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ICU患者下呼吸道革兰阴性(G-)杆菌院内感染的流行菌株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ICU发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372例患者G-杆菌菌株分布及其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ICU发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非发酵菌在G-杆菌中占较大比例;主要G-杆菌对常用抗生素如头孢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结论G-杆菌仍占ICU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的主要部分,控制下呼吸道院内感染应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危重病人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ICU及我科病房危重病人184例,均衡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A)和常规治疗组(B组),A组将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之间,B组病人血糖>12 mmol/L时追加胰岛素,维持在8.3~11.1 mmol/L水平.观察两组病人的并发症和死亡率的情况,监测免疫细胞、炎症因子以及胰高血糖素、皮质醇的变化.结果 两组病人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A组发生败血症和需外科手术干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缩短,CD3、CD4、CD4/CD8、CRP恢复时间变短,同时胰高血糖素、皮质醇水平也降低.结论 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实现目标血糖控制,可以降低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危重病人的感染及感染性并发症,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B超检查对甲状腺癌手术处理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国内外各医院的统计资料显示,甲状腺癌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00%~4.42%。B超是目前常用的一种诊断手段,准确率接近85%,在甲状腺癌的诊断和处理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我院41例B超诊断为甲状腺癌的病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B超对甲状腺癌手术处理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同种异体肝肾联合移植加脾切除术后监护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患者移植术后即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对全身重要脏器功能和症状体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发症并正确处理。结果: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腹腔内出血、移植肾周出血、积液、急性心衰、严重心律失常、急性肺水肿、细菌和真菌感染、黄疸、精神症状、双侧胸腔积液,均经及时正确处理后治愈。结论:肝肾联合移植加脾切除术后易并发全身各重要脏器及系统的并发症。严密的ICU监护,合理的防治措施,及时正确处理并发症是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整形皮瓣修复治疗藏毛窦外科的效果.方法 采用术前窦道口美蓝染色,术中改良"Z"形皮瓣和菱形皮瓣修复处理藏毛窦切除后创口,术毕置引流管后持续负压吸引并观察患者并发症及复发率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痊愈,无皮瓣坏死及感染,平均住院时间2周,电话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 整形皮瓣修复治疗藏毛窦降低了术后复发率,加快了愈合,并发症少,同时操作简单易学,利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由甲状旁腺病变而导致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过多,引起骨、肾、消化和神经系统病变及钙磷代谢紊乱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称"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过去以为是一种罕见病,近年来由于改进实验室常规筛选方法及对本病临床表现的认识深入,对本病报道不断增加.以高血钙为线索,患病率可达1.5%~3.6%.现将我科收治的15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实施小切口内镜甲状腺手术进行总结。 方法 对 30例甲状腺肿物的患者用超声刀行小切口内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 结果 手术成功 2 8例 ,1例中转延长切口 ,1例术中冷冻切片为恶性肿瘤 ,改行颈根治术。手术平均时间 (6 5± 10 .4 ) m in(40~ 12 0 min) ,平均术后 (4± 1.2 ) d(2~ 7d)出院。 结论 小切口内镜手术安全可行 ,且切口隐蔽 ,创伤小 ,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前定位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1例全部行B超检查,其中同时行CT检查13例,同时行MRI检查12例,同时行99mTc-MIBI(甲氧基异丁基异腈)核素显像检查10例。结果99mTc-MIBI检出率最高,其次为CT及MRI,B超检出率最低。手术方式:20例采用单侧颈部探查,1例双侧腺瘤采用双侧颈部探查,均获成功。全部患者均获随访0.5~2年,无复发病例发生。结论B超、CT、MRI及99mTc-MIBI核素显像等无创性影像学检查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术前定位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推荐首选B超和99mTc-MIBI作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前定位方法;手术方式以单侧颈部探查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10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比较两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可明显提高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而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更多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动态观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鼠肝窦内皮细胞moesin表达水平的时相变化,探讨其与肝窦内皮细胞失窗孔化的关系。方法:采用腹部敷贴法感染血吸虫尾蚴建立血吸虫病性小鼠肝纤维化模型,除正常对照组(A组,10只)外,78只成模小鼠分为血吸虫病组(B组,24只)、吡喹酮(Biltricide)杀虫片治疗组(C组,18只)、Rock抑制剂(Hydroxyfasudil)治疗组(D组,18只)、Biltricide+Hydroxyfasudil治疗组(E组,18只),分别于治疗第16周、19周、21周分批剖腹取各组小鼠肝组织进行HE、Masson染色;同时Western blotting检测p-moesin蛋白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结果:与A组相比,B组肝组织p-moesin蛋白表达量增加。给予药物干预后,D组、E组p-moesin蛋白降低,16周时最为明显,但D组于19周开始逐渐恢复到原水平,而E组继续下降,明显低于D组。肝窦超微结构观察,药物干预21周时,C组与D组相比,肝组织炎性细胞明显减少,Disse腔内胶原纤维有所减少,但肝窦内皮细胞窗孔、肝窦内皮下基底膜无明显好转。E组与C组比较肝细胞器形态明显恢复,可见窗孔,未见基底膜。结论: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窦内皮细胞通过p-moesin蛋白表达上调,参与肝窦内皮细胞失窗孔化,从而引起肝内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