照组和骨骼肌卫星细胞组均出现LVESD和LVEDD增大,FS和EF降低(P均0.05),bFGF基因修饰骨骼肌卫星细胞组各指标与造模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4周后,骨骼肌卫星细胞组和bFGF基因修饰骨骼肌卫星细胞组LVESD及LVEDD均小于对照组,FS和EF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与骨骼肌卫星细胞组相比,bFGF基因修饰骨骼肌卫星细胞组LVESD及LVEDD减小,FS和EF升高(P均0.05)。结论:bFGF基因修饰骨骼肌卫星细胞自体移植可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兔心肌梗死边缘区新生血管形成,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流感病毒A、流感病毒B、腺病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发热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85例,随机分成痰热清注射液组和病毒唑注射液组.结果其中流感A71例,流感B10例,腺病毒4例.运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总有效率为79.1%,病毒唑注射液治疗总有效率为45.2%,(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组治疗流感病毒A、流感病毒B、腺病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介入治疗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原因,探讨减少和避免的对策。方法通过对1 530例次介入治疗病例的回顾,筛选出严重并发症病例,予以分析总结和探讨。结果 1 530例次介入治疗病例中,脑血管介入治疗及造影后急性低血压2例;介入术后肺栓塞1例;急性肺水肿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肺及纵隔活检导致重度气胸2例;急性胆囊炎发作1例;介入术后急性胃溃疡1例;截瘫1例;双下肢动脉栓塞1例;心跳骤停1例;坏死性胆管脓肿1例;甲状腺介入栓塞治疗导致一过性偏瘫1例,致甲亢危相1例;急性肾栓塞1例。合计共有严重并发症16例,比率为1.05%。原因各异,个体差异很大。结论介入治疗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比率相对较少,究其原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患者个体差异较大。术前具体分析病情,制定相对理想的治疗方案以及应急预案,术中谨慎操作,术后严密观察并及时处理等,是关键的重要环节,可望把并发症的发生和危害减少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排异反应时IL 6mRNA在心脏移植物局部动态表达情况及其与移植心自然生存时间的联系。方法 在移植术后第 1、3、5、7、9、11天切取移植心 ,提取总RNA ,将IL 6引物和对照引物 (β actin)在同一管中扩增 ,以两者像素值的比值均数作图 ,观察排异反应单一因素对IL 6mRNA动态表达的影响。结果 排异反应时心脏移植物局部的IL 6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 ,其基因表达高峰在术后第 3天 ,在移植心自然死亡高峰之前。结论 IL 6在排异反应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IL 6mRNA的动态检测可望成为排异反应的早期诊断指标 ,抑制IL 6的措施也可望成为治疗排异反应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内直视手术中外源性左-卡尼汀(L-CN)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3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中于冷晶体心脏停搏液中按10g/L加入L—CN,行冠状动脉顺行灌注;对照组仅使用冷晶体停搏液灌注。两组均于术前、主动脉阻断开放后2、24、72h各时点采取静脉血,测心肌酶(CK、CK—MB),肌钙蛋白I(cTnI)和肌钙蛋白T(cTnT)水平。结果:两组患者CK、CK—MB,cTnT、cTnI水平在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于主动脉开放后均有明显的升高。实验组CK、CK—MB升高程度较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cTnT、cTnI升高程度在2、24及72h较对照组低(P〈0.05),2h尤其明显(P〈0.01)。结论:在心内直视手术中。左-卡尼汀加入心脏停搏液后可明显改善心脏能量供应,有效减少心肌细胞损伤,对心肌起到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DSCTA)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判定的价值以及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就诊的可疑颈动脉狭窄患者90例,分别进行DSCTA与CDUS检查。采用卡方检验对比斑块分布、大小、斑块性质和狭窄程度。结果90例患者双侧颈部DSCTA检查发现52例颈动脉狭窄,3例为双侧狭窄,其中轻度狭窄29例、中度狭窄9例、重度狭窄12例,完全闭塞2例;检出斑块175处,其中钙化斑块133处、混合斑块30处、脂质斑块12处。90例患者双侧颈部CDUS检查发现54处颈动脉狭窄,3例为双侧狭窄,其中轻度狭窄26例、中度狭窄10例、重度狭窄16例,完全闭塞2例;检出斑块218处,其中钙化斑块138处、混合斑块39处、脂质斑块41处。DSCTA与CDUS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P=0.861);CDUS检查发现了更多的可见斑块及脂质斑块, < 5 mm的小斑块(60处)检出率明显高于DSCTA(25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5,P=0.002)。结论DSCTA与CDUS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均较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CDUS对 < 5 mm斑块的检出优于DSCTA。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对毛母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2例经手术证实的毛母质瘤的声像图表现。结果毛母质瘤均发生于真皮深部与皮下脂肪交界处,均为单发病灶,位于头颈部15例,呈椭圆形17例,内部见点状或斑片状强回声19例,内部见血流信号9例。结论毛母质瘤具有一定的声像图特征,掌握其特点可以提高超声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不同亚型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19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两种亚型(EE和NERD)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根据胃镜确诊的结果,将患者分为EE组32例,NERD组32例;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ve scale,HAD)进行心理测评;比较EE组和NERD组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NERD患者焦虑、抑郁患病率高于EE患者(P<0.05)。结论NERD患者有较高的焦虑、抑郁患病率。提示焦虑、抑郁状态对在NERD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病炎清颗粒对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用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分组给药5天,观察小鼠肺指数、抑制率及感染后小鼠肺组织IFN-γ含量及血清Ig M含量的变化。结果:病炎清颗粒组能明显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肺指数及抑制率,提高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IFN-γ表达及血清Ig M含量。结论:病炎清颗粒对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具有治疗作用,增强免疫功能是其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后应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A)对术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6月~2009年10月在本院接受CABG的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在CABG术前和术中分别静脉注射氨甲环酸和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观察TA在CABG后24h对总失血量和输血量的影响及术前和术后3h D-dimer水平的变化。结果:CABG术后24h氨甲环酸组的总失血量(450±205)ml显著少于对照组(863±343)ml,且术中输血量TA组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对照组的血浆D-dimer水平显著增加,而TA组的D-dimer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与对照组相比,氨甲环酸可以发挥抗纤溶作用,并能够有效地降低CABG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