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饮酒对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青岛266003)张春祥,范洪亮,刘淑红,崔淑美,董国雄,翟振道,鲁东成,霍玉庆内皮素(ET)是由日本学者Yanagisawa等于1988年发现的一种含21个氨基酸的肽类。它是迄今所发现的最强的内源...  相似文献   
2.
以硝普钠作为一氧化氮的供体。用流式细胞仪荧光强度测定、细胞ELISA、Northern杂交等方法分别从蛋白表达、基因表达水平研究一氧化氮对内皮细胞粘附分子VCAM-1表达的影响。结果表示:一氧化氮抑制IL-1α诱发的内皮细胞粘附分子VCAM-1的基因表达水平其作用里浓度及时间依赖性。一氧化氮抑制内皮细胞粘附分子VCAM-1的表达是其抑制单核一内皮细胞粘附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心脏特异性肌钙蛋白T(cTnT)在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血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42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和86例UA患者血清cTnT、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MB(CK-MB).并作对照分析。结果显示:SA患者血清cTnT无例升高(以cTnT>0.2μg/L为界限值);28例UA患者血消cTnT至少有1次升高.占32.6%,先均值为0.98±0.47μg/L,范围为0.20~1.86μg/L,这28例在入院后1周内有7例发生急性心肌梗塞(AMI),1例发生猝死;其余58例。cTnT不升高者中,在相同时间内,仅1例发生AMI,无猝死者。UA患者中cTnT阳性与阴性者的预后差别有统计意义(χ2=14.26,P<0.001)。UA中CK-MB只有2例轻度升高,其中cTnT阳性与阴性各占1例。结果提示:①cTnT为较CK-MB更敏感、更特异的反应心肌损伤的指标;②UA中约有32.6%的患者血清cTnT异常升高,说明这部分患者已经发生心肌细胞损伤、心内膜下心肌梗塞或小灶性心肌梗塞,该类患者处于高危状态,极易发展成典型的AMI或猝死;③UA中cTnT不升高者,在很大程度上将有一个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peptide,CGRP)基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作用,探讨其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构建含有CGRPcDNA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体外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RTPCR及放射免疫法分析检测基因表达水平。应用细胞计数及流式细胞仪观察CGRP基因对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逆转录病毒载体能有效地将外源性基因导入血管内皮细胞并稳定表达。导入CGRP基因可以促进内皮细胞的分裂增殖,从而加速损伤内皮的修复。结论:CGRP基因有可能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及再狭窄基因治疗的有效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5.
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30例高血压患者依那普利降压治疗前及治疗3周时血浆内皮素含量,并和随测血压及24h动态血压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服药前内皮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与血压升高的程度呈显著正相关;服药后内皮素水平显著下降(P<0.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内皮素在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依那普利的降压作用可能与降低内皮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利用Langendorff方法灌注心脏,观察了离体大鼠心脏再灌注后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CardiacspecifictroponinT,TnT)、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过程及其与左室功能的关系。结果显示:(1)TnT呈双峰曲线,再理注后TnT迅速上升,5分钟后下降,然后又逐渐升高,4小时仍保持较高水平。CK、LDH呈单峰曲线,再灌注5分钟CK、LDH达高峰,其后逐渐下降,3~4h恢复至基线水平。(2)4小时内LDH、TnT的总释放量(ΣLDH、ΣTnT)与左室压力(LVP)呈负相关(t分别为-0.83、-0.71,P均<0.002),ΣCK与LVP无相关关系。(3)再灌注4小时,1分钟内TnT的释放量与LVP呈负相关(r=-0.68,P<0.002),而CK、LDH与LVP无相关关系。结果表明,TnT可以作为判定心肌细胞坏死程度及左室功能障碍的良好指标,优于传统心肌酶学测定。  相似文献   
7.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130例冠心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含量。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不稳定心绞痛(USAP)组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SAP)组和对照组(P<0.001);AMI组显著高于USAP组和对照组(P<0.01);而SAP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AMI组发病后血清IgE水平逐渐升高,至发病后第7天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至21天时降至初始水平。心肌梗死后无并发症组血清IgE水平较有严重并发症组显著升高(P<0.001),但二者的动态波动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L-精氨酸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是否与其抑制大鼠动脉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ICAM-1)的表达有关。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NC组(普通饲料及饮水),CC组(饲料中含4%胆固醇,1%胆酸),AC组(饲料中含4%胆固醇,1%胆酸,饮水中含3%L-精氨酸盐酸盐);每组8只。8周后采血,处死Wistar大鼠取其主动脉作ICAM-1的免疫组织化学及信使核糖核酸(mRNA)NorthernBlot分析。结果:AC及CC组大鼠的血清胆固醇浓度无显著差异,但明显高于NC组。NC及CC组大鼠血清L-精氨酸浓度无明显差异,但明显低于AC组(P<0.01)。L-精氨酸抑制高胆固醇膳食诱发的大鼠动脉ICAM-1表达。结论:L-精氨酸抑制动脉ICAM-1表达作用可能是其抑制高胆固醇膳食诱发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对12只猪实验性冠脉结扎性心梗的血清中肌钙球蛋白T(TnT)、肌酸激酶-同I酶B(CK-MB)浓度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其坏死心肌重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1)心梗后TnT达高峰时间、升高持续时间明显长于CM-MB(P<0.001),TnT高峰相对浓度明显高于CK-MB(P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抑制单核内皮细胞粘附的机制。方法:以硝普钠作为NO的供体,用细胞粘附实验、流式细胞仪荧光强度测定、细胞ELISA、Northernblot等方法分别从细胞、蛋白表达、基因表达方面研究NO对内皮细胞粘附分子(vascularceladhesionmolecule,VCAM1)表达的影响。结果:NO抑制IL1α诱导的单核内皮细胞粘附,抑制IL1α诱发的VCAM1的表达并呈时间依赖性及浓度依赖性,NO在粘附分子VCAM1的基因表达水平上亦呈现抑制作用。结论:NO抑制VCAM1的表达是其抑制单核内皮细胞粘附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