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黄依琴  傅卜年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0):1169-1170
目的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长期应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中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方法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被调查患者均在PSG监测下应用自动调定呼吸机(Auto-CPAP)作治疗前压力滴定,使用CPAP的患者以Auto-CPAP中90%的最高压力为调定压力,治疗时间每夜在5~8 h。结果鼾声,呼吸暂停,白天嗜睡等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0.01)。呼吸机治疗并发症以口咽干燥、鼻罩漏气,头带不适最为明显。结论患者的文化程度、职业、对疾病认识水平、家庭情况对长期使用呼吸机有一定影响,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显著改善明显提高了使用呼吸机治疗的依从性,同时应定期随访,及时纠正呼吸机治疗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的临床特点。 方法 随机抽取经多导睡眠图 (PSG)监测诊断为OSAHS的老年和青年 (作对照 )病人各 5 0例 ,研究比较两组的患病因素、临床表现、合并症及PSG监测结果。 结果 两组体重指数 (BMI)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合并症 (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呼吸系疾病 ) ,老年组明显多于青年组。主要临床表现 ,老年组有打鼾 96 %、夜间憋醒 5 0 %、白天嗜睡 74 %、记忆力下降 80 %、反映迟钝 30 %、夜尿增多 2 8%,而青年组则以打鼾、白天嗜睡为主。PSG监测结果 ,两组入睡潜伏期、快动眼睡眠及最低血氧饱和度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老年组唤醒次数 39.4± 19.6 ,非快动眼睡眠 (SⅠ -Ⅱ) 70 .0 %± 12 .1%,(SⅢ -Ⅳ) 10 .9%± 9.8%、氧减饱和度指数(ODI) 36 .3± 2 0 .5、呼吸紊乱指数 (AHI) 32 .3± 18.1,与青年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1)男性、肥胖是老年人OSAHS的重要易患因数 ;(2 )老年人OSAHS有较高的合并症 ,临床上易漏诊或误诊 ;(3)老年人OSAHS的临床表现易与一般衰老症状相混淆 ,应注意鉴别 ;(4)PSG监测反映出来的反复呼吸暂停、低通气所引起的低氧血症、睡眠结构紊乱是引起各种合并症和临床症状的病理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临床上少见,近遇到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应用自动调节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AutoCPAP)治疗的情况,以探讨影响患者使用呼吸机依从性的可能因素,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使用效率.方法 经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并采用带智能卡的AutoCPAP治疗的50例OSAS患者,通过下载智能卡上自动记录的各种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明显降低,重度OSAS患者呼吸机使用压力较中、轻度患者高,漏气情况较中、轻度患者少,重度和轻度的OSAS患者每夜≥4h的治疗时间均在70%以上.结论 呼吸机智能卡的记录为医务人员的随访提供了客观的数据,有利于医务人员掌握患者治疗的参数,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以提高患者长期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黄依琴  傅卜年 《现代实用医学》2003,15(11):701-701,704
儿童睡眠质量直接关系到儿童身体、智力发育和心理健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 ,已逐渐被重视〔1〕。OSAS轻症者常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张口呼吸 ,严重者可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 ,如生长发育迟缓 ,学龄儿童学习成绩下降等。为探讨儿童鼾症者的临床特点 ,作者对其行多导睡眠监测 (PSG)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2 0 0 2年 3月~ 2 0 0 3年 3月在我院睡眠呼吸疾病障碍专科门诊就诊的儿童鼾症者共 2 0例。1 .2 方法 用美国 (BEMBBANDT)全数字多导睡眠监测系统的monet1 9导监测仪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n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的疗效及依从性。 