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和多普勒超声(Doppler-US)检查技术对判断颈动脉血管斑块不稳定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2006年5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86例不同程度颈动脉病变患者(包括53例明确为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和33例头晕头痛患者)的颈动脉同时进行CE-MRA和Doppler-US检查,分析颈动脉血管壁斑块的灌注增强表现、管腔狭窄程度以及斑块形态、密度、信号,并比较两种方法对评估不稳定性颈动脉斑块的敏感度。结果Doppler-US发现不稳定斑块者32例,不稳定斑块检出率为37.2%,CE-MRA发现不稳定斑块者42例,不稳定斑块检出率为48.9%。与Doppler-US组比较,CE-MRA检出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处血管壁强化明显高于稳定性斑块。结论Doppler-US和CE-MRA在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结构、性质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方面各有优势,CE-MRA对不稳定性颈动脉斑块的敏感度较Doppler-US高,两者结合,能够为临床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学研究和风险预测提供重要和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超声检查评价颈动脉管壁弹性功能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早期评价颈动脉血管壁的弹性方法。方法:随机选取颈动脉超声检查者150例。男80例,年龄11~77岁,平均(48.22±12.99)岁;女70例,年龄19~75岁,平均(50.43±11.45)岁。其中血压、血糖升高、高脂血症以及经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超声检查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1.5mm及/和有斑块形成者均不收入本组范围。通过超声检查测量CCA内径、IMT以及肱动脉脉压,计算CCA管壁运动度(ΔD)、扩张能力(distensible capability,DI)、管腔扩张系数(distensibility coefficient,DC)、顺应系数(compliance coefficient,CC)和动脉壁僵硬度(wall stiffness,β)等,分析比较受检者年龄、ΔD、DI、DC、CC和β的相关性。结果:全部150例受检者均完成了检查。随着年龄增长,ΔD、DI、DC、CC和β均显示一致的病例生理性改变;IMT与年龄(r=0.606,P=0.000,IMT=0.2786+0.00951y)、DI(r=0.230,P=0.005,DI=12.20782-5.43659IMT)和DC(r=-0.236,P=0.004,DC=5.9476-2.7161IMT)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与CC(r=-0.013,P=0.876)和β(r=0.114,P=0.164)的相关性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CA-IMT改变是超声检查评价动脉硬化的形态学指标;但在IMT发生形态学变化以前,血管壁的弹性功能的变化,包括动脉管壁运动度、动脉扩张能力、扩张系数、顺应系数以及动脉管壁僵硬度可能更早地反映动脉壁的退行性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超声在经皮肾镜钬激光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5例复杂性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时,超声在术前、引导穿刺术中及术后随访过程中的应用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95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100%建立良好的皮肾通道。同时对术中手术困难环节及术后疗效随访中超声也发挥有效作用。结论超声引导对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的患者经皮肾通道的建立起到关键性作用,正确使用超声技术能为顺利进行手术提供帮助,且能诊断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治疗效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活检前列腺癌组织及植入125I粒子在前列腺癌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治疗组前列腺癌患者49例,均经直肠超声引导下活检确诊,其中低危组28例,采用单纯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高危组21例,采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术后口服内氟他胺内分泌化疗药物治疗。对照组20例行根治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需要时长、住院时间、术后随访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值变化及PSA无进展患者生存率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1.4 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8 d。49例患者平均植入粒子(57±12)粒。术后随访3~24个月。无因操作技术引起的严重并发症。45例粒子植入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比较PSA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16.50±12.43)ng/mL和(0.67±0.28)ng/mL(P〈0.05)。4例治疗后3个月血清PSA未降低,其中1例术后18个月发生骨转移,有2例在术后平均19.3个月出现PSA生化复发,2例于术后36个月死亡,累计PSA无进展患者生存率为89.8%。对照组中1例于术后21个月死亡,1例在术后14个月发生骨转移,1例在术后平均16个月出现PSA生化复发,累计PSA无进展患者生存率为85.0%。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及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隐匿性胆囊癌的病理学特点及P53、CEA和Ki67等在其鉴别诊断用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隐匿性胆囊癌的临床表现、巨检特征、组织学特点和预后等,分析肿瘤标志物P53,CEA和Ki67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1) 本组隐匿性胆囊癌55例,发生率为0.40%(55/15042)。男女比例2∶3,年龄34~85岁,中位年龄65岁。(2) 肉眼观,见胆囊增大,囊壁局限性增厚,平均厚度0.9cm;或呈囊状扩张,或与正常胆囊无明显差别,亦可见孤立性息肉样病变。所有胆囊均可见黏膜粗糙,31例患者伴有胆囊结石。