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体外受体标记放射自显影方法,分别考察了出生后3周龄(21dpn)、6周龄(42 dpn)和成年(70dpn)实施单耳堵塞的沙土鼠中脑下丘背侧核(ICd)、外侧核(ICx)和中央核(ICc)部位Glu受体密度的分布.结果表明,成年堵耳组动物堵耳对侧和同侧下丘神经元Glu受体密度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3周龄和6周龄堵耳组动物之间具有相似的规律,呈现堵耳对侧下丘神经元Glu受体密度明显少于堵耳同侧(P<0.05)的不均衡分布,且这种不平衡性分布在3周龄堵耳组动物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本实验结果提示,生后6周前实施单耳堵塞对沙土鼠中脑下丘神经元Glu受体发育具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单耳堵塞对沙土鼠中脑下丘神经元谷氨酸受体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考察单耳堵塞对沙土鼠中脑下丘(IC)背侧核(ICd)、外侧核(ICx)和中央核(ICc)部位谷氨酸(Glu)受体密度的影响。方法实验在30只沙土鼠上进行,雌雄不拘。分别在沙土鼠出生后3周龄(21dpn)、6周龄(42dpn)和成年(70dpn)实施单耳堵塞,4周后以体外受体标记放射自显影方法,考察比较IC左右侧各部位的银粒密度变化,并以此为相对指标,分析动物IC的神经元Glu受体密度的变化。结果成年组两侧IC神经元Glu受体密度没有显著性差异;3周龄和6周龄组呈现堵耳对侧的Glu受体密度明显少于堵耳同侧的不均衡分布(ICd部位:t=2.53,P=0.0186,t=1.77,P=0.0443;ICx部位:t=1.90,P=0.0359,t=2.03,P=0.0367;ICc部位:t=1.07,P=0.0332;t=2.35,P=0.0208)。并且3周龄组ICc部位的两侧Glu受体密度比值最小(0.61±0.03)。结论出生后6周前单耳堵塞对沙土鼠IC的神经元Glu受体发育具有明显影响,与Glu受体相关的下丘听觉功能发育将延续到出生后6周。  相似文献   
3.
生后早期听觉经验对小鼠声调分辨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生后早期声音暴露对昆明小鼠的不同方向的调频音分辨能力的影响,为探讨汉语声调辨别的神经机制打下基础。方法:实验在昆明小鼠上进行,分为暴露组和正常组两组,暴露组动物于出生后早期给予升调音暴露,正常组动物常规饲养作为对照。所有动物于生后二三月龄随机分组(每组又分为升调、降调两个亚组),施行行为学训练,升调-正常组和升调-暴露组给予升调音-电防御性条件反射训练,降调-正常组和降调-暴露组给予降调音-电防御性条件反射训练,分别记录反应正确率和反应时。结果:升调一暴露组的平均反应正确率在短延时(2s)和长延时(4s)的两个训练阶段分别为(51.25&;#177;22.09)%,(95.00&;#177;1.17)%,明显高于升调-正常组(36.73&;#177;20.04)%,(93.75&;#177;0.59)%,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6.2481,P&;lt;0.001),升调-暴露组反应时明显低于升调-正常组(P&;lt;0.001);同时,升调-暴露组的反应正确率比降调-暴露组的平均反应正确率高,反应时比降调-暴露组低,两组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P&;lt;0.001),而升调-正常组和降调-正常组的反应正确率和反应时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26,0.0550)。结论:出生后早期升调音暴露能显著提高动物对升调的分辨能力,而对降调的分辨能力没有明显影响,提示动物对不同方向的调频音的反应特性具有可塑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用高脂血症患者,给予氟伐他汀治疗,测定服药前后血脂、血浆中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含量,并与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治疗前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浆t-PA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而血浆PAI-1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经降脂治疗后血浆t-PA含量上升,而血浆PAI-1含量下降,接近正常。结论:氟伐他汀可以明显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并且具有一定的改善纤溶系统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单耳堵塞对沙土鼠中脑下丘神经元谷氨酸受体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单耳堵塞对沙土鼠中脑下丘(IC)背侧核(ICd)、外侧核(ICx)和中央核(ICc)部位谷氨酸(Glu)受体密度的影响。方法 实验在30只沙土鼠上进行,雌雄不拘。分别在沙土鼠出生后3周龄(21dpn)、6周龄(42dpn)和成年(70dpn)实施单耳堵塞,4周后以体外受体标记放射自显影方法,考察比较IC左右侧各部位的银粒密度变化,并以此为相对指标,分析动物IC的神经元Glu受体密度的变化。结果 成年组两侧IC神经元Glu受体密度没有显著性差异;3周龄和6周龄组呈现堵耳对侧的Glu受体密度明显少于堵耳同侧的不均衡分布(ICd部位:t=2.53,P=0.0186.t=1.77,P=0.0443;ICx部位:t=1.90,P=0.0359,t=2.03,P=0.0367;ICc部位:t=1.07,P=0.0332;t=2.35,P=00208)。并且3周龄组ICc部位的两侧Glu受体密度比值最小(0.61&;#177;0.03)。结论 出生后6周前单耳堵塞对沙土鼠IC的神经元Glu受体发育具有明显影响,与Glu受体相关的下丘听觉功能发育将延续到出生后6周。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肝母细胞瘤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2011-2019年首诊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120例肝母细胞瘤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儿年龄、性别、PRETEXT分期、病理类型、远处转移、治疗前血清AFP水平、治疗前LAR水平、治疗方案及治疗后随访结果。所有患儿依据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分组标准分为标准危险组与高度危险组,并采用不同的化疗方案。