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3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8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人工髓核材料聚乙烯醇水凝胶/聚乙烯纤维复合物的生物相容性。方法根据ISO10993-1标准,采用细胞毒性试验(琼脂扩散法)、皮内刺激试验、Ame's致突变试验、微核试验和体内植入(360天)试验对聚乙烯醇水凝胶/聚乙烯纤维复合物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估。结果聚乙烯醇水凝胶/聚乙烯纤维复合物的细胞毒性评分小于Ⅰ级,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现象,对皮内无刺激作用,Ames致突变试验为阴性,微核出现率为3.48‰,无致突变反应。体内植入符合植入材料生物学评价要求。结论聚乙烯醇水凝胶/聚乙烯纤维复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是一种无毒、对皮肤及肌肉、椎间隙无刺激作用的生物医用材料,在动物体内不引起排异反应,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人工髓核材料(半晶聚乙烯醇水凝胶弹性体)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制一种可替代椎间盘髓核并恢复其功能的生物医用材料 ,探讨半晶聚乙烯醇水凝胶弹性体材料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聚乙烯醇 (PVA)水溶液在 - 2 0℃下冷冻 6~ 12 h,室温下融化 1~ 2 h,上述过程重复 1~ 3次 ,然后对试样进行真空脱水 ,制得人工髓核材料 (半晶 PVA水凝胶弹性体 )。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 PVA水溶液浓度、真空脱水和 γ射线辐照对水凝胶 PVA的结晶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与2型糖尿病这两个不同阶段中脂蛋白a(Lpa)的差异以及脂蛋白a(Lpa)在糖尿病足病程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参总医院骨内科糖尿病足患者(糖尿病足组)和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组)各30例,患者均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足诊断符合国际糖尿病足工作/IDF顾问组发布的诊断标准。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包括年龄、病程、身高、体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E、游离脂肪酸、脂蛋白a。结果糖尿病足组与2型糖尿病组患者年龄、病程、身高、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化指标结果显示,糖尿病足组脂蛋白a(Lpa)高于2型糖尿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游离脂肪酸低于2型糖尿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空腹血糖、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脂蛋白a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患者,提示脂蛋白a在动脉粥样硬化或微血管病变的发生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对于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应重视对其脂代谢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Wnt3a信号分子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联合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SD大鼠股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代后通过形态学和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D29、CD44、CD45,筛选并鉴定细胞。采用成骨诱导培养基联合不同浓度的wnt3a(5 ng/mL、25 ng/mL、100 ng/mL)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以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评价其成骨分化能力。通过TRAP-ELISA端粒酶活性检测法检测在不同浓度的wnt3a干预下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3代后可获得均一性较高的细胞,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D29、CD44高表达,CD45低表达。成骨诱导培养基联合不同浓度的wnt3a诱导大鼠BMSCs 7 d后,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检测结果:与普通成骨诱导培养基相比,含有5 ng/mL及25 ng/mL wnt3a的成骨诱导培养基可显著增加其碱性磷酸酶(ALP)活性(P0.05),而含有100 ng/mL wnt3a的成骨诱导培养基则明显抑制其碱性磷酸酶(ALP)活性(P0.05)。与普通成骨诱导培养基相比,联合诱导培养基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端粒酶活性的改变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剂量(5 ng/mL、25 ng/mL)的wnt3a分子能够促进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而大剂量(100 ng/mL)的wnt3a分子则抑制其成骨分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弱的端粒酶活性,成骨分化过程中其活性逐渐减弱,直至消失;wnt3a信号分子刺激并不能有效激活其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5.
