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早期肠道营养对烧伤大鼠肠粘膜损伤和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肠道营养对烧伤大鼠肠粘膜损伤和修复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随机分成伤前对照(C),静脉营养(PN)及肠道营养(EN)组,EN和PN组给予等氮、等热卡、等体积的营养液.在此基础上动态观察了肠组织中肠三叶因子(ITF)含量、血浆二氨氧化酶(DAO)活性、肠粘膜跨膜电位差(PD)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烧伤后肠粘膜组织结构受损,血浆DAO活性明显增高,从伤前的0.32±0.02(103U·L-1)增为1.23±0.53(103U·L-1),相差显著(P<0.01).而PD,PCNA值及ITF含量分别从伤前的13.53±0.41(mV),823.46±240.56(A),369±65(ng·g-1)降至伤后的5.27±0.17(mV),247.39±112.23(A)和15±4(ng·g-1),相差显著(P<0.05~0.01).两组相比EN组大鼠肠道受损程度明显低于PN组,同时其ITF含量、PD,PCNA值均高于PN组[EN组分别为129±46(ng·g-1),6.02±0.17(mV)和612.66±188.27(A)而PN组分别为15±4(ng·g-1),5.27±0.17(mV)和247.39±112.23(A)];而EN组大鼠血浆DAO活性为0.61±0.14(103U·L-1)显著低于PN组的0.90±0.16(103U·L-1)(P<0.01).相关分析显示,ITF含量同血浆DAO活性呈显著负相关(r1=-0.964,P<0.01),而同PCNA及PD值呈显著正相关(r2=0.884,P<0.05;r3=0.983,P<0.01).结论严重烧伤后肠粘膜结构受损与肠道合成和分泌ITF的能力大幅下降有关,肠道营养可降低伤后ITF下降的幅度可能是其在减轻肠粘膜损伤,促进肠粘膜修复方面优于静脉营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肠道营养促进烧伤大鼠肠三叶因子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肠道营养对烧伤大鼠三叶因子(ITF)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随机分成伤前对照(C),静脉营养(PN)及肠道营养(EN)组。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检测了烧伤后大鼠肠组织中肠三叶因子(ITF)ITF mRNA的变化,并观察了两组大鼠肠道受损情况。正常大鼠小肠中ITF及ITF mRNA均有一定表达,它们主要分布于肠绒毛杯状细胞中。烧伤后肠道组织结构受损,ITF mRNA表达明显降低,肠杯状细胞分泌ITF的能力大幅下降,特别是ITF二聚体的含量远远低于伤前(P<0.01)。两组比较,尽管肠道营养不能逆转烧伤后ITF下降的趋势,但能明显抑制其下降幅度,同时EN组肠粘膜受损程度也明显低于PN组。结论 严重烧伤后肠粘膜结构受损的ITF合成下降的主要原因,与静脉营养相比肠道营养可减轻肠粘膜受损程度,降低ITF特别是ITF二聚体的下降幅度。  相似文献   
3.
严重烧伤对大鼠肠三叶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对大鼠肠三叶因子(ITF)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方法 48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制成30%TBSAⅢ度烧伤模型并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及伤后1,2,3,5,7d共6组,每组8只。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等手段观察伤后ITF及ITFmRNA表达的变化,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肠黏膜ITF含量进行定量检测。 结果 正常对照组大鼠小肠中ITF及ITFmRNA均有一定表达,它们主要分布于肠绒毛杯状细胞中。烧伤后肠黏膜组织结构受损,ITFmRNA表达明显减少,肠杯状细胞合成和分泌ITF的能力大幅下降(P<0.01),特别是ITF二聚体的含量远远低于伤前[(369.33±65.56)ng/g],伤后7d[(15.83±4.40)ng/g]仅为伤前的4%。 结论 严重烧伤后肠黏膜组织结构受损是ITF合成下降的主要原因,而ITF特别是ITF二聚体含量的大幅下降又可加重肠黏膜损伤,延缓肠黏膜修复。  相似文献   
4.
烧伤后高代谢是创伤应激、缺血缺氧、炎症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度代谢反应有利于伤后机体修复,代谢率过高则加剧耗损,不利于机体恢复。烧伤后高代谢来源主要是创面,已是公认的事实,但伤后是否存在内源性特别是肠源性高代谢,国内外均未见报道。如确实存在肠源性高代谢,则给予  相似文献   
5.
肠三叶因子与严重烧伤后肠道损伤及修复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肠三叶因子(ITF)在烧伤后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肠道损伤和修复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成伤前对照(C)、烧伤后(PBD)1、2、3、5及7d共6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定量检测了肠粘膜中ITF的动态变化,同时观察了血浆内毒素(LPS)水平、肠粘膜损伤指数及肠粘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烧伤后肠杯状细胞分泌ITF的能力下降,除伤后第1天ITF含量  相似文献   
6.
烧伤早期肠道喂(营)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提出了早期肠道喂养与营养的含义、共同点及不同点。烧伤早期肠道喂(营养)可维护肠道结构、功能、降低伤后高代谢。早期肠道喂(营养)的机制至少有三;(1)减轻肠道损伤,改善胃肠道血流,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2)减少肠道内毒素移位,调理枯否细胞活化;(3)降低体内介质、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