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采用中西药合用及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方法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22岁~56岁,平均年龄39岁,病程3mo~6a,以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特征,乙状结肠镜及X光钡剂灌肠诊断溃疡性结肠炎.根据中医的传统理论及临床表现及辨证分型,分为湿热内蕴型8例,脾肾阴虚型17例,脾胃虚弱型6例,气滞血瘀型4例,肝郁脾虚型5例,我们采用黄苓、黄柏、地榆各12g,水煎100mL,将庆大霉素16万U,强的松10mg、甲硝唑0.4研末加入液体内保留灌肠,1次/d,2wk为1疗程,观察疗效.结果中西药合用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消失,大便镜检阴性,结肠镜检查肠粘膜恢复正常,基本治愈30例(75%),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大便镜检阴性,结肠镜检查肠粘膜病变有明显改善,好转6例(15%),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大便常规及结肠镜检查均无改善,无效4例(10%),总有效率为90%.结论中西药合用及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既治标又治本,标本相照,内外合治的综合疗法,故诸药合用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胆结石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否有相关性。方法以外科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分为胆石症组和其它外科病组。进行乙肝三系统、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测。结果表面抗体、核心抗体、e抗体的阳性率,胆石症组分别为45.5%、32.1%、11.2%。高于其他外科病组的19.8%、13%、8.5%、两组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乙肝病毒感染与胆结石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自然养生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66例无症状乙肝患分为中老年组和青少年组进行乙肝三系统、肝功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滴度追踪观察20年。结果:每个人的垂直观察均无大的变化,中老年组与青少年组之间、10年前与10年后亦改变甚小。结论:无症状乙肝病毒感染与肝硬化、肝癌没有平行关系或相关性,不用药物治疗也可以正常工作、生活和学习。  相似文献   
4.
感染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HBV)后,部分患者有临床症状,而大部分没有自觉症状,往往在体检时发现。作者对66例无症状HBsAg阳性者采用自然养生法追踪观察28年,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藻酸双酯钠对凝血检测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2000年初的研究工作显示,不论阿司匹林(ASA)与藻酸双酯(PSS)合用,还是单用ASA,均能明显降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但发现其消化道出血及牙龈出血的发生率为0.9%-1.7%。为了解长期服用以上2种药物对凝血机制的影响,我们于2002年初,选择连续服药在1年以上的患者,一次性抽血检查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并与未服药及健康人群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6.
目的和方法:对432例住院HB-sAg阳性患者进行分组统计研究。结果:肝硬化组68例,HBsAg滴度均在1∶512以下,其中60例失代偿期患者均在1∶128以下(88.1%);非硬化组364例,滴度在1∶512~1∶262144者308例(84.6%),1∶128以下仅4例(1.4%)。结论:HBsAg浓度变化,对诊断乙肝后肝硬化及估计肝脏代偿功能有很实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 ,4 5岁。一月前发现下腹包块 ,近十天来腹胀痛就诊。妇科检查 :下腹可触及一约 12 cm× 11cm大小球形包块 ,表面光滑 ,质较硬 ,无触痛 ,活动度差 ,叩诊呈浊音 ,未触及子宫体。B超检查 :膀胱充盈 ,子宫体显示不清 ,于腹腔内可探及一约 16cm× 10 cm大小囊性包块 ,壁光滑 ,且厚薄不均 ,0 .8~2 .5 cm,后壁有增强效应 ,囊内见数个大小不等无回声呈“蜂窝状”改变 ,其内见点状强回声。B超提示 :下腹部囊性占位。剖腹探查术所见 :子宫增大 ,大小约 15 cm× 15 cm,呈囊性、表面光滑 ,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双附件正常。行常规子宫次全切除…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晚期常发生骨转移而引起骨生化和结构的改变.骨钙素(Osteocalein,OC)是由成骨细胞产生和分泌的一种非胶原蛋白,具有骨代谢调节激素的作用,因其血中成分最主要来源于骨,被认为是目前反映骨代谢比较敏感及特异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