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选取新进入腹膜透析并规律随访的患者,随访(39.3±28.1)个月,68例腹膜透析患者新发糖尿病,发病率为3.6%,中位发病时间为8.5(2.8,22.0)个月,1年、3年、5年累积发病率分别是2.0%、3.6%和4.8%。患者生存时间为(81.6±4.4)个月,1年、3年、5年患者生存率分别为97.1%、92.0%和81.9%。多因素Cox分析提示,腹透液肌酐与血肌酐的比值(D/Pcr)≥0.64(HR=7.774)、腹透液留腹时间短(HR=0.843)是新发糖尿病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因此,关注基础腹膜转运功能及留腹时间对改善腹膜透析后新发糖尿病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钾血症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常见的代谢并发症之一,也是CKD晚期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研究显示,高钾血症在总人群中发生率约为6.8%,而在CKD患者中约为22.8%.CKD患者随着肾功能的恶化,高钾血症发生率明显增加.有研究表明在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75 ml/(min-1.73m2)时,高钾血症风险开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调节性T细胞( Treg)及妊娠诱导的调节性T细胞( piTreg)对na?ve T细胞增殖的体外抑制,评价其抑制率的差异。方法对孕12.5 d(E12.5d)异基因交配孕鼠C57/B6(♀)× BALB/c(♂)的piTreg和未孕雌鼠C57/B6鼠的 Treg 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观察piTreg 和Treg 在CD4+T细胞中比例及其胞内Foxp3表达变化;采用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 CFSE )标记的na?ve T作为效应细胞和丝裂霉素C灭活的CD4-T细胞作为刺激细胞的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比较piTreg和Treg对效应细胞的体外抑制强度。结果 piTreg水平明显高于Treg(P<0.001),且这些细胞均表达高水平的Foxp3;piTreg 在体外实验中对na?ve T细胞的抑制效应明显高于Treg ( P<0.006),并受其细胞数量的影响。结论妊娠诱导的调节性T细胞较来自于非孕鼠的Treg对na?ve T细胞有更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一现象很可能是由妊娠中父系抗原刺激诱导的CD4+CD25+Treg活性差异造成。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是内分泌系统相关疾病,可表现为高钙血症,但有关pHPT以转移性肺钙化(Metastatic pulmonary Calcifi cation,MPC)为首发症状并伴MPC快速进展的案例较为罕见,易被误诊为原发性肺部疾病而延误诊治,危及患者生命[1]。本案例探讨1例以MPC伴高钙危象为首发症状的pHPT患者采用了局部枸橼酸抗凝的连续肾脏替代治疗(regionalcitrate anticoagulation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RCA-CRRT),使血钙降低至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改良腹膜透析导管重置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为腹膜透析导管功能障碍患者寻找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术式。方法 对2013年5月~2019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的76例腹膜透析导管功能障碍的患者行改良腹膜透析导管重置术,观察手术前一般情况,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实施改良重置术。初次置管至发生导管功能障碍时间为(335.3±556.3)天。导致功能障碍者中,漂管45例,网膜包裹10例,堵管7例,漂管及网膜包裹10例,漂管及堵管3例,其他1例;重置术手术时间(74.44±25.93)min,手术中出血量(21.17±2.94)ml;截至2021年9月1日,随访时间(38.68±26.76)月,重置术后仅1例腹膜炎后出现堵管,2例发生术后早期腹膜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再次漂管、网膜包裹、腹腔脏器损伤、胸腹瘘、切口感染、手术相关隧道感染等情况。导管失功率为2.6%,2例患者分别因渗漏及腹壁疝退出腹膜透析。结论 改良腹膜透析导管重置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尤其是极大地减少了再次功能障碍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