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9篇
肿瘤学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绍基 《广东医学》1992,13(1):19-2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以下简称LC)自1987年3月首次应用于临床以来,到目前全世界共行LC已达6000例以上。我院自1991年1月29日至10月21日共行LC25例,现就术中情况、术后恢复及合并症等各方面,与同期所行25例传统胆囊切除术(简称CC)作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91例持续乳房疼痛的慢性囊性乳腺病患者使用三苯氧胺和甲状腺制剂治疗,结果表明联合用药的效果优于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3.
除二维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外 ,最近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电泳、靶蛋白芯片等新技术被应用于大肠癌蛋白质组的研究。继初期建立蛋白质组数据库后 ,大肠癌蛋白质组研究更加深入 :在大肠粘膜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中 ,发现在转化过程中和转化后有多种多肽或蛋白质的变化 ,不同的基因如 p5 3基因和APC基因突变引起不同的细胞内变化 ;在放化疗机制方面的研究初步表明肿瘤化放疗后的改变涉及凋亡、信号传导等多种机制 ;在标志物的的研究方面发现了 3个较特异的标志物———S10 0A8、S10 0A9、S10 0A11。  相似文献   
4.
蛋白质组技术在大肠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二维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外,最近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电泳、靶蛋白芯片等新技术被应用于大肠癌蛋白质组的研究。继初期建立蛋白质组数据库后,大肠癌蛋白质组研究更加深入:在大肠粘膜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中,发现在转化过程中和转化后有多种多肽或蛋白质的变化,不同的基因如p53基因和APC基因突变引起不同的细胞内变化;在放化疗机制方面的研究初步表明肿瘤化放疗后的改变涉及凋亡、信号传导等多种机制;在标志物的的研究方面发现了3个较特异的标志物——S100A8、S100A9、S100A11。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内镜微创外科技术.开展颈部无疤痕甲状腺切除术(Scarless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SET). 方法切口选择在乳晕上缘、胸骨旁,在内镜下行甲状腺肿瘤或腺体次全切除术. 结果 10例术后恢复良好,无声嘶、呛咳,颈部水肿、隆起明显改善. 结论颈部无疤痕内镜甲状腺切除术,具有明显的美容效果,手术关键在于良好的显露和止血.  相似文献   
6.
肝癌介入治疗并发溃疡病穿孔的临床特征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9月~1995年4月,对240多例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其中3例在治疗期间出现溃疡病急性穿孔,均经手术治疗,2例治愈,1例死亡。对3例穿孔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并讨论有关的病因及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7.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由Heald等1982年首先报告,经过国际上20余年实践证明,较传统根治术可以降低局部复发率,改善术后排尿性功能,已经成为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新的金标准。本拟综述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性疾病乳管镜诊断后的治疗措施。方法采用乳管镜对51例乳头溢液的病变导管进行观察、评估,并根据乳管镜下的不同表现特征实施治疗。乳头溢液性疾病的乳管镜下病变表现特征可分为隆起性病变和非隆起性病变,隆起性病变又分为结节状隆起和不规则隆起。本组结节状隆起29例,采取病灶局部切除23例,单纯乳腺切除6例;不规则隆起1例,病灶切除活检证实为乳腺癌后按恶性肿瘤的原则治疗;非隆起性病变21例,行乳管镜下冲洗治疗18例,3例有血性病变导管及其所属小叶切除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乳腺癌后按恶性肿瘤治疗。结果51例随访6~21个月,平均14个月,B超及胸片未见复发转移。结论乳管镜下的病变表现特征是乳头溢液性疾病制定治疗措施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Ƣ��Ƣ��ȫ�г������Ƣ������ָ��Ĺ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由于脾切除术后可引起的凶险性感染 (OPSI) ,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在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时采取脾次全切除或脾切除后自体脾片移植术 ,以改善术后病人机体的免疫状况。我院自 1991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共进行 5 2例脾次全切除术 ,并对其术后残脾及部分免疫指标进行追踪 ,与同期 36例全脾切除术后免疫指标变化作临床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1 1 1 脾次全切除组 (保脾组 )  5 2例 ,男 48例 ,女 4例。年龄 19~ 6 2岁 ,平均 43 5岁。有黄疸、腹水和消化道出血史者分别为 30例、36例和 40例 ,术前检查有食道静脉…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发生率低,术前较难明确诊断。本文报告12例,半数病人术前得到明确诊断,经过手术和化疗综合治疗,已有6例生存超过五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