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对谷氨酸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磷灰石-硅灰石生物玻璃陶瓷足近年发展起来的优良骨修复支架材料,可为种子细胞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但是细胞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及变化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的:考察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对谷氨酸的吸附行为,探讨温度、溶液pH值、质量浓度对谷氨酸吸附量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实验,于2008-03/09在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完成.材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方法:将片状磷灰石-硅灰杆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浸泡于谷氨酸溶液中,改变谷氨酸溶液质量浓度、pH值、温度等吸附条件.主要观察指标:测量不同条件下的谷氨酸吸附量.结果:①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仞次对谷氨酸吸附时,属于Freundlich型吸附,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②谷氨酸较适宜的吸附条件为DH 3.4或者8,温度为37℃左右.结论: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对谷氨酸的吸附受溶液pH值、温度,谷氨酸质量浓度等因素的影响,且存在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备一种可用于软骨修复的水凝胶材料.方法 以聚乙烯醇(PVA)、壳聚糖(CS)以及聚山梨酯-80(Tween-80)为原料,通过乳化发泡-冷冻冰晶相分离-去除表面活性剂法制备了PVA/CS多孔水凝胶,并采用IR、SEM、DSC、与MG63复合培养法及MTT法检测材料性能和细胞相容性.结果 CS分子与PVA分子有很强的氢键作用,对CS的分子C-O键伸缩振动和-OH弯曲振动产生影响,使其特征峰向高波数移动;与未加入乳化剂的材料相比,加入乳化剂处理的凝胶表面和内部存在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孔洞和索状结构,并在大孔周围分布有微孔,且孔与孔之间贯通性好,为水凝胶提供了良好的可渗透性.当PVA与CS共混后,熔融峰归结于PVA的结晶熔融峰.与MG63复合培养结果显示PVA/CS多孔水凝胶具有较低的毒性,较好的细胞生长及增殖行为.结论 PVA/CS多孔水凝胶具有较好的材料学及生物学性能,在软骨修复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对1例伴多囊肾、胰腺发育不良、鞍状子宫的24岁MODY5患者进行遗传病因分析.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发现,患者携带肝细胞核因子1B基因c.826C>T(p.R276*)突变.日本人群中有报道该突变的致病性,但在中国人群本病例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
背景:磷灰石-硅灰石生物玻璃陶瓷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优良骨修复支架材料,可为种子细胞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但是细胞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及变化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目的:考察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对谷氨酸的吸附行为,探讨温度、溶液pH值、质量浓度对谷氨酸吸附量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实验,于2008-03/09在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完成。 材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 方法:将片状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浸泡于谷氨酸溶液中,改变谷氨酸溶液质量浓度、pH值、温度等吸附条件。 主要观察指标:测量不同条件下的谷氨酸吸附量。 结果:①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初次对谷氨酸吸附时,属于Freundlich型吸附,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②谷氨酸较适宜的吸附条件为pH 3.4或者8,温度为37 ℃左右。 结论: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对谷氨酸的吸附受溶液pH值、温度、谷氨酸质量浓度等因素的影响,且存在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1型糖尿病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是自身免疫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APS)Ⅲ型最常见的类型,但重症肌无力合并APS Ⅲ型罕见报道。本研究对1例先后出现眼肌型重症肌无力、1型糖尿病、桥本甲状腺炎的APS Ⅲ型合并重症肌无力的男性患者进行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分析及文献回顾11例APSⅢ合并重症肌无力,发现HLA-D...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发T2DM(EOD)肠道菌群分布特征。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新发T2DM患者39例,其中EOD患者21例(EOD组),其余18例为T2DM组,另选取同期长期居住长沙市健康人群29名为正常对照(NC)组。收集研究对象临床指标及粪便,行16S r RNA测序,比较各组肠道菌群差异。结果 与T2DM组比较,EOD组年龄、HDL‐C、FC‐P降低(P<0.05或P<0.01),HbA1c、糖尿病酮症比例升高(P<0.05)。与NC组比较,EOD、T2DM组α多样性Observed‐species指数、β多样性升高(P<0.05或P<0.01)。线性判别效应分析显示,与T2DM组比较,EOD组肠道菌群大肠杆菌‐志贺菌属、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属丰度升高(P<0.05),厚壁菌门的布劳特氏菌属丰度升高,拟杆菌门的普雷沃氏菌属、拟杆菌属丰度降低。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在EOD组中富集的变形菌门、大肠杆菌‐志贺菌属、克雷伯氏菌属与BMI、FPG、HbA1c、TG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