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0篇
  免费   727篇
  国内免费   460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60篇
妇产科学   112篇
基础医学   687篇
口腔科学   145篇
临床医学   857篇
内科学   1091篇
皮肤病学   65篇
神经病学   258篇
特种医学   2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78篇
综合类   138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585篇
眼科学   131篇
药学   780篇
  15篇
中国医学   432篇
肿瘤学   484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303篇
  2021年   472篇
  2020年   318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283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327篇
  2014年   419篇
  2013年   407篇
  2012年   525篇
  2011年   580篇
  2010年   377篇
  2009年   417篇
  2008年   431篇
  2007年   424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323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36年   1篇
  19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 comparative study involving bimetallic nickel catalysts designed from disubstituted N,N,N′,N′‐tetra(diphenylphosphanylmethyl)benzene diamine bridging ligands is reported. Catalyst behavior is explored in the Kumada catalyst‐transfer polymerization (KCTP) using poly(3‐hexylthiophene) (P3HT) as the model system. The success of a controlled polymerization is monitored by analyzing monomer conversion,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end‐group identity, and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P3HT obtained from KCTP initiated with the bimetallic catalysts shows chain‐growth behavior; however, the presence of Br/Br end‐groups and broader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reveals a reduced controlled polymerization compared to the commonly employed Ni(dppp)Cl2. The observed increase in intermolecular chain transfer and termination processes in KCTP initiation with the bimetallic catalysts can be attributed to a weaker Ni(0)‐π‐aryl complex interaction, which is caused by increased steric crowding of the coordination sphere.  相似文献   
2.
3.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1岁,因"言语不清4 h加重伴抽搐发作1.5 h"于2017年10月27日以"缺血性卒中"收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患者入院前4 h无明显诱因出现目光呆滞、言语不清,表现为答非所问、反应迟钝,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急诊,行头颅CT示"双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NIHSS评分6分,遂于入院前1.5 h于急诊给予  相似文献   
4.
新医改环境下,临床医学人才的医德培养愈发重要,也越来越引起管理层重视。而医院文化环境对研究生医德培养可以起着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优秀的医院文化,能塑造并铸就研究生良好信念,强化研究生医德养成。结合传染病专科医院自身文化环境特点,探索传染病学研究生医德培养方式,对于传染病专科医院研究生医德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控技术在建筑垃圾处理生产线中的应用和发展对于减少人员伤害、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和维保效率、提高行业自动化水平和实施精细化管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自控技术在上海老港再生建材利用中心(一期)中运用的介绍,为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提供新思路,对后续类似项目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医学检验技术隶属医学技术一级学科,注重技术型人才培养。该专业教育目前存在重理论知识教学、轻实践技能培训,部分课程实用性不强,毕业生专业素质欠缺等问题。本研究将“教学”“临床”“科研”三轴结合,通过完善师资队伍,增加实验课程、临床技能和科研实训比例;依托“验证→综合→设计”实验、实验室开放和本科生科研竞赛等抓手,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取得较好教育成效,对检验学科发展也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S100ββ蛋白的变化以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情况,并探讨二者的关系。方法26例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ASAⅡ~Ⅲ级,行腹部手术。监测术前、术毕、术后6、24、48、72h血清S100ββ的变化,并评定术前及术后1周内的认知功能。结果老年患者血清S100ββ蛋白在术毕最高(P<0·01),术后6h和24h逐渐下降,但术后48h再次上升(P<0·01),术后72h回复至术前水平。26例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1周内有7例发生POCD。POCD组与非POCD组相比,术毕及术后6h血清S100ββ蛋白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POCD的发生与血清S100ββ蛋白的变化有密切关系。血清S100ββ蛋白可作为评估老年患者术后发生POCD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显效率为65.4%,氯氮平组显效率为68.2%。氯氮平药物副反应明显高于阿立哌唑组。结论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阿立哌唑疗效与氯氮平相似,但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表达mIL-18的重组腺病毒基因修饰的胎肝细胞(AdmIL-18/BNL.CL2)经脾移植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小鼠经脾移植AdmIL-18/BNL.CL2,同时设LacZ病毒对照组(Ad-LacZ/BNL.CL2),BNL.CL2细胞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2周后处死,留取血清,制备腹腔巨噬细胞、脾淋巴细胞、肝组织匀浆液,提取肝组织总RNA。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腹腔Mφ和脾细胞培养上清、肝匀浆中细胞因子的含量;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肝组织细胞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以LDH释放法测定腹腔Mφ杀伤活性和脾NK细胞活性,用MTT还原比色法测定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实验组小鼠血清、细胞培养上清及肝匀浆中,IL-18、IL-2、IFN-γ、TNF-α稔均高于其它对照组,而IL-4、IL-10水平则低于对照组;半定量RT-PCR结果与ELISA检测结果一致;同时,实验组腹腔Mφ的杀伤活性和脾NK细胞活性,及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AdmIL-18能有效转染至胎肝细胞并稳定表达mIL-18;AdmIL-18基因修饰的胎肝细胞经脾移植后,可显著提高肝脏、脾脏免疫细胞活性,活化腹腔Mφ,促进Th1类细胞因子表达,抑制Th2类细胞因子的分泌。  相似文献   
10.
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15年总结(附196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评价全膀胱切除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及回肠膀胱术的远期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5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膀胱肿瘤行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 196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膀胱肿瘤累及膀胱颈部或膀胱三角区者 12 6例 (6 4.3 % ) ,浸润性膀胱癌 145例 (74.0 % ) ,移行细胞癌183例 (93.4% )。术后发生近期并发症 19例 (9.7% ) ,远期并发症 10例 (7.4% )。 135例随访 1~ 15年 ,平均 6 .6年 ,5年生存率 6 6 .2 %。 结论 全膀胱切除是浸润性膀胱癌首选治疗方法 ,回肠膀胱术简单易行 ,长期随访显示其并发症少 ,疗效确切 ,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