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3-氨甲基-4-卤代苯并恶唑类化合物GSK656与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联合用药对脓肿分枝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收集2016—2018年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菌株库保存的非结核分枝杆菌共80株,包括脓肿分枝杆菌30株,堪萨斯分枝杆菌7株,胞内分枝杆菌37株,鸟分枝杆菌5株和偶发分枝杆菌1株;将30株脓肿分枝杆菌纳入本研究。用微孔阿尔玛蓝检测法(MABA法)测定GSK656、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对脓肿分枝杆菌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并采用棋盘稀释法检测GSK656分别与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联合用药时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 克拉霉素对脓肿分枝杆菌的MIC为0.031~16mg/L, 其耐药率为10.0%(3/30)。阿奇霉素对脓肿分枝杆菌的MIC为0.125~64mg/L,其耐药率为30.0%(9/30)。GSK656对脓肿分枝杆菌分离株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0.25mg/L和2mg/L。在GSK656-克拉霉素联合中,6株(20.0%,6/30)表现为协同作用,23株(76.7%,23/30)为无关,1株(3.3%,1/30)为拮抗;在GSK656-阿奇霉素联合中,3株(10.0%,3/30)为协同,18株(60.0%,18/30)为无关,9株(30.0%,9/30)为拮抗,GSK656联合克拉霉素组与GSK656联合阿奇霉素组的联合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10,P=0.018)。结论 GSK656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脓肿分枝杆菌的活性。GSK656联合克拉霉素组与GSK656联合阿奇霉素组的联合效应有差异,其中拮抗效应在GSK656与阿奇霉素联合用药时更多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005年和2015年结核分枝杆菌对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耐药水平和突变位点的变化情况以及不同突变类型与EMB耐药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63株2005年、76株2015年的临床分离的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孔板阿尔玛蓝显色法(micro plate alamar blue assay, MABA)检测菌株对乙胺丁醇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然后提取核酸并扩增embB基因全序列,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分析其突变位点。结果 2005年和2015年MDR对EMB的耐药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105,P=0.745),embB突变类型变化也无明显差别(χ2=9.410,P=0.124)。2005年选取的菌株中,对EMB耐药的有57株,耐药率为90.48%。2015年选取的菌株中对EMB耐药的有71株,耐药率为93.42%。139株MDR中发现embB基因序列上有9个不同位点突变形式,embB突变型合计99株,占所有MDR的71.22%,野生型40株,占所有MDR的28.78%。突变型对EMB的耐药率为99%,野生型对EMB耐药率为75%。结论 embB基因和embB306基因对检测EMB耐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耐多药(MDR)和广泛耐药(XDR)结核分枝杆菌(MTB)katGinhA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对丙硫异烟胺(PTH)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确诊的132例MDR-TB或XDR-T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临床分离株均培养阳性且鉴定为MTB,具有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左氧氟沙星(Lfx)、阿米卡星(Am)、卷曲霉素(Cm)及PTH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同时具有katGinhA突变检测结果。分析MTB临床分离株katGinhA突变特征及对PTH耐药的相关性。结果 132株临床分离菌株中MDR-MTB有89株(67.4%)、前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pre-XDR-MTB)有26株(19.7%)、XDR-MTB有17株(12.9%)。菌株对PTH的总耐药率为22.7%(30/132),在MDR-MTB、pre-XDR-MTB、XDR-MTB中分别为11.2%(10/89)、30.8%(8/26)、70.6%(12/17)。XDR-MTB对PTH的耐药率明显高于MDR-MTB(χ 2=30.57,P<0.01)和pre-XDR-MTB(χ 2=6.55,P<0.05)。inhA突变率(合并及不合并katG突变)在MDR-MTB、pre-XDR-MTB、XDR-MTB中分别为19.1%(17/89)、23.1%(6/26)、17.6%(3/17)。在MDR-MTB、pre-XDR-MTB、XDR-MTB的PTH耐药株中,只有5/10、4/8、3/12发生inhA基因突变。 结论 从MDR-MTB到XDR-MTB临床分离株,对PTH的耐药率明显增加,inhA基因突变率下降,inhA突变可能不是XDR-MTB对PTH耐药的主要原因,未检测到inhA突变的菌株并不一定对PTH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结核治愈后肺内残留的稳定的非活动性结核病灶的分布、CT特点及其在长时间无医疗干预情况下的演化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分析的方法,搜集2017年5月至2020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符合入组标准的100例患者的两次随访CT资料,对两次资料中肺内非活动性病灶的分布、CT形态和特点,以及两次CT中的病灶演化特点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 100例肺结核治愈患者最常见的肺内非活动性病灶征象为索条(88.0%)、结节(67.0%)和斑片(63.0%)。