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1994~2007年广西天峨县基本消除疟疾后监测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广西天峨县基本消除疟疾后1994~2007年疟疾在当地的流行状况.方法 收集、统计分析该县1951~1993年疟疾疫情报告和基本消除疟疾后1994~2007年发热病人血检发现的疟疾病人资料.结果 1958年发病率为558.89/万,1971年发病率为825.48/万,1990~1993年疟疾发病率控制在0.53/万以下.1994~2007年共血检当地居民和流动人口发热病人110 792人,疟原虫阳性57人,阳性率0.05%,其中内源性和外源性病人分别为28例和29例.结论 尽管13年间该县疟疾病人的数量不多且呈现高度分散,但从本世纪开始当地的内外源性疟疾病人有不断增多的趋势,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疟疾管理和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原以嗜人按蚊为主要传疟媒介的广西环江县在消除当地疟疾后的传疟按蚊种类及密度监测结果。方法 收集整理该县历年人房和牛房传疟按蚊资料及近2年按蚊监测数据,采用Excel 2003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图表制作。结果 该县历史上存在按蚊种类20种,传疟按蚊种群密度依次为嗜人按蚊、中华按蚊、微小按蚊、日月潭按蚊。嗜人按蚊的人房密度高于其它传疟按蚊,季节消长与当地疟疾发病高峰密切相关,嗜人按蚊的唾液腺子孢子自然感染率为0.3%(5/1 585)。1982—1983年采用通宵人工捕蚊的方法观察结果显示,人房嗜人按蚊密度占55.68%,中华按蚊占21.77%,日月潭按蚊占19.81%,微小按蚊占0.05%。牛房嗜人按蚊密度占6.21%,中华按蚊占67.55%,日月潭按蚊占13.89%,微小按蚊占0.07%。2015—2016年在该县大安乡采用通宵灯诱方法捕蚊观察,2015年结果显示,牛房、室外和人房共捕获按蚊604只,经鉴定全部为中华按蚊,其中牛房占35.43%,室外占34.27%,人房占30.30%。2016年结果显示,牛房、室外和人房共捕获按蚊811只,经鉴定99.63%为中华按蚊,其中牛房占54.25%,室外占36.37%,人房占9.00%,在5月份的牛房和室外分别捕获嵌斑按蚊1只和日月潭按蚊2只。结论 该县目前的传疟媒介是以单一的中华按蚊为优势蚊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天峨县一边远乡中学2008年4月发生1起甲型肝炎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该校师生283人及学校周围群众193人进行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甲型肝炎病例及疑似病例人数。结果共发现甲型肝炎确诊病例25例,疑似病例65例,发病率为18.91%,该校3个年级6个班均有病人发现;男女生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起甲型肝炎爆发系住校生日常密切接触所致。  相似文献   
4.
2004年广西龙滩水电站库区结核病人就诊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分析龙滩库区结核病人的就诊情况.方法收集分析2004年全年的门诊结核病人就诊资料.结果在194名结核治疗病人中库区外的干部和街道居民发病较高,分别占20.62%和15.98%,但库区内则以农民发病较高,占23.17%. 结论门诊病人中库区内外存在不同的结核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乙型脑炎为人兽共患疾病之一,是由蚊虫传播的病毒性疾病,猪、牛、羊等动物是该病毒的主要宿主,人类是其病毒的易感染者,但10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较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我国除青海、新疆和西藏外均存在乙脑流行。中医药在乙脑疫苗出现前在该病的防治中发挥其重要作用。我国在上世纪50~70年代曾发生过3次乙脑流行,70年代开始在儿童中广范使用乙脑疫苗后,从乙脑灭活疫苗到乙脑减毒活疫苗的使用,乙脑流行得到有效控制。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区,乙脑传播媒介密度高时间长,但在乙脑防治方面均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西边远山区天峨县2005-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疫苗接种情况,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5-2011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及儿童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MMR)的接种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该县过去的7年中共发现流行性腮腺炎420例,年均人群发病率为37.5/10万,超过国家22.8/10万的年均人群发病率水平。②该县全年均有腮腺炎病例出现,高峰期在4~6月份,占全年病例数40.5%;小学生入学前后三年即4~10岁儿童人群发病率占总数的67.6%;男女之比为1.76∶1。③2005-2007年该县未进行人群MMR接种,而2008-2011年MMR接种率为0.3%~2.1%,远低于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结论该县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高,而MMR接种率低,需进一步加强儿童MMR接种及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广西边远山区的天峨县各乡镇居民近几年食用碘盐状况,为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及防治工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食盐卫生标准》要求进行随机抽样检测,2004年-2011年每年在全县9个乡镇36个行政村每村随机抽取8户居民家中的食用盐品1份。结果:八年共抽取和检测居民家中食用盐样品共2352份,其中非碘盐29份,不合格107份,合格2216份。2005年该县碘盐的覆盖率、合格率及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1.32%、80.68%和73.95%,通过整治目前各项指标均已达到100%。结论:2007年至今该县城乡居民家用食盐中未发现无碘食盐,居民基本实现食用合格碘盐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00-2011年天峨县流行性乙型脑流行趋势和特征,为当地乙脑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该县2000-2011年报告的乙脑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乙脑早期采用酶标检查法。结果 2000-2011年该县发现乙脑患者共40例,死亡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12/10万,发病人数最多的2005年,发病率为5.08/10万。总病例中12岁以下儿童占92.50%(37/40),7岁以下儿童占82.50%(33/40),散居儿童占60.00%,患者无免疫史占92.50%(37/40)。患者经治疗全部恢复正常。结论该县9个乡镇人群乙脑年平均发病率均高于全省同期的平均发病率,乙脑防治任务仍然严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州管圆线虫在广西边远山区的螺类及鼠类自然感染状况,为当地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天峨县境内不同地理位置及不同孳生环境的活体福寿螺、石螺、蚌和诱捕野外鼠,采用酶消化法逐个检查各类软体动物感染阳性率及幼虫数,并解剖检查野外鼠了解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情况。结果交通方便山区福寿螺的感染率为18.15%,石螺为5.0%,而交通不便的山区乡螺类未发现感染,但鼠类在交通方便、离县城近的乡镇或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乡均发现感染阳性鼠。所调查的蚌类未发现感染。结论该县存在广州管园线虫自然疫源地且感染率高,感染度重。同时发现石螺也是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的中间宿主。对当地人群容易造成感染,应引起高度关注并加强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08-2011年天峨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的防治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县各乡镇卫生院及县级各医疗卫生单位所诊治的全部手足口病病例,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年该县共发现手足口病患者共889例,统计结果显示,该县全年各月份均有病人出现,发病高峰为每年5月份,全县9个乡镇均发现有患者,全县年平均人群阳性率为134.18/10万,2008-2011年病例数分别为77例、50例、693例和69例,无死亡病例出现。0~3岁婴幼儿发病率占81.78%,男女比为2.12:1,散居儿童与托儿所儿童病例比为6.19:1。EV71和CoxA16病毒核酸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7.78%和16.67%。结论该县手足口病患者数量在过去的几年中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幼儿中,发病人数变化较大,需进一步加强该病的防治来减少婴幼儿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