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射频消融联合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析射频消融(RFA)联合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胆外科2000年9月至2007年8月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114例,并行射频消融联合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对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1、2、3、4、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0.4%、82.6%、73.2%、63.5%、49.1%、1、2、3、4、5年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7.1%、64.6%、54.6%、46.8%、36.4%.其中,病灶最大直径≤5 cm和5.1~7cm的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95.5%、84.6%、73.1%、61.5%、50.6%及80.2%、64.9%、56.3%、45.3%、39.5%(P=0.041),单个病灶和多个(不多于3个病灶)病灶的1、2、3、4、5年生存率分另4为95.8%、89.1%、78.1%、67.1%、56.7%及80.0%、60.6%、46.6%、33.4%、21.5%(P=0.001).结论 RFA联合TACE是一种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直径≤5 cm、单个病灶的肝癌效果明显好于直径5.1~7 cm、多个病灶的肝癌.白蛋白水平、甲胎蛋白水平、肿瘤病灶边界是否清楚及病灶数目是影响联合治疗疗效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
肝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最早始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射频消融技术的发展及临床疗效的不断提高,RFA已经成为肝癌综合治疗中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近年来,肝癌RFA的研究方兴未艾,从最开始的治疗晚期肝癌到现在应用于早期小肝癌的治愈性治疗,RFA在肝癌治疗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山东省立医院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8例FNH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临床病理结果及随访分析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78例FNH病人中,64例病人初诊时即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临床诊断;14例病人通过典型影像学表现临床诊断,后临床密切随访,其中3例病人病灶增大,行进一步手术切除治疗,其余病人未见明显变化甚至病灶缩小。在总共67例手术治疗病人中,45例病人行腹腔镜手术切除,22例病人行开腹手术切除,总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8%,腹腔镜手术相对于开放手术,其可以显著降低手术并发症和减少住院时间(P0.05)。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1年,未见病灶复发。结论 FNH是临床常见肝脏良性肿瘤,典型FNH经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确诊,手术切除是临床治疗FNH有效治疗方法。对于病灶较小、临床无明显症状、临床诊断明确的FNH,观察随访则不失为一种合理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肝癌手术切除为代表的外科治疗仍是目前肝癌治疗的首选[1]。但由于我国肝癌90%以上有HBV感染背景,多数合并肝硬化[2],患者就诊时晚期癌多、肝功能差,仅有20%~37%能获得手术根治性切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是死亡率居第二位的恶性肿瘤,其治疗主要是以外科切除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近年来发展迅速,在肝癌综合治疗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在肝癌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RFA治疗肝癌的原理是通过射频产生热能,使局部达到高温而杀死肿瘤细胞.相对于其他局部消融治疗方法,RFA在消融范围、消融形态、调控方式、电极针种类以及安全性方面仍然有着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1],是临床应用最广的局部消融技术.  相似文献   
6.
肝癌的治疗模式已由过去的单一外科转变为以外科切除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而在多种治疗方法中,以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为代表的局部消融治疗进展迅速,已发展成为继手术切除、经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之后又一常用的肝癌治疗方法,在肝癌综合治疗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8.
原发性肝癌(PLC)主要病理类型为肝细胞性肝癌(HCC)。肝癌的生物免疫治疗因表现出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应用前景,随着对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免疫检查点在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阻止肿瘤的免疫逃逸,使T细胞能够持续对肿瘤细胞进行免疫监视和杀伤,起到抗肿瘤的作用。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PD-1)及其配体(PD-L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等。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肝癌相关研究进展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以射频消融为主的微创方式治疗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8月至2008年2月间接受以经皮射频消融为主的微创方式治疗的84例肝癌切除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未见治疗相关性死亡,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4%(2/84),完全消融率为94.0%(79/84),治疗后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4.9%、54.%、48.2%.肿瘤最大径≤3 cm和>3 cm的患者治疗后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2%、67.7%、67.7%和59.1%、24.2%、12.1%(P=0.003),术后复发间隔时间≤1年和>1年的患者治疗后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1%、36.2%、24.2%和76.8%、70.6%、65.1%(P=0.040).结合和未结合瘤内无水酒精注射的患者术后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6.5%、57.3%、57.3%和66.7%、33.3%、22.2%(P=0.017);结合和未结合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的患者治疗后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6%、66.0%、57.5%和55.6%、24.7%、24.7%(P=0.001).结论 射频消融是治疗肝癌切除术后复发安全、有效的手段,肿瘤大小和复发间隔是其疗效的重要影响因素.联合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或肝动脉栓塞化疗有助于提高射频消融对复发性肝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皮原位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肝脏肿瘤的疗效。方法1999年11月至2004年6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共收治434例肝功能Child A级的小肝癌(单个肿瘤、直径≤5.0cm)病人。其中手术切除183例,射频消融治疗251例。结果手术切除组1、3、5年存活率分别为91.18%、70.18%、55.51%,射频消融组存活率分别为91.92%、74.41%、58.22%,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53);分层分析显示,对于直径≤3.0cm肿瘤,手术切除组1、3、5年存活率分别为95.87%、73.69%、62.45%,射频消融组1、3、5年存活率分别为95.46%、80.15%、72.79%,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41);对于直径3.1~5.0cm肿瘤,手术切除组1、3、5年存活率分别为88.07%、67.63%、51.18%,射频消融组1、3、5年存活率分别为80.16%、60.63%、32.34%,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6);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和总胆红素(serum bilirubin)是影响存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肝功能较好的单个肿瘤的小肝癌病人,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效果相近,可达到根治性效果,可代替部分开腹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