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目的研究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血清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Dickkopf-1(DKK-1)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临床选取行PD[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或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daytime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DAPD)]>3个月的患者111例,通过多层螺旋CT结果参照Agatston评分法计算其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ing,CaCS),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sclerostin、DKK-1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sclerostin、DKK-1水平预测腹膜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准确性与特异性。结果111例腹膜透析患者中,发生冠状动脉钙化患者72例(64.9%),CaCS高分钙化组23例(27.3%),低分钙化组49例(37.6%)。血Sclerostin(ρ=0.733,P<0.001)、DKK-1蛋白(ρ=0.796,P<0.001)水平与CaCS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clerostin水平升高(OR=1.052,95%CI:1.005~1.102,P=0.021)、血清DKK-1蛋白水平升高(OR=1.878,95%CI:1.199~2.942,P=0.005)是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冠状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AUC)显示血清DKK-1蛋白水平预测腹膜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AUC为0.960(95%CI:0.927~0.993,P<0.001,截点为37.05μg/ml,其敏感性为0.875,特异性为0.949),sclerostin为0.940(95%CI:0.899~0.981,P<0.001,截点为240pg/ml,其敏感性为0.833,特异性为0.974)。结论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血清骨硬化蛋白、DKK-1蛋白水平升高与发生冠状动脉钙化显著相关,可能参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糖尿病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根据术前空腹血糖情况将150例(150眼)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分为4组:血糖控制理想组、血糖控制较好组、血精控制一般组、空腹血糖>8.34mmol/L组.采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结果 各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的有效率分别为83.13%(69/83例)、70.96%(22/31例)、70.58%(12/17例)、73.18%(14/19例),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白内障采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操作安全,术中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值得在基层眼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2~5期非透析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Klotho蛋白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26例CKD2~5期患者用彩色超声测定其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根据CIMT分为CIMT增厚组及CIMT正常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FGF-23、Klotho蛋白水平,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生化指标。对两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FGF-23、Klotho蛋白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CIMT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CIMT增厚组血清FGF-23水平明显高于CIMT正常组(435.39±221.20比360.22±194.26,P0.05),Klotho蛋白水平明显低于CIMT正常组(446.54±132.49比499.36±121.38,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Klotho蛋白是CKD患者CIMT增厚的独立保护性因素(OR=1.086,P0.05),而年龄增长、FGF-23是CKD患者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75,P0.05;OR=1.238,P0.05)。结论 CKD2~5期非透析患者CIMT增厚与FGF-23、Klotho蛋白有关,FGF-23、Klotho蛋白在颈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甲状旁腺机能亢进与左心室肥厚(LVH)的相关关系。方法 4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分成A、B两组,其中A组甲状旁腺激素(PTH)〈300pg/mL,B组PTH〉300pg/mL。通过对A、B两组患者的心脏超声检测。比较两组患者心脏超声结构、左心室肥厚发生率、心脏功能。结果与A组比较,B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显著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左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虽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LVH发生率,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者发生率显著升高,左心室顺应性下降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血PTH水平与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呈正相关。结论 MHD患者血PTH增高是影响左心室肥厚的重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远期效果。方法:174例(191眼)施行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即术中采用电磨制作骨窗较大且低位、从吻合腔放置明胶海绵并置入导尿管通鼻腔、泪囊及鼻粘膜瓣改良切开吻合,皮肤切口缝合由间断缝合改为无损伤皮下隧道式缝合。结果:术后随访3年以上,治愈185眼(96.86%),有效4眼(2.09%),无效2眼(1.05%)。结论: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疗效确切,外观满意,远期成功率高,是治疗慢性泪囊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分段式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负性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均行新辅助化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分段式干预.以QLQ-C30评分表和MCMQ问卷评分对患者干预后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患者QLQ-C30评分中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生命质量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疲乏、恶心呕吐、失眠、食欲丧失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CMQ问卷评分中,面对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屈服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段式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及降低负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Klotho基因启动子区域G-395A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探讨该基因多态性位点与慢性肾脏病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116例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均进行彩超测定颈动脉内膜厚度,并记录动脉硬化的传统危险因素,根据测定结果分为动脉硬化组(56例)和对照组(60例)。应用Taq Man探针等位基因特异性杂交分析法对Klotho基因G-395A多态性位点进行分析。结果:G-395A多态性位点共检测出GG、GA、AA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6.9%、32.8%和10.3%,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动脉硬化组G-395A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5.1%vs49.0%,P=0.032)。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传统危险因素后G-395A与动脉硬化呈负相关(β=-0.412,P=0.024)。结论:Klotho基因G-395A等位基因可能是慢性肾脏病动脉硬化的遗传学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8.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和病死率是心血管疾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CRP,hs—CRP)是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作为心脏及脑血管疾病危险性的预测指标。本研究通过测定慢性肾衰竭MHD患者PTH水平及营养不良、炎症与脂质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求防止初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42例(42眼)初发性翼状胬肉,在自然解剖状态下彻底分离切除球结膜下的翼状胬肉组织,同时行条带状球结膜转移术。观察术后疗效。结果41例(41眼)治愈,仅1例(1眼)胬肉复发。术中术后未见并发症。结论手术显微镜下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条带状自体球结膜转移手术损伤小,最大限度保留了正常眼表面的解剖结构,术后复发率低,不影响白内障、青光眼手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