人均可检出结节病灶6.5(1.0,8.3)个、斑片病灶1.6(1.0,2.0)个。可见钙化表现、与胸膜粘连、边缘存在索条的结节、斑片及条片病灶发生率分别为92.6%(403/435)、52.9%(54/102)及81.0%(17/21),72.2%(314/435)、93.1%(95/102)及100.0%(21/21),76.6%(333/435)、96.1%(98/102)及100.0%(21/21)。结节、斑片、条片病灶在随访前后两次的检查中横断最大径[6.97(5.44,10.47)mm和6.72(4.87,9.67)mm,18.30(10.67,30.46)mm和16.00(9.59,30.76)mm,42.30(21.63,74.90)mm和41.75(18.75,73.37)mm]和病灶体积[18.03(14.86,77.89)mm3和16.10(14.02,55.04)mm3,201.57(61.02,633.55)mm3和144.29(58.68,612.75)mm3,3224.00(410.50,5265.00)mm3和3138.25(302.08,3865.50)mm3]均显著减少(Z=-10.289,P<0.001;Z=-3.658,P<0.001;Z=-2.312,P=0.021;Z=-7.524,P<0.001;Z=-3.334,P=0.001;Z=-2.194,P=0.028),且结节和斑片的病灶CT均值[157.01(126.24,236.77)HU和211.22(144.96,342.05)HU,19.79(17.22,45.89)HU和31.15(16.16,64.08)HU]显著增加(Z=-10.342,P<0.001;Z=-4.094,P<0.001)。结论: 肺结核治愈患者最常见的肺内非活动性病灶征象为索条、结节和斑片,且多数表现出钙化、与胸膜粘连、边缘存在索条不光整。非完全钙化和纤维化病灶在治疗停药后的随访中表现为体积进行性病灶缩小、密度增加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对于判断肺内病灶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DG-3荧光探针[β-内酰胺酶(BlaC)特异性绿色荧光探针]用于结核病诊断的潜在可能性。方法 为明确CDG-3荧光探针的特异性,选取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标准株H37Rv,牛和非洲分枝杆菌标准株,35种临床相对常见的不同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标准株和6种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标准株,与CDG-3荧光探针反应后进行检测;为初步了解CDG-3荧光探针临床应用效果,收集2016年1月至9月于北京胸科医院门诊就诊的20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分别进行金胺O荧光染色法、培养法(罗氏固体培养联合MGIT960液体培养,二者只要有一种结果为阳性即认为培养阳性)和CDG-3荧光探针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以H37Rv为标准,CDG-3荧光探针检测牛和非洲分枝杆菌标准株结果均为阳性。试验的35种NTM标准株中,CDG-3荧光探针检测结果阳性的菌株仅有3株,分别是堪萨斯分枝杆菌、玛尔摩分枝杆菌和草分枝杆菌;其余32株的检测结果为阴性。6种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中,5种检测结果为阴性,1种(诺卡菌)为阳性。在临床痰标本实验中,CDG-3荧光探针对痰MTB的阳性检出率为53.0%(106/200),高于金胺O荧光染色法(29.5%,59/200)与培养法(35.0%,70/200)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33.587、21.121,P值均为0.000)。以培养法结果为标准,CDG-3荧光探针检测的敏感度为84.3%(59/70),高于金胺O荧光染色法(70.0%,49/70);特异度为63.8%(83/130),低于金胺O荧光染色法(92.3%,120/130);以临床诊断为标准,CDG-3荧光探针检测的敏感度为64.4%(96/149),高于金胺O荧光染色法(39.6%,59/149)和培养法(44.3%,66/149);特异度为95%(19/20),低于金胺O荧光染色法(100%,20/20),高于培养法(90%,18/20)。 结论 CDG-3荧光探针对MTB的选择性较好,受NTM干扰较小,与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反应还需进一步研究;CDG-3荧光探针技术具有快速、简便、检出效率高等优势,但特异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耐多药(MDR)及广泛耐药(XDR)MTB菌株对抗结核新药乙胺丁醇(EMB)类似物SQ109的耐药性,为SQ109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临床分离培养阳性的MTB菌株,共计223株,包括MDR菌株109株,XDR菌株114株。采用微孔板阿尔玛蓝显色法检测SQ109对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确定流行病学界值(ECOFF值);采用RD207基因作为北京基因型和非北京基因型的分离标准进行基因型鉴别,并比较不同基因型菌株耐药情况;根据临床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将菌株对EMB的耐药情况进行分类,并比较EMB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对SQ109耐药率的差异。结果 根据临床MTB菌株对于SQ109的MIC值频数分布情况,确定ECOFF值为1.000mg/L。XDR菌株耐药率为4.4%(5/114),MDR菌株中无耐药菌株,两者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109株MDR菌株中有8株非北京基因型,114株XDR中有10株非北京基因型。北京基因型菌株对SQ109耐药率为2.4%(5/205),非北京基因型菌株中未发现耐药菌株,两者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223株菌株中共有138株EMB敏感菌株和85株EMB耐药菌株。EMB敏感菌株对SQ109耐药菌株数为1株,耐药率为0.7%(1/138);EMB耐药菌株对SQ109耐药菌株数为4株,耐药率为4.7%(4/85),两者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结论 SQ109在体外药敏试验中表现出对MDR-MTB和XDR-MTB菌株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北京基因型菌株与SQ109耐药性无相关性。菌株对EMB的耐药性与对SQ109的耐药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