方法 经多导睡眠图 (PSG)检查确诊的中、重度OSAHS患者 5 0例 ,采用Auto CPAP作压力滴定 ,取 95 %可信限压力作为nCPAP治疗压力 ,在家庭nCPAP治疗 3~ 6个月后复查PSG ,同时对患者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PSG有关参数及nCPAP使用依从性情况。 结果 资料完整的 4 0例患者每天晚上坚持使用nCPAP治疗的占 87.5 % ,使用nCPAP的时间平均为每夜 6 .8± 2 .0h ,平均压力为 9.9± 1.5cmH2 O。经nCPAP治疗后 ,鼾声、夜间多尿、白天嗜睡、头晕乏力等症状有明显改善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HI)由治疗前的 6 6 .2± 19.2下降到 7.8± 4 .9,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 (LSaO2 )由5 6 .0 %± 17.4 %上升到 88.1%± 4 .2 % ,平均血氧饱和度 (MSaO2 )由 88.1%± 7.0 %上升到 95 .4 %± 1.6 % ,90 %以下氧减饱和度指数 (DOI)由 75 .5± 2 1.5下降到 5 .0± 3.2。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nCPAP是治疗中、重度OSAHS的有效措施。严格掌握nCPAP指征、选择合适的压力、正确使用鼻罩、建立正常的随访制度等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引起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2004年5月确诊的5例由OSAS引起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资料。结果 OSAS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以肥胖女性为多见,表现为通气功能障碍的Ⅱ型呼吸衰竭,病程长,进展相对缓慢;患者多合并有心脑血管或慢性肺部疾患,老年人易导致漏诊或误诊;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效果确切。结论 提高对OSAS引起的呼吸衰竭的认识,防止漏诊或误诊。及时应用nCPAP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其主要表现为睡眠时打鼾、频繁呼吸暂停,白天嗜睡,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减退,严重的还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肾功能损害,甚至夜间睡眠时猝死.OSAHS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程度和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一些重度OSAHS患者,一般采用经鼻气道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但治疗压力的调定,在许多睡眠实验室过去多采用人工调压方法,由于工作强度大,推广有一定困难.近年来智能型持续气道正压通气(Aoto CPAP)的临床应用代替人工调压,但又多需在夜间进行.  相似文献   
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S)是以夜间睡眠时反复发作的严重打鼾、呼吸暂停、白天嗜睡等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为探讨绝经期女性OSAS多导睡眠图(PSG)特点,随机收集2004年3月至2005年12月在本院睡眠呼吸疾病诊疗中心经PSG监测的绝经期女性病人5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患者心肌缺血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纳入52例OSAHS患者和21名健康体检者,应用多导睡眠监测系统(PSG)行至少7 h睡眠呼吸监测,长程动态心电图(Holter)同步记录心电动态变化,分析心肌缺血与呼吸紊乱指数(AHI)的关系。结果轻中度OSAHS组(5次/h≤AHI<30次/h)与重度OSAHS组(AHI≥30次/h)均表现为睡眠时心肌缺血负荷显著大于觉醒时,且OSAHS患者AHI与睡眠时心肌缺血负荷相关(r=0.667,P<0.01)。轻中度OSAHS组与重度OSAHS组分别根据有无心肌缺血情况,分为心肌缺血组和无心肌缺血组。轻中度组亚组分析显示,与无心肌缺血组相比,心肌缺血组清醒时与睡眠时的平均心率均显著增快[(83.33±6.86)次/min比(76.30±8.52)次/min;(64.71±6.94)次/min比(59.18±2.94)次/min,均为P<0.05]。重度组亚组分析显示,与无心肌缺血组相比,心肌缺血组睡眠效率(74.71%±8.32%比86.36%±6.33%,P<0.01)、最低血氧饱和度(52.36%±17.32%比64.80%±14.86%,P<0.05)、平均血氧饱和度(87.93%±4.80%比92.00%±1.73%,P<0.01)及总非快速动眼期时间/总睡眠时间(68.67%±4.19%比76.87%±7.16%,P<0.05)均显著降低,SaO_2<90%的时间及最长呼吸暂停时间[(236.65±132.72)min比(124.10±82.99)min;(71.63±15.94)s比(55.28±22.05)s,均为P<0.05]均显著延长。结论 OSAHS患者睡眠时的心肌缺血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轻中度OSAHS患者睡眠时心肌缺血可能由反复交感神经系统激活相关的改变所致,重度OSAHS患者的心肌缺血可能与低氧血症及睡眠结构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