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胞核假阳性着色是免疫组化染色中较常出现的问题,其表现为正常情况下免疫组化染色时应为胞质或胞膜着色的抗体,却显示为细胞核着色。对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些试剂公司和国内学者有不同认识,如修复过度[1,2]、组织前期处理不当[3]等原因。近期笔者发现一种国内学者极  相似文献   
2.
3.
患者男性,52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12天入院。患者有高血压史,入院后3天出现间断性肉眼血尿。中腹部CT平扫+增强示右肾上极可见类圆形团块影,与肾实质分界欠清,密度不均,大小4.9 cm ×4.5 cm ×3.8 cm,考虑肿瘤性病变(图1),予完整切除右肾。  相似文献   
4.
金胺O荧光染色和抗酸染色在结核病诊断中的联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病理诊断工作中,结核病的诊断主要依靠HE染色的形态特点和抗酸染色找到结核杆菌作为确诊依据[1].然而,实际工作中结核病变形态有时不典型,需要其他疾病鉴别.在常见的几种结核杆菌的检测方法中[2,3],抗酸染色结核杆菌检出率不足30%,结核杆菌培养阳性率为25%~75%,PCR检测结核杆菌DNA阳性率为77%~90%,但后两种方法对实验室要求较高,在基层医院中难以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钙化性纤维性肿瘤(calcifying fibrous tumor, CFT)的临床特点、组织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分析5例CF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肿瘤边界清楚,由大量致密的、束状排列的胶原纤维组成,其间夹杂少量形态温和的梭形细胞,并见散在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可形成淋巴小结或淋巴滤泡。免疫表型:CD31、CD34呈血管内皮阳性,STAT6呈胞质弥漫阳性,浆细胞IgG呈阳性,但IgG4呈阴性。结论 CFT是一种具有典型形态学特点的罕见良性间叶性肿瘤,好发部位是胃,术前诊断困难,需与多种疾病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EDTA热修复炎性肉芽肿组织石蜡切片,能否提高荧光定量PCR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方法对125例炎性肉芽肿组织石蜡切片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同时进行常规荧光定量PCR检测和EDTA热修复后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常规荧光定量PCR检测检出分枝杆菌75例(60%)阳性,其中结核杆菌74例(59.2%),非结核分枝杆菌1例(0.8%),阳性病例平均阳性基因拷贝数6.35×105/ml/例;EDTA修复后荧光定量PCR检测检出分枝杆菌88例(70.4%),其中结核杆菌83例(66.4%),非结核分枝杆菌5例(4%),阳性病例平均阳性基因拷贝数7.36×106/ml/例。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EDTA热修复后荧光定量PCR检测可以大幅度提高炎性肉芽肿组织石蜡切片的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正常培养和吉西他滨处理后胰腺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方法 收集正常培养和吉西他滨处理后胰腺癌细胞上清液中的外泌体,利用透射电镜、纳米颗粒跟踪分析和Western blot法鉴定外泌体,分析外泌体的浓度和大小,将外泌体与胰腺癌细胞共孵育后检测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CD147分子表达水平。结果 提取到的外泌体表达外泌体特异性的标志物,吉西他滨处理后外泌体的浓度和大小没有显著变化,与外泌体共孵育后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显著增强,而与吉西他滨诱导的胰腺癌细胞外泌体共孵育后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进一步增强,CD147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吉西他滨诱导的胰腺癌细胞外泌体能够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XA)的MRI影像特征,以提高MRI诊断水平。方法 总结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XA患者MRI影像表现,将PXA分成WHOⅡ级组与WHOⅢ组,在年龄、性别、形态、实性部分或壁结节强化程度、瘤周水肿程度、临近软脑膜是否强化与Cho/NAA比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7例WHOⅡ组与7例WHOⅢ组在性别、形态(囊性、囊实性、实性)、实性或壁结节强化程度及临近软脑膜是否强化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瘤周水肿程度、1H-MRS检查中Cho/NAA比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XA多发生在幕上脑浅表部位的囊实性病灶,有实性部分或壁结节强化及部分临近软脑膜强化特征,结合1H-MRS检查,有助于对PXA进行诊断分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鸡尾酒抗体D2-40/CD34-CK双重免疫组化染色在淋巴结检出数量不足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标本脉管侵犯评估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收集133例淋巴结检出数量12枚的CRC标本,分别行HE染色及鸡尾酒抗体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比较两种方法在脉管侵犯筛查效果中的差异,并分析应用鸡尾酒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证实的脉管侵犯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结果 (1)鸡尾酒抗体D2-40/CD34-CK双重免疫组化染色及HE染色对脉管侵犯的检出率分别为42. 9%(57/133)和21. 8%(29/133),差异有显著性(P 0. 001)。(2)鸡尾酒抗体D2-40/CD34-CK双重免疫组化法证实的脉管侵犯与Dukes分期、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出芽相关(P 0. 05)。(3)脉管侵犯、侵犯位置深度、程度及脉管侵犯灶数≤2个灶且癌栓细胞数量≥5. 5个与患者OS密切相关(P 0. 05)。结论鸡尾酒抗体D2-40/CD34-CK双重免疫组化染色对脉管侵犯评估优于常规HE染色切片观察,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出芽情况密切相关,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可作为淋巴结检出数量不足CRC病例的补充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正>高级别鼻腔鼻窦癌形态常有重叠,分型困难,治疗效果差。近年来,随着分子病理检测技术的提升,越来越多新亚型得以被发现,例如NUT癌、SMARCB1(INI1) 缺失的鼻腔鼻窦癌[SMARCB1(INI1)-deficient sinonasal carcinoma, SDSC]、SMARCA4缺失性癌和IDH突变型癌。其中NUT癌已列入2017年发行的第4版《WHO头颈部肿瘤分类》,而SDSC尚未单独列出,仅作为鼻腔鼻窦未分化癌的新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