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评估临床疗效。方法将170例确诊为颈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颈复汤低、中、高剂量分别联合西药倍他司汀)组,中药颈复汤中剂量组,西药倍他司汀对照组,共计5组,每组34例,疗程1周。临床观察指标:DHI眩晕障碍评分量表,眩晕缓解天数量表,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结合三组DHI眩晕障碍评分量表、眩晕缓解天数量表、症状积分比较均较中药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剂量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DHI眩晕障碍评分量表与症状积分较西药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优于单纯中药组和单纯西药组;中、高剂量组疗效优于低剂量组。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更有优势,是有效、安全、科学、规范、便捷、经济的内科综合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正>颈性眩晕是指椎动脉的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的眩晕综合征。其特点是眩晕呈间断性、反复性,发作时与颈部活动姿势有明显关系,可伴有恶心、呕吐、颈项背部不适、耳鸣、视觉障碍等症状。其发病以中老年人居多,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方式的转变,有年轻化趋势。本病轻者能给患者学习、工作、生活等带来较大负面影响,严重者可发生相应区域脑梗死。因此全面理解其发病机制,对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中风复元方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低频电刺激治疗,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中风复元方口服,每日1剂,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分改变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2组患者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低频电刺激基础上加用中风复元方能够显著改善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颈复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经TCD证实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均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组加用颈复汤。两组疗程均为7d。结果在临床疗效上,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1.7%,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起效时间上,二者分别在<12h,<24h段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复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好,起效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颈复汤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经TCD证实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均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组加用颈复汤。两组疗程均为7d。结果在临床疗效上,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1.7%,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O.05);在起效时间上,二者分别在〈12h,〈24h段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复汤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好,起效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颈复汤对颈性眩晕患者血浆内皮素(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变化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70例确诊为颈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颈复汤低剂量联合西药倍他司汀组(低结合组)、颈复汤中剂量联合西药倍他司汀组(中结合组)、颈复汤高剂量联合西药倍他司汀组(高结合组)、颈复汤中剂量组(中药组)、倍他司汀组,每组34例,疗程1周,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浆ET-1、CGRP水平变化,并进行积分评估。结果治疗后各组血浆ET-1水平显著下降,血浆CGRP水平和CGRP/ET-1比值显著提高。血浆ET-1水平各结合组与中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血浆ET-1水平高结合组、中结合组与倍他司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血浆CGRP水平高结合组、中结合组与中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高结合组与倍他司汀组、中结合组、低结合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积分评估各组显著升高,低、中、高结合组与中药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高结合组、中结合组与倍他司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浆ET-1、CGRP可能是颈性眩晕发病的重要物质基础,两者失衡对颈性眩晕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颈复汤可能通过对ET-1与CGRP水平的调整而起治疗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