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常规康复治疗结合双重任务训练对痉挛型脑瘫儿童平衡能力和步态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痉挛型双瘫或偏瘫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n=29)和试验组(n=29)。常规组患儿只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重任务训练,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步态分析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BBS评分、步速、步长均增加,步宽均减小,且试验组的BBS评分和步态分析指标改善均优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与单纯常规康复治疗相比,康复治疗结合双重任务训练可更好地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平衡能力,并改善其步态异常。  相似文献   
2.
闭环式磁刺激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疗效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郑继青  龙耀斌  刘云 《天津医药》2022,50(12):1335-1339
环状RNA(circRNA)介导内源性竞争RNA(ceRNA)调控网络已经被证实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损伤后的病理和生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且分子诊断工具广泛应用后发现circRNA有望成为AIS的生物标志物,对上述研究进行归纳,可拓宽对AIS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视野,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康复条件、康复技术的不断发展,康复医学中的物理疗法、作业疗法、中国传统治疗、康复工程、心理治疗等逐渐渗透到骨科康复治疗中,骨科中许多骨关节疾患的康复治疗已成为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并进一步形成了骨科康复医学。现介绍康复疗法在骨科常见病中的应用,论述骨科疾病的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康复治疗方法。在运动康复方面,要处理好固定与运动、局部与整体、主动与被动等关系,防止出现废用、误用、过用综合征。康复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康复科与骨科之间的联系,才能最终使患者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间歇口腔胃管营养法结合经络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吞咽训练,观察组加用间歇口腔胃管营养法,并配合经络穴位电刺激。治疗后评定临床疗效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45%,P<0.01),误吸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25%,P<0.01)。结论:间歇口腔胃管营养法结合经络穴位电刺激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显著降低误吸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龙耀斌 《内科》2007,2(4):501-503
目的探讨前庭旋转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3例,采用前庭旋转训练,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23例,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每天1次,每周训练6次,共4周。评价指标采用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运动评分和Barthel指数法。每位患者均在治疗开始前和全部治疗结束后进行评定。结果两组对象在试验开始前评价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训练4周后治疗组的平衡、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庭旋转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恢复比单纯常规康复训练具有更佳的疗效,且平衡能力的改善有助于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18F-氟代脱氧葡萄糖电子发射断层成像/CT(18F-FDG PET/CT)与同机CT显像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淋巴结及结外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48例经病理确诊为DLBCL的患者,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查,对比分析18F-FDG PET/CT与同机CT对DLBCL患者受累淋巴结和结外病灶的检出率,以及对淋巴结、结外病灶的诊断效能.结果 经手术或活检病理发现,299枚可疑受累淋巴结中确诊受累淋巴结272枚,90处可疑受累结外病灶中确诊受累结外病灶84处.18F-FDG PET/CT对受累淋巴结检出率为86.29%,高于同机CT的74.92%(P<0.05);18F-FDG PET/CT诊断受累淋巴结、受累结外病灶的敏感性、准确度均优于与同机平扫CT图像(P<0.05).结论 18F-FDG PET/CT对DLBCL患者受累淋巴结、受累结外病灶的诊断效能高于同机CT.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结合刺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侧感觉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感觉障碍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穴位注射+刺血疗法+常规康复) 23例和对照组(常规针刺+常规康复)23例,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法的感觉和运动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感觉障碍积分、运动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刺血疗法是治疗脑卒中后感觉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2组患者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常规康复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组外加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时间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上肢功能检测(STEF)、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由专人进行双盲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TEF、上肢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功能训练基础上,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不仅能改善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而且能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龙耀斌  黄福才 《中国康复》2012,27(2):109-111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慢性期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按常规进行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同时加用风池、风府、哑门、完骨、翳明、廉泉等穴经皮电刺激治疗。2组治疗前后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0.0%、80.0%与13.3%、43.7%,P〈0.01),且误吸性肺炎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3.3%与30.0%,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吞咽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慢性期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显著降低误吸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