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分离的新疆蓝舌病病毒(BTV)株编码VP5蛋白的S6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旨在了解分离毒株的基因遗传变异及进化关系,以期为新疆地区蓝舌病疫苗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绵羊全血中分离的疑似BTV分离毒株,提取RNA进行NS1-PCR扩增,克隆测序。应用全长cDNA扩增(full-length amplification of cDNAs,FLAC)技术获得S6基因序列,NCBI Blast比对S6基因同源性,MEGA5.0软件绘制进化树,分析BTV新疆分离株与蓝舌病病毒28个血清型S6基因的序列遗传进化关系。结果表明,新疆地区疑似蓝舌病病毒分离株NS1片段与蓝舌病病毒NS1片段序列相似性为98.04%,获得1株蓝舌病病毒。BTV分离株S6基因序列仅与GenBank中BTV strain XJ1407株、BTV strainMNG2/2016株及BTV-18 strain USA2014/FL株的S6基因具有同源性,且同源性均低于90%,分别为88.11%,87.35%以及70.92%。BTV分离株S6基因序列进化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与BTV-18血清型在同一进化分支,与BTV-27...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固醇调控核因子bHLH-Zip片段及其多克隆抗血清,为细胞固醇代谢及调脂药物研究提供材料。[方法]将人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的N端第323-553位氨基酸残基的基因序列即bHLH-Zip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pcDNA4/hismaxA,得到重组质粒pHis-bHLH-Zip,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S,IPTG诱导表达;裂解细菌并纯化目的蛋白;用纯化后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血清,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效价。[结果]获得纯化bHLH-Zip片段,并制备其多克隆抗血清。抗bHLH-Zip抗血清的效价为1:16000。[结论]bHLH-Zip核因子是一段可溶性蛋白,并可制备产生具有较高效价的多克隆抗血清,这为研究细胞固醇代谢及调脂药物对SREBP通路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蜱携带伯氏疏螺旋体的流行状况和分子特征。方法:2020年4 - 6月,在新疆伊犁、阿拉山口、呼图壁、青河、福海、五家渠6个地区采集312份硬蜱样本,应用巢式PCR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蜱携带伯氏疏螺旋体情况,对两种方法检测均为阳性的样本进行巢式PCR产物基因分型鉴定。结果:巢式P...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对新疆某牛场流产胎儿进行布鲁氏菌病原分离、鉴定,结果从流产胎儿脏器中分离到牛种布鲁氏菌生物Ⅰ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牛奶、羊奶以及羊流产胎儿中分离布鲁氏菌进行分型鉴定。方法采集新疆4个地区牛奶20份,羊奶20份,羊流产胎儿10份,分离培养后,运用VirB8-PCR和布鲁氏菌分子分型PCR(AMOS-PCR)方法对分离株进行布鲁氏菌属、种的鉴定,同时采用MLVA方法对分离株进一步鉴定,并将测定结果与http://mlva.u-psud.fr/数据库提供的布鲁氏菌数据进行比较,结合软件BioNumerics 6.6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6株分离株均为羊种3型布鲁氏菌,与辽宁省分离羊种3型布鲁氏菌在聚类分析中关系较近。结论 MLVA作为布鲁氏菌基因分型鉴定的一种快速、可靠的方法,为今后布鲁氏菌传染源的追溯及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尾静脉移植入体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参与皮肤创面愈合的情况。方法: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分离、培养并鉴定大鼠BMSCs。制作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动物模型;经尾静脉注入经5-BrdU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于不同时间点(3、7、14、21、28天)观察移植细胞参与创面愈合的情况。结果:经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达CD29、CD90表达阳性;CD45表达呈阴性:经体外标记的5-溴脱氧尿嘧啶标记率〉90%;标记后的干细胞进行移植4周后,实验组大鼠创面局部及边缘可见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聚集,对照组中未发现明显的聚集现象。结论:5-BrdU完全能够满足移植细胞的标记需要。经尾静脉注射移植入体内的BMSCs可能参与皮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8.
背景:骨髓可能是体内所谓间质组织的干细胞库,一旦组织受损,信号可通过未知方式到达骨髓,促进体内的间充质干细胞向创伤部位迁移。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内观察,于2006-07/2007-07在东南大学完成。 材料:健康6~8周龄SD大鼠34只,由东南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方法:取4只大鼠,采用全骨髓法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传至第5代细胞,移植前48 h行BrdU标记。剩余30只大鼠麻醉后制作全层皮肤缺损模型,以对侧对称部位皮肤作为自身正常对照。造模后将标记的2×107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尾静脉注入体内。 主要观察指标:于创伤后不同时间点采用大体观察、免疫荧光化学染色等手段,动态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参与创面修复情况。 结果:大鼠造模后伤口有少量炎性渗出,细胞移植后7 d创面均形成较硬的痂皮,14 d创缘有新生表皮生成,21~28 d大部分创面愈合,未出现炎症、化脓现象。细胞移植后第7,14,21,28天组织切片均可见BrdU染色阳性细胞,胞核呈绿色荧光,在创面边缘和创伤局部聚集。细胞移植后第14天组织切片可见BrdU染色阳性的细胞(胞核为绿色荧光)胞浆中有FⅧ表达,呈红色荧光,提示可能有部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参与创面愈合。对侧正常皮肤未见明显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聚集和增殖分化。 结论:创伤可能是一种刺激因素,招募自身或外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参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一种区分牛种布鲁氏菌A19-△VirB12标记疫苗株与布鲁氏菌野毒感染株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 分别以布鲁氏菌4型分泌系统中VirB8基因、VirB12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及探针,优化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及条件。以牛种布鲁氏菌A19-△VirB12标记疫苗株、牛种布鲁氏菌A19疫苗株、羊种布鲁氏菌M5疫苗株以及猪种布鲁氏菌S2疫苗株、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基因组DNA进行 Realtime-PCR扩增,评价该方-法特异性。分别构建布鲁氏菌VirB12基因和VirB8基因片段阳性质粒,10倍系列稀释后进行Realtime-PCR扩增,测定该方-法的敏感性。结果 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牛种布鲁氏菌A19疫苗株、羊种布鲁氏菌M5疫苗株以及猪种布鲁氏菌S2疫苗株基因组DNA同时出现VirB8基因与VirB12基因阳性扩增,牛种布鲁氏菌A19-△VirB12标记疫苗株仅出现VirB8基因阳性扩增,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均未扩增出目的条带,对VirB8基因及VirB12基因片段阳性质粒的检测限分别为约102 copies/μL和103 copies/μL。该方-法仅用于鉴别区分牛种布鲁氏菌A19-△VirB12标记疫苗株与布鲁氏菌野毒株。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布鲁氏菌双重Realtime-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今后鉴别牛种布鲁氏菌A19-△VirB12分子标记疫苗免疫牛与自然感染牛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降低药占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临床路径管理病种的药占比作为参考序列,入径率、变异率、完成率、平均住院日、平均药费、治愈好转率作为比较序列,计算灰色关联系数,根据与药占比关联系数的大小,明确降低药占比的管理重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动态的周期性管理。结果2014年第一季度至2016年第四季度,全院临床路径管理病种药占比由管理前45.84±17.27%下降到34.08±19.82%,P=0.041,药占比下降明显,管理效果突出。结论灰色关联分析法能够以量化形式找出与药占比关联密切的指标,突出管理干预重点,保证管理质量,提高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