镜下4例为乳头状管状腺瘤癌变,肿瘤与周围组织截然分界,6例为黏膜内癌伴微浸润,3例为黏膜内癌,肿瘤与周围组织有过度并可见胆道上皮内瘤变,10例为囊内乳头状肿瘤伴浸润性癌,其余32例为浸润性癌,其中普通型腺癌28例,黏液腺癌2例,鳞状细胞癌1例,印戒细胞癌1例。(3) 本组P53和CEA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具有差异性表达。P53在38.7%(12/31)的胆囊浸润性腺癌中强表达,而在形成罗-阿窦的腺体表达阴性;CEA在61.3%(19/31)的胆囊浸润性腺癌中强表达,在周围正常黏膜上皮和罗-阿窦的腺体中表达阴性;同样Ki67增殖指数在浸润性癌中明显高于黏膜内癌和囊内乳头状肿瘤。(4) 本组50例获得随访资料,随访时间1~71个月,平均随访27.4个月,6例患者出现复发和肝脏转移,14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时间35.6个月。结论 隐匿性胆囊癌的发病率极低,好发于老年女性患者,绝大多数伴有胆囊结石。肉眼观病变局限,腺癌是最主要的组织学类型,其次为伴有浸润的囊内乳头状肿瘤。P53,CEA和Ki67有助于评判异型腺体的浸润深度和对鉴别肿瘤性腺体浸润、罗-阿窦形成和胆囊腺肌症有重要意义。大部分IGC临床分期较早,单纯手术切除能达到预期效果,TNM分期和高Ki67增殖指数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兔颈动脉低剪应力(low shear stress, LSS)动物模型,探讨低剪应力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方法 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6只分为2个组: 假手术组(对照组)及颈动脉缩窄组(LSS组),每组各8只。通过左侧颈动脉缩窄手术建立兔颈动脉LSS动物模型;每隔两周行兔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径(inner diameter, D)、内中膜厚度(internal-media thickness, IMT)、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 PSV)及血流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 RI),应用剪应力(wall shear stress, WSS)定量分析软件分析兔颈动脉剪应力空间分布情况;术后8周处死所有家兔,取颈动脉制成病理切片观察颈动脉病变的形态特征。结果 与术前比较,对照组术后4、8周兔颈动脉D、IMT、PSV及RI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LSS组术后4周、术后8周兔颈动脉D、PSV及RI均呈现明显减低,术后8周出现IMT增加(P<0.05);超声检查见LSS组兔颈动脉血流呈低阻低排改变。各时间点正常兔颈动脉血流WSS分布在4~10dyne/cm2(占78.6%),颈动脉血流WSS均值为(6.05±1.19)dyne/cm2;而LSS组兔颈动脉血流WSS分布呈现普遍减低,分布在2~6dyne/cm2(占81.3%),颈动脉血流WSS均值为(2.96±0.79)dyne/cm2。兔颈总动脉病理切片中,LSS组中兔左侧颈总动脉出现不同程度的内中膜不规则增厚、脂质沉积增加,甚至出现纤维帽形成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而对照组的兔颈总动脉均为正常。结论 LSS刺激能够诱导兔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及脂质沉积,LSS在兔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癌是中老年男性常见肿瘤。近年来全球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持续上升,目前已居男性恶性肿瘤的首位,病死率仅次于肺癌。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孙颖浩研究发现上海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为3.7/10万男性人口,  相似文献   
8.
超声检查睾丸微石症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回顾性分析睾丸及附睾超声检查资料,探讨睾丸微石症(TM)临床意义。方法根据TM声像图将其分为典型性TM(CTM)和局限性TM(LTM)。超声显像检查显示典型TM的患者为TM组;同期接受超声检查的患者中发现睾丸、附睾、鞘模腔异常声像图的患者列为其他病变组,未发现睾丸、附睾或(和)鞘模腔异常声像图的患者列为对照组。比较TM及睾丸、附睾、鞘膜其他病变的发生率、年龄以及TM与不同睾丸、附睾、鞘膜其他病变合并发生率、年龄的差异。结果 2002年9月至2009年12月接受睾丸及附睾超声检查的5248例患者中显示189例TM,检出率3.60%(189/5248);平均(35.88±18.22)岁。其中CTM153例,LTM36例,二者之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同期检查的患者中显示睾丸、附睾或(和)鞘模腔异常声像图2357例,其年龄与TM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00)。对照组2702例,其年龄与TM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2)。78例TM患者显示了97处附睾、睾丸或(和)鞘膜异常声像图,合并率3.06%(78/2546);69例睾丸实性肿瘤中有7例患者合并CTM,CTM发生率10.14%(7/69),没有发现合并LTM。结论 TM的发生可能和曲细精管的发育缺陷或青少年的某种活动方式、会阴部特别是睾丸易受损伤等有一定的关系,无证据提示TM与睾丸恶性肿瘤有特殊的关系或提示TM就是睾丸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级在甲状腺微小癌(TMC)超声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对最大径≤1.0 cm的23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322个甲状腺结节进行TI-RADS分类,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统计学分析表明,甲状腺良性结节多见于TI RADS 2级、3级、4A级类结节,恶性结节多见于TI-RADS 4A级、4B级、5级结节;两者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0.10,P<0.01)。其诊断甲状腺结节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3%(110/148)和75.9%(132/174)。超声TI-RADS分级诊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为0.822。结论TMC的TI-RADS分级可较好地用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鉴别。  相似文献   
10.
<正>脾脏错构瘤(splenic hamartoma,SH)又称为增殖性脾脏肿大(splenadenoma)或脾瘤(splenoma)。SH属罕见肿瘤,文献报道也较少,我们收集了5例SH,结合其病理、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表现,回顾性分析其特点,探讨其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图像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