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药物的治疗及白细胞(WBC)数对急性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2例AMI患者入院后当日进行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并对适合溶栓者予静脉溶栓治疗。结果WBC明显升高的患者急性期预后不好,溶栓成功者预后较好但与溶栓不成功者比,差别尚无显著性。结论白细胞升高与AMI临床预后有关.是判断AMI急性期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在中风急性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中风病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基础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施护,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果: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NIHSS评分、B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在中风病急性期康复中的应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在冠脉非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应用边支深部预埋球囊技术的效果。方法 60例冠脉分叉病变患者(均行介入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应用单导丝保护技术治疗)和实验组30例(应用边支深部预埋球囊技术治疗)。均随访一年,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对比剂用量、X射线曝光时间、病变冠脉狭窄情况、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对比剂用量、X射线曝光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更少(P<0.05);实验组手术成功率(93.33%)高于对照组(63.33%),P<0.05;且随访1年发现,实验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3.33%)较对照组(23.33%)更低(P<0.05);实验组主支血管狭窄情况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实验组边支血管开口狭窄程度较对照组更小(P<0.05)。结论在冠脉非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应用边支深部预埋球囊技术的效果更优,手术成功率更高,具有手术时间、对比剂用量及X射线曝光时间少等优点,且更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减小边支血管开口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一般护理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心理护理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缺损功能评分(NIHSS)及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ADL)指数.结果:治疗4周后,经统计学分析,心理护理组与一般护理HAMD评分、NIHSS评分及ADL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能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积极主动配合功能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介入诊断及治疗致对比剂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212例冠状动脉介入诊断与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116例)和对照组(9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水化治疗,在此基础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患者于冠状动脉造影术前3d开始每晚顿服阿托伐他汀40mg,对照组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或其他调脂类药。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8-72h的血肌酐(S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患者术后48-72h的Scr明显高于术前、Ccr明显低于术前(P<0.05),两组患者术后Scr和C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阿伐他汀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为1.72%(2/1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3%(8/96P,<0.05)。结论:术前3d以上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预防冠状动脉介入诊断及治疗致对比剂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白细胞计数与AMI急性期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62例AMI患者入院后当日进行外周血WBC计数,观察急性期主要心脏事件及临床预后。结果WBC≥12×109/L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比WBC<12×109/L的患者高。结论白细胞升高与AMI临床预后有关,是判断AMI急性期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AD)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率、减少误诊误治、改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AD患者的病因、临床特征、误诊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病因高血压占70.97%,糖尿病占16.13%,其他占12.90%.误诊率为22.58%,死亡率为16.13%.结论 早期确诊、早期合理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 l)62例发病时首次外周血细胞计数白细胞、单核细胞升高与AM I急性期预后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3年1月~2004年3月收住福建省漳州市医院心内科并被确诊为AM I的患者62例(附表1)。入选病例标准:①胸痛时间>30m in,含硝酸酯类药物不能缓解。②心电图至少有2个相邻导联ST段抬高>0.1m v并出现动态演变。③血清肌酸肌酶(CK)及其同工酶M B(CK-M B)升高超过正常值2倍,并出现动态演变。排除病例标准:急性期感染、肿瘤、关节炎、急性脑血管意外等。所有患者均接受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A…  相似文献   
10.
DDD起搏器选择心室起搏部位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右室间隔部(RVS)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2例置入DDD起搏器的患者,分为RVS组和RVA组;比较2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随访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左室最大压力上升速率(dp/dtmax)、左室最大压力下降速率(-dp/dtmax)、二尖瓣血流E峰和A峰最大充盈速度比值(E/A)、等容舒张时间(IVRT)差异。结果与术前相比,RVA组3个月随访的LVEF、CI、SV、dp/dtmax、-dp/dtmax、E/A、IVRT均显著降低(0.51±0.04vs0.54±0.03;2.33±0.09L/min.m-2vs2.68±0.11L/min.m-2;71.11±14.2mlvs80.17±16.12ml;1614±133mmHg/svs1702±155mmHg/s;2230±234mm-Hg/svs2404±242mmHg/s;1.38±0.47vs1.86±0.28;73.2±3.86msvs77.6±4.15ms,均P<0.05),RVS组无明显变化。3个月随访RVS组LVEF、CISV、SV、dp/dtmax均显著高于RVA组(P<0.05)。结论RVS起搏对血流动力学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