双磷酸盐类药物是有效的破骨细胞抑制剂,是治疗骨代谢疾病的首选药物。目前,其主要应用于骨质疏松症、Paget’s病、多发骨髓瘤、恶性高钙血症、前列腺癌和乳腺癌骨转移等疾病。本文就双磷酸盐对骨科植入物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综述,并为双磷酸盐应用于骨科内固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老年性脊柱结核的特点及保守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性脊柱结核的特点及单独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早期老年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纳入选择标准的36例经单纯应用抗结核药物行保守治疗的老年性脊柱结核病例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60~85岁,平均73.5岁。36例患者病灶均处于活跃期,血沉及CRP水平高于正常。治疗方法为联合用药(3HRZE/6-9HRE),疗程9~12个月。随诊通过观察结核症状、化验指标和放射学的影像变化以评价疗效并调整用药,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结果:36例均获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5个月。其中31例患者化疗9~12个月结核病灶治愈,血沉及CRP恢复正常;4例(对利福平或异烟肼耐药)选用左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等抗结核药物化疗15个月后痊愈;1例患者结核症状加重,经手术治疗3个月后缓解,血沉及CRP恢复正常。影像学变化:治疗后X线及CT示椎体骨质硬化、融合,未见明显后凸畸形,1例手术患者植骨融合,未见内固定松动。治疗前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分别为(17.6±2.3)°、(18.1±2.7)°(P>0.05);MRI示椎旁脓肿吸收,椎体炎症消退。VAS评分治疗前为6.5±1.7,末次随访时为1.4±0.5(P<0.05)。7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通过暂时停药并配以对症药物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对于早期老年脊柱结核病例,在严格的督导下单纯应用抗结核药物行规范的个体化保守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为探讨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患者的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metry TEG)各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113例在解放军309医院骨科拟诊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采用美国Norland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检测腰椎L2-L4和(Neck、Troch、Ward’s三角区)骨密度。用TEG 5000检测仪行凝血分析,对36例骨质疏松患者及39例骨量减少患者的凝血过程与正常健康人38例对照,检测R值、K值、Angle角、MA值、CI值,并对三组间的血栓弹力图各值进行比较。结果骨质疏松组相比较于正常组R值偏低、CI值偏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R值较骨量减少组偏低,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同样在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骨质疏松组CI值较骨量减少组偏高,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同样在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余参数值在各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组较正常组呈现高凝状态,TEG可用来观察其凝血状态的变化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脊柱结核伴截瘫外科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伴截瘫患者的手术指征及手术时机,并评价脊柱结核伴截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4月治疗的78例脊柱结核伴截瘫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5例,女33例;年龄13~71岁,平均39.5岁。骨病活动型截瘫69例,41例已行抗结核治疗,发生截瘫至手术时间平均为2.3周(0~4周)行早期手术治疗;22例(合并活动肺结核6例、结核性脑膜炎5例、药物性肝炎7例、尿毒症3例、不稳定心绞痛1例)经围手术期处理后行手术治疗,发生截瘫至手术时间平均为4.5周(3~8周);6例单纯行药物治疗。骨病治愈型截瘫9例,行常规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8 个月,平均31.4个月。术后第1天~3周,神经功能开始部分恢复;术后3个月至末次随访,完全恢复65例,部分恢复7例,无改善6例。骨病活动型截瘫患者预后相似,骨病治愈型截瘫患者初始恢复慢,且预后较差。术后及末次随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bb角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病灶无复发,X线片或CT提示病灶均获骨性融合。结论 对于骨病活动型截瘫,病变较轻者可行单纯药物治疗;病变较重者(Frankel分级C级以下,后凸畸形)早期手术治疗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有早期手术禁忌者,合并症处理后,延期手术治疗亦可取得较好疗效。骨病治愈型截瘫的神经症状改善较骨病活动型截瘫患者差,提示初治病例(尤其是儿童结核)应强调脊柱稳定性重建。  相似文献   
9.
股骨转子部骨折好发于老年人,及时采用坚强内固定手术治疗可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以色列Disc-O-Tech公司研制的FIXIONPF型可膨胀自锁式髓内钉是骨科内固定技术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它是在PFN(proxi mal femoral nail)的基础上改良而成,不仅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椎椎间融合术中椎弓根钉植入的位置对邻近椎间盘的影响.方法:将51例腰椎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患者按螺钉角大小分组.术后行临床与影像学随访,并对32例患者成功进行随访.结果:术后有4名患者放射检查显示邻近椎间盘变窄,以螺钉角大者明显.结论:椎弓根螺钉角过大对早期出现邻近间盘退变有影响.早期放射学改变不一定伴随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