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在矢状窦旁腩膜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本院经头颅CT及MRI诊断为矢状窦旁脑膜瘤,利用显微手术技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的22例患者;术前均运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评估与肿瘤关系密切的脑表面回流静脉情况.术中根据成像结果有目的 地保护重要的回流静脉,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并进行随访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22例患者的术前磁共振脑表面成像中脑表面回流静脉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与静脉损伤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能在术前明确矢状窦旁脑膜瘤与脑表面回流静脉之间关系,可在术前对患者肿瘤表面脑回流静脉做出正确的评估,对脑表面重要回流静脉的保护提供了准确的影像学依据,对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及术后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第一磨牙早失的Edgewise法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少年中第一磨牙的患龋率居高不下,因龋坏而拔除的情况较常见。本文选取37名病例,应用Edgewise技术使第二、第三磨牙前移来关闭缺牙间隙,以探讨青少年第一磨牙早失治疗的新途径。1 临床资料37例中男14例,女23例,年龄14~20岁,平均15岁。其中下颌第一磨牙早失19例,上颌第一磨牙早失12例,上下颌第一磨牙均早失6例。2 治疗方法2.1 Edgewies矫正器的组成 标准方丝弓带环,0.46×0.6mm方丝弓托槽,0.36~0.46mm各型澳丝,0.43×0.56、0.046×0.56mm进口方丝。舌侧扣,各种辅簧和链状弹力圈。2.2 治疗方法 上、下牙弓均做Edgewise矫治器,见图…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5岁.因快速进展的听力减退、行走不稳和口齿不清5个月余就诊.患者有高血压史5年,规则服药,血压摔制在正常范围.平时有间歇性头痛,可自行缓解,无颅腩外伤和手术病史.体检:神清、智力正常,双耳听力丧失,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共济失调性构音障碍,四肢肌张力增高,反射活跃,双下肢肌力Ⅴ级,双侧Barbinski征阳性.  相似文献   
4.
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提高对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对2例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特征进行描述,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1)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来源于神经嵴的胚胎迁移细胞。(2)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发病部位以胸部最常见,其余部位还有骨盆,四肢等。(3)影像表现一般呈溶骨性骨折破坏伴有软组织肿块,多有囊变,少见瘤骨和钙化。(4)Ewing‘s瘤与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在组织学起源上是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在矢状窦旁腩膜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本院经头颅CT及MRI诊断为矢状窦旁脑膜瘤,利用显微手术技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的22例患者;术前均运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评估与肿瘤关系密切的脑表面回流静脉情况.术中根据成像结果有目的 地保护重要的回流静脉,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并进行随访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22例患者的术前磁共振脑表面成像中脑表面回流静脉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与静脉损伤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能在术前明确矢状窦旁脑膜瘤与脑表面回流静脉之间关系,可在术前对患者肿瘤表面脑回流静脉做出正确的评估,对脑表面重要回流静脉的保护提供了准确的影像学依据,对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及术后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细菌性脑脓肿是脑脓肿的最常见类型 ,其诊断通常依据CT及MRI扫描结果与临床表现相结合 ,但有时与脑肿瘤的鉴别诊断非常困难 ,尤其是与那些以囊性或坏死为主的肿瘤之间的鉴别。质子磁共振波谱 ( 1H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 ,1H MRS)技术能为细菌性脑脓肿诊断的确立 ,提供极有意义的信息。1 细菌性脑脓肿的发病机理细菌性脑脓肿是细菌侵入脑组织引起的局部化脓。脓肿早期呈化脓性脑炎病变 ,先是局部脑组织软化、充血和多数出血点 ,大量多核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之后中心部液化成脓…  相似文献   
7.
龚向阳 《浙江临床医学》2007,9(10):1383-1383
颞下颌关节弹响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常见症候之一,表现为耳前区张、闭口时可闻及弹响或杂音。临床治疗多以局部理疗、药物封闭和咬合垫等,但疗效欠佳。作者采用方丝弓矫治器治疗颞下颌关节弹响41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MR扩散加权像(DWI)与常规MRI对Creutzfeldt-Jakob病(CJD)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我院10例散发性CJ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资料,比较DWI与常规MRI结果。结果 T1WI上仅1例显示两侧额叶大脑皮层带状稍低信号;T2WI上2例显示双侧大脑皮层带状高信号,伴或不伴基底节稍高信号,1例显示脑干、小脑、两侧基底节、两侧丘脑高信号,1例仅双侧基底节高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4例显示双侧大脑皮层带状高信号,其中3例伴基底节高信号;1例显示脑干、小脑、两侧基底节、两侧丘脑高信号;1例仅显示两侧基底节高信号。5例6次增强扫描均未见明显异常强化。5例行DWI,其中4例示双侧大脑皮层带状高信号,伴或不伴基底节高信号;1例仅表现为两侧基底节高信号。病灶部位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为0.687×10-3mm2/s,较正常脑实质明显减低。结论 DWI显示CJD病变优于常规MRI,可为CJD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描述软骨肉瘤的CT征象并探讨CT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软骨肉瘤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1)软骨肉瘤CT扫描可清楚显示骨质改变,软骨钙化,瘤软骨骨化,软组织肿块.(2)CT具有多平面重建(MPB)和三维重建(3-D)功能,可重建出冠状位和矢状位,三维立体图像.在显示病灶空间结构,软组织块影及髓腔侵犯等方面优于常规X线片.结论 CT可作为检查和诊断软骨肉瘤的一种很有价值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股骨恶性间叶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39岁。无诱因出现左髋疼痛2个月余。体检:左股骨粗隆部压痛,肿胀,皮肤不红,皮温正常,左髋关节活动受限。生化检查示碱性磷酸酶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