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评价内镜下胆管内、外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应用效果,我院在126例次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ERCP)中,行经内镜胆管内、外引流术36例次,成功32例次,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胃粘膜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是指胃粘膜上皮及腺上皮在病理情况下被类似肠粘膜上皮及腺上皮所代替。IM的程度与胃粘膜的萎缩程度和异型增生的发生率相平行,是一种公认的癌前状态^[1]。若能及早通过内镜下识别和治疗使其病变逆转,不失为防治胃癌的有效途径。IM在普通内镜下表现缺乏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大肠癌相关基因表达的早期诊断意义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为了提高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我们对结肠癌、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及结肠炎患者结肠镜检查并进行病理诊断,然后对p53,DCC,APC,C-myc,K-ras及p73基因进行检测,并设正常对照组,探讨多个基因与大肠癌的关系和早期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及生活环境的变化,上消化道早期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上消化道早期癌属于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多发癌症,癌变组织仅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而不论是否有周围淋巴结转移。上消化道早期癌极易出现癌前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1]。因此,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对于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尤为重要。笔者分析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对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病变引起的出血,多以呕吐、黑便为主要表现,是临床常见的急症,病死率及误诊率较高。于出血后24~48小时内,采用内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同时进行止血治疗具有及时、简便、安全、副作用少的特点,止血效果满意,大大降低了外科手术率,是目前  相似文献   
6.
胃粘膜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是指胃粘膜上皮及腺上皮在病理情况下被类似肠粘膜上皮及腺上皮所代替。IM的程度与胃粘膜的萎缩程度和异型增生的发生率相平行,是一种公认的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56岁,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便血,呈暗红色,左下腹间断性疼痛.在市传染病医院按"细菌性痢疾"治疗 1月无效,而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查体:左下腹及脐周压痛,左下腹可触及一圆形肿物.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为血便,出凝血时间、血沉、血常规均正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 确定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M)的形态学特征,并结合组织病理学探讨NBI诊断IM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应用NBI对80例患者行常规内镜检查,对黏膜有可疑病变的区域行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NBI-ME)观察,分别在浅蓝色的嵴状结构(LBC)阳性和LBC阴性区域取活检标本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80例患者接受了NBI检查,经病理组织学诊断65例患者有IM.65例确诊IM的患者中,有61例患者的胃黏膜中观察到了LBC,LBC对IM的敏感度为85.15%,特异度为91.57%.从61例LBC阳性患者中获取94份活检标本,其中86份显示有组织学上的IM证据,诊断符合率为91.49%,即LBC对IM的阳性预测值为91.49%.在LBC阳性患者的非LBC区及LBC阴性患者中所取的94份活检标本中,79份(84.04%)无IM的证据,LBC对IM的阴性预测值为84.04%.NBI下在LBC阳性黏膜区活检可明显提高IM的检出率(P<0.05).结论 NBI-ME有助于内镜直视下LBC区域的靶向活检,从而提高胃黏膜IM的检出率,对胃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病变引起的出血。多以呕血、黑便为主要表现,是临床常见的急症,病死率及误诊率较高。采用内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同时进行止血治疗具有及时、简便、安全、副作用少的特点,止血效果满意,大大降低了外科手术率,是目前诊治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则。我中心1997-12/1999-03经胃镜急诊诊治上消化道出血57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p73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是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已证实关系密切的有K-ras,C-myc,p53,APC,DCC等。p73是新近发现的基因,与大肠癌关系尚不明确,我们通过检测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P73表达,以期探讨p73基因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大肠癌组织40例及相应远离癌灶5cm的非癌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