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方法研究影响儿童肝母细胞瘤无事件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的危险因素。结果:120例患儿中,男性73例,女性47例;发病中位年龄为16个月,3岁以内患儿为103例,3岁以上患儿为17例;标准危险组为39例,高度危险组为81例;伴远处转移为20例,不伴远处转移为100例;治疗前血清甲胎蛋白(AFP)≤100ng/ml 为2例,AFP>100ng/ml 为118例;治疗前乳酸脱氢酶与白蛋白比值(LAR)≤31.6为 92例,LAR>31.6为28例。随访时间29.0 (10.3, 62.8)个月,患儿5年无事件生存率(EFS)和5年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79.8±4.1%和84.9±3.7%。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肝母细胞瘤患儿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EFS: HR=1.029, 95%CI 1.015-1.042; OS: HR=1.030, 95%CI 1.014-1.046)、治疗前AFP≤100ng/ml(EFS: HR=18.10, 95%CI 3.20-102.53; OS: HR=19.82, 95%CI 3.26-120.56)、伴远处转移(EFS: HR=3.13, 95%CI 1.07-9.20; OS: HR=4.36, 95%CI 1.22-15.60)以及治疗前LAR>31.6(EFS: HR=5.77, 95%CI 1.89-17.66; OS: HR=7.69, 95%CI 1.91-31.02)(P<0.05)。结论:肝母细胞瘤患儿发病年龄较大、远处转移、AFP≤100ng/ml、LAR>31.6是影响肝母细胞瘤预后独立危险因素, LAR可作为一种判断儿童肝母细胞瘤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73岁,体质量58 kg.因肉眼血尿1个月于2009年5月入住我院.入院前腹部CT检查示左肾占位,诊断为左肾癌.术前各项心肺功能指标均正常,血常规:Hb 105 g/L、HCT 32%.行左肾癌根治术,术后第6日5:00开始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心悸、胸闷等症状,心前区无压榨感.查体:腹部平软,刀口无渗血,无叩压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3次/min;心电监测:模拟Ⅱ导联未见ST段抬高及心肌缺血等表现,且无心律失常;BP 125/77 mmHg,HR 93次/min,SaO298%.患者既往无心脏病史及糖尿病史,检测血糖7.6 mmol/L.立刻给予吸氧3L/min,建立静脉通道,并予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输注.经上述治疗后,患者症状仍未改善.15 min后BP由110/70 mmHg降至80/50 mmHg;HR由105次/min升至124次/min;SaO2由94%降至90%.此时患者休克指数为1.55,且症状加重,考虑为神经源性休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考察γ-氨基酸(GABA)、荷包牡丹碱(bicuculline)、N-甲基-天冬氨酸(NMDA)和PL-2-氨基-5-磷酸戊酸(APV)对单耳堵塞沙土鼠堵耳对侧下丘中央核(ICc)的听反应域面积的影响。方法 分别在出生后3周龄(21d)、6周龄(42d)和成年(70d)对沙土鼠单耳堵塞(各l0只),4周后在ICc微电泳上述4种药物,记录听反应域面积的变化。结果 各组听反应域面积在GABA、APV作用下减小。Bicuculline、NMDA作用下扩大。除APV对3周龄组作用(t=5.8408,P=0.1538)外,用药前后均差异有显著意义(P&;lt;0.05);比较各组间的药物所致听反应域变化率可见。GABA作用下的3周龄组与成年龄组间、bicuculline和APV分别作用下的6周龄组与成年龄组间差异郝有显著意义(t=2.4065,P=0.0208;t=2.0665,P=0.0448;t=3.1751,P=0.0037),而其余实验组间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沙土鼠听觉发育中GABA能抑制建立的“关健期”要延续到出生后6周,NMDA兴奋机制的建立可能在6周前,GMWW者间有一磨合匹配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生后早期声音暴露对昆明小鼠的不同方向的调频音分辨能力的影响,为探讨汉语声调辨别的神经机制打下基础。方法:实验在昆明小鼠上进行,分为暴露组和正常组两组,暴露组动物于出生后早期给予升调音暴露,正常组动物常规饲养作为对照。所有动物于生后二三月龄随机分组(每组又分为升调、降调两个亚组),施行行为学训练,升调-正常组和升调-暴露组给予升调音-电防御性条件反射训练,降调-正常组和降调-暴露组给予降调音-电防御性条件反射训练,分别记录反应正确率和反应时。结果:升调-暴露组的平均反应正确率在短延时(2s)和长延时(4s)的两个训练阶段分别为(51.25±22.09)%,(95.00±1.17)%,明显高于升调-正常组(36.73±20.04)%,(93.75±0.59)%,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6.2481,P<0.001),升调-暴露组反应时明显低于升调-正常组(P<0.001);同时,升调-暴露组的反应正确率比降调-暴露组的平均反应正确率高,反应时比降调-暴露组低,两组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P<0.001),而升调-正常组和降调-正常组的反应正确率和反应时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26,0.0550)。结论:出生后早期升调音暴露能显著提高动物对升调的分辨能力,而对降调的分辨能力没有明显影响,提示动物对不同方向的调频音的反应特性具有可塑性。  相似文献   
10.
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知识认知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多普勒止血带与气囊止血带在四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四肢手术患者2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采用气囊止血带,观察组采用多普勒止血带,并比较两种止血带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肢体麻木、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多普勒止血带的应用克服了气囊止血带存在的压力高低不易掌握等缺点,减少了手术野出血、术后肢体麻木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