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数值及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比较50例颅脑创伤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及50例正常健康人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的数值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颅脑创伤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组较正常对照组白细胞计数的数值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及血浆D-二聚体参与了颅脑创伤后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病过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数值及血浆D-二聚体可作为颅脑创伤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发病期的指标之一,反映其病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38例高血压壳核出血采用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对患者资料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患者患者痊愈或好转33例,死亡5例.术后再出血7.89%(3/38).病死率13.16%(5/38).结论 小骨窗开颅术能够有效的清除血肿,改善预后,是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很好的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广泛双额叶脑挫裂伤及脑疝患者双侧同时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广泛双额叶脑挫裂伤及脑疝患者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对患者资料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广泛双额叶脑挫裂伤及脑疝患者同时行双侧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明显提高了手术的效果.结论 采用双侧同时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疗效优于传统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高景良 《当代医学》2010,16(27):88-89
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性脑室出血铸型的救治方法。方法 55例重症高血压性脑室出血铸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纯脑室外引流组27例;采取综合治疗组28例,早期采用双侧脑室引流、腰大池引流联合显微镜下开颅脑室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室出血铸型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综合治疗组救治28例高血压性重症脑室出血铸型病人,良好率46.43%,病死率21.4%。结论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术联合开颅脑室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室出血患者效果好,可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显微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对2006~2009年收治的10例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手术均采用后正中入路,显微直视下切除病变。结果 10例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病例中全切10例。术后8例脊髓功能改善,2例无变化。结论脊髓MRI检查是确诊本病的惟一可靠手段,娴熟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可使该类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景良  曹健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2):2795-2796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血浆CD62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比较5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及50例正常健康人血浆CD62p水平。结果:慢性硬膜下血肿组较正常对照组血浆CD62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参与了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病过程,CD62p可作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发病期的指标之一,反映其病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