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病毒治疗可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癌(HCC)发生的风险。在一线抗病毒药物中,更多的研究显示富马酸替诺福韦酯降低HCC风险的作用可能优于恩替卡韦,尤其在亚裔患者当中;极有限的研究表明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酯降HCC风险的作用可能优于富马酸替诺福韦酯;IFN降HCC风险的效果优于单用核苷(酸)类似物。现有可及的药物中,IFN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或是HCC高风险患者降低HCC风险的最佳选择。但上述不同药物降HCC风险作用的比较,循证证据级别偏弱,均有赖于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阐明。临床实践中,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形、基础情况,权衡患者HCC发生风险、对药物的耐受性和经济的可承受性,制订个体化的抗病毒策略。  相似文献   
2.
杜谕君  陈莉  冯晓霞  韩焕钦 《新医学》2021,52(8):599-602
目的 分析登革热患者心电图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02例登革热患者(登革热组)和同期30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心电图异常情况;进一步分析异常心电图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特点。结果 登革热组存在心电图异常的患者比例(51.32%,155/302)高于对照组(31.00%,93/300)(P < 0.001);登革热组心电图异常发生频率高于对照组的有ST-T改变(27.81%,84/302)、窦性心动过缓(11.92%,36/302)(P均< 0.05);有46例心电图异常的患者治疗后复查了心电图,其中窦性心动过缓发生频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共36例,16例(44.44%)合并ST-T改变,高于无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25.56%,68/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登革热患者心电图异常较普遍,主要表现为ST-T改变、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是登革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和较显著的心电图特征,可能有助于诊断登革热。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免疫功能正常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临床特征及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CMV肺炎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 20例CMV肺炎中,男性占17例(85.0%),低月龄(1~3月)占15例(75.0%);18例无发热(90.0%),均有咳嗽,气促13例(65.0%);均有肺部啰音;血清CMV-IgM阳性11例(55.0%),明确合并肺部细菌感染10例(50.0%),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19例(95.0%),肺部高分辨率CT提示渗出、实变或磨玻璃样改变17例(85.0%);17例(16例非危重症)未抗病毒,3例加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20例均治愈。结论免疫功能正常婴儿CMV肺炎存在一定的临床特异性,有助于鉴别诊断;非危重症病例可能不必常规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恙虫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生和导致死亡的预 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恙虫病268 例,其中MODS 17 例。对比MODS 组与非MODS 组临床资料的差 异并对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分析MODS 患者各个器官功能衰竭的情况,对比MODS 死亡 组和存活组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 恙虫病MODS 组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血肌酐升高、降钙素原> 0.5 μg/L 者比例高于非MODS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减少 (O^R=19.014,95%CI :4.239,85.280)、血肌酐升高(O^R=113.286,95%CI :29.3914,36.649)为MODS 发生的 预测因素(P <0.05)。MODS 患者各个器官功能衰竭早期或衰竭期发生率由高自低依次为:凝血功能、肺、外 周循环、心脏、脑、肝、肾、胃肠道、代谢;MODS 死亡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急性肺损伤的发生率高 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血小板减少、血肌酐升高有预警恙虫病MODS 发生的价值; 恙虫病MODS 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急性肺损伤提示可能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7.
探讨广西汉族1个早老症家系中3例儿童早老症(HGPS)患者线粒体DNA D-环区(D-loop区)突变是否呈现年龄相关的突变累积。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3例HGPS患者及其父母、8例正常老人(正常老人组)的线粒体DNA D-loop区进行扩增、测序。结果 正常老年人线粒体DNA D-loop区较Cambridge序列存在较多的突变位点,HGPS患者与正常老人组线粒体DNA D-loop区突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HGPS患者线粒体DNA D-loop区单体型与其母亲一致;未检测到3例HGPS患者线粒体DNA D-loop区发生新突变,也未检测到3例HGPS患者线粒体DNA D-loop区存在差异。结论 该家系3例HGPS患者在7岁前未发生线粒体DNA D-loop突变累积,且不同年龄患者均未见年龄相关的突变累积,推论线粒体DNA突变不是该家系HGPS患者加速衰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正肝硬化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非常普遍并严重影响预后。研究表明,肝硬化合并AKI的住院患者,30天病死率是未合并AKI住院患者的10倍~([1])。AKI是增加肝硬化患者病死率和促进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2]。AKI在住院肝硬化患者发生率约19%,病因以肾前性肾损伤(pre-  相似文献   
9.
蒋秋雁  韩焕钦  郑伟强 《肝脏》2020,(4):441-443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住院肝硬化患者AKI发生率可达20%~80%[1],其严重影响肝硬化患者预后。根据2019年中国肝硬化诊治指南[1]的新定义,肝硬化AKI主要分为肾前性肾损伤、急性肾小管坏死、肝肾综合征-急性肾损伤(hepatorenal syndrome-acute kidney injury,HRS-AKI)[2]。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肿瘤领域取得了显著疗效的同时,因其引起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越来越引起关注。本文通过分享2例神经系统免疫相关不良事件(n-irAEs)患者的诊疗经过,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其认知水平。方法:收集并整理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2例接受免疫治疗后出现n-irAEs的肝细胞癌患者的诊治经过,并检索、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肝细胞癌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66岁与58岁。在行ICIs治疗后分别出现手足颤抖、失语、惊厥及四肢痛觉过敏等相关神经系统不良事件的临床症状,立即停药并予以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等对症治疗,病例1停止免疫治疗改为仑伐替尼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接受肝中叶切除术。术后恢复顺利,术后病理证实肝细胞癌,有微血管侵犯(M1),术后行辅助性TACE1次,口服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维持辅助治疗,患者拒绝放疗,行抗病毒联合口服瑞戈非尼治疗,患者现术后生存19个月,随访至今生活状态良好,无免疫性脑炎复发。病例2接受治疗20 d后肢体触痛消失,疼痛、麻木、乏力等症状明显减轻,出院前患者可自主站立约3~5 min,步行约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