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MRI中GE、SE序列对损伤性膝关节病变显示情况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29例经手术或关节镜证实的损伤性膝关节病变的患者的MRI资料,包括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骨挫伤及关节面损伤的MRI表现。结果:半月板损伤在准T2WI显示率100%,在T2WI仅少数显示高信号,T1WI大部分显示等高信号;韧带损伤在各序列中均显示连续性中断或信号升高或形态改变,显示率100%,但应与容积效应相鉴别;骨挫伤在准T2WI表现为地图样高低混杂信号最具特征,T1WI和T2WI对比性相对差些;关节面下囊变在T2WI显示最佳。结论:GE和SE序列对损伤性膝关节病变的显示各有利弊,需相互结合,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腹部血管成像在肠缺血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例临床拟诊为肠缺血性疾病的患者行DSCT腹部动静脉血管成像,利用工作站分别对腹部血管尤其是肠系膜动静脉血管进行重组,结合横断面图像对疾病进行诊断,评价缺血肠管出现的异常征象,并将DSCT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经介入或手术治疗。结果:8例患者DSCT腹部动静脉血管成像:诊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4例,动脉期DSCT横断面、MIP及VRT重组图像表现为肠系膜上动脉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肠系膜上动脉斑块并形成致相应管腔明显狭窄(管腔的狭窄程度大于75%)的1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3例,其中伴有门静脉血栓1例,DSCT显示肠系膜上静脉不规则的充盈缺损。DSCT表现为不同程度肠梗阻5例,表现为肠腔内见气液平,其中4例强化后肠壁呈层状增厚,腹腔内不同程度积液。与手术及DSA结果比较DSCT诊断准确率100%。结论:DSCT能准确诊断急性肠缺血并明确病因,是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理想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对86例孤立性肺结节(SPN;恶性59例,良性27例)患者的螺旋CT(SCT)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CT征象中深分叶征和棘突或毛刺征多出现于恶性结节,与病理和随访结果对比,该法判断肺小结节性质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及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6%、76.3%、74.1%、86.5%、58.8%.提示SCT薄层扫描并多层面重建及增强扫描对SPN性质的判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6.
局部应用凝血酶治疗心脏术后大量出血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纵隔引流管局部注入凝血酶治疗心脏手术后大量出血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制成50_U/ml凝血酶溶液50~100 ml,从纵隔引流管的近端中注入凝血酶溶液20~30 min后打开引流管。结果治疗组11例患者出血明显减少,治疗前后出血量有显著性差异,免除了二次开胸止血,有效率81.8%;而只静脉应用一般止血药物的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出血量无显著差异,且止血有效率只有18.1%。结论局部应用凝血酶可以明显减少心脏术后的出血量,多数大量出血的患者可以免除二次开胸止血。  相似文献   
7.
咪唑安定加芬太尼在纤支镜检监护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纤支镜检查常在表面麻醉下进行.患者常有明显的不适感,甚至因难以合作而终止镜检。国外已有研究认为适当给予镇静药物可提高患者的耐受性,而国内此方面报道甚少。为了提高病人的耐受性和舒适感,作者采用咪唑安定(力月西)加芬太尼镇静的方法行纤支镜检,并对患者的镇静效果和呼吸循环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外科危重病人持续输注异丙酚对IL-1β、IL-6、TNF1-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外科危重手术病人术后用异丙酚持续镇静对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1-α)等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个外科危重手术病人,术后均行长达2 d的镇静,在镇静开始及48 h分别经中心静脉采血检测IL1β、IL6、TNF1-α.〖结果〗异丙酚输注前IL-1β、IL-6和TNF1-α水平分别为(5.4±1.6),(142±110),(9.6±4.4)pg/ml,输注异丙酚48 h后三者水平[分别为(6.7±1.4),(174±115),(46±38)pg/ml]显著升高(P<0.05~0.01).〖结论〗术后持续输注异丙酚可刺激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TNF1-α的产生,这对危重病人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舌癌CT征象与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39例舌癌术前行螺旋CT扫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病理标本行PCNA测定,统计学分析PCNA与CT征象的相关性。结果:舌癌的CT征象如肿瘤边界、大小、密度及增强情况与PCNA表达明显相关。结论:CT征象与舌癌PCNA表达有明显相关性,有助于